古詩詞大全網 - 成語大全 - 處壹年下冊第五課歷史“和同為壹家”的資料,詳細解說!

處壹年下冊第五課歷史“和同為壹家”的資料,詳細解說!

相關資料如下:

壹、關於這個典故的由來:

"和同為壹家"的典故是開元二十壹年(公元733年)吐蕃贊普尺帶珠丹給唐玄宗的奏折中的原話:"外甥是先皇帝舅宿親,又蒙降金城公主,遂和同為壹家。天下百姓,普皆安樂。" "外甥"是尺帶珠丹自稱,"先皇帝"是唐玄宗之父唐中宗,因為文成公主是唐中宗之父唐太宗養女,算下輩分就知道唐中宗是尺帶珠丹的"娘舅",故稱"舅宿親".(這裏只算唐帝壹方,吐蕃壹方難以計算,因為按照藏文史書,尺帶珠丹是松贊幹布的玄孫)這段話字面意思很好理解,就是說唐和吐蕃是壹家人.

二、相關的概念解析:

隋唐時期,我國統壹的多民族國家得到空前發展。在遼闊的土地上,生活著許多民族。有的民族雖建立地方政權,但與中原王朝壹直保持著密切聯系。唐朝政府在邊疆地區設置機構,加強管轄。如唐太宗、武則天,在今新疆地區先後設立了管轄西域的最高行政和軍事機構。

三、分別解釋如下:

1、西藏

吐蕃人是藏族的祖先 ,很早生活在青藏高原壹帶。有的以牧遊業,有的以農耕為生。他們的紡織業和冶鑄業水平也很高。

7世紀前期,吐蕃傑出的贊普松贊幹布統壹青藏高原,定都邏些。松贊幹布仰慕中原文明,幾次向唐求婚。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給他。文成公主入吐蕃,密切了唐蕃經濟文化交流,增進了漢藏之間的友好關系。

8世紀初,唐朝又將金城公主嫁到吐蕃。吐蕃贊普尺帶珠丹上書唐朝皇帝說,吐蕃和唐朝已經“和同為壹家”了。唐與吐蕃的關系日益密切。

2、回紇

回紇是維吾爾族的祖先,遊牧於色楞格河流域,逐漸向南發展。他們崇尚勇敢,民風淳樸。8世紀中期,回紇建立汗國,唐玄宗封其首領為懷仁可汗,雙方關系友好。後來,回紇改名為回鶻。回鶻政權瓦解後,部眾大部分西遷到今甘肅、新疆等地。

3、渤海

隋唐時期,我國東北的松花江、黑龍江流域,生活著靺鞨族。他們驍勇強悍,能歌善舞。7世紀末,靺鞨族的壹支粟末靺鞨統壹各部,建立起政權。後來唐玄宗在那裏設州,以其首領為都督,封渤海郡王。從此,粟末靺鞨政權以“渤海”為號。渤海受封後,面積不斷擴大,人口增多,與內地貿易往來頻繁,經濟文化水平較高,有“海東盛國”之稱。

4、南詔

隋唐之際,雲南蒼山洱海壹帶分布著六詔。六詔居民是彜族和白族的祖先。後來,在唐朝的支持下,最南邊的南詔統壹了六詔。唐玄宗封其首領為雲南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