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成語大全 - 《巨人的花園》教學解讀

《巨人的花園》教學解讀

#建議教學本文時,不要查作者王爾德的生平。了解作者人生軌跡後,再讀此文會有不合適的聯想。#

壹、課標

第二學段課標指出童話學習目標是“能復述敘事性作品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動的形象和優美的語言,關心作品中人物的命運和喜怒哀樂,與他人交流自己的閱讀感受。”

二、童話文體備課

童話:童話,兒童文學的壹種。通過豐富的想象、幻想和誇張來塑造藝術形象,反映生活,增進兒童思想性格的成長。

童話文體特征:以兒童為閱讀對象(適應兒童審美和閱讀興趣,兒童天性純潔);以幻想為主要表現手法(人物、環境、情節都是幻想的產物);以故事為主要敘述內容。

童話三要素:人物、情節、環境。

童話設計要點:1.講故事與感受童話語言與結構特點結合起來。

2.童話故事的結構是可以模仿、遷移的。

3.對故事的講述進行結構化,不要把它與其他教學板塊或意圖割裂開。

4.讓學生就某個人物談談看法,是人物評述的簡單做法,但是切忌不要貼標簽。

5.讀寫鏈接。讀:由單篇引向整本書閱讀,同壹作家、同壹主題。

寫:擴展新情節、重構故事。

三、單元備課

本單元單元目標:了解童話內容、品味童話語言、體會童話特點。

本單元兩篇超人體童話(巨人的花園、幸福是什麽)、兩篇擬人體童話(去年的樹、小木偶的故事)。

《巨人的花園》教學重點是想象畫面,體會巨人在行動和心理上的變化,教學難點是體會這篇童話在表達上的突出特點(對比)。《幸福是什麽》重點是了解故事的內容,教學難點是體會課文中所講的幸福的含義。《去年的樹》重點是引導學生理解故事揭示的道理,感受故事情節的安排和語言表達上的特點(四次對話)。《小木偶的故事》重點的運用《去年的樹》的學習方法自學。

語言訓練點安排:《巨人的花園》想象、對比

《幸福是什麽》分角色表演

? 《去年的樹》朗讀對話

《小木偶的故事》續編故事

結構:“三”次情節

四、文本分析

(壹)與《自私的巨人》對比

《巨人的花園》講的是巨人擁有壹座美麗的花園,但他卻不準孩子進入,花園寒冬降臨。有天,由於孩童的來到,春天的美景又重現花園,觸動了巨人的心,也讓巨人不再自私。主旨是批判自私,宣揚分享才會帶來快樂。

課文節選自王爾德《自私的巨人》。相比較原文來說,課文竄改了壹些情節。

原文情節是“巨人不在,孩童在花園裏玩耍;巨人回來,呵斥了孩子,趕走孩子後,花園枯萎;孩童歸來,花草重生,巨人感動,準備歡迎孩子,孩子嚇跑;壹個小小男孩沒走,春回花園,孩子們看到巨人溫柔地對待小小男孩後紛紛歸來;巨人晚年,揭示小小男孩是耶穌,巨人死去進了天堂”。原文除了宣揚分享的美好之外,更有宣揚耶穌基督能感化自私的人,信耶穌進天堂的觀點,帶有宗教色彩。

課文情節在“巨人不在,孩童在花園裏玩耍;巨人回來,呵斥了孩子,趕走孩子後,花園枯萎;孩童歸來,花草重生,巨人再次呵斥孩子;只有個小男孩沒走,小男孩用會說話的眼神凝視巨人後,巨人心裏火辣辣了;發現小男孩能召回春天後,巨人幡然醒悟,開放花園;孩子們歸來,巨人和孩子們幸福地生活在壹起。“

比較看來,有三處大改動。壹是孩子們第二次回花園的時候,巨人對孩子們的態度,原文是感動,課文是再次呵斥。二是原文中小男孩是基督,課文中小男孩身份不明。三是結尾,原文巨人唯美的死去,課文是皆大歡喜。

第二和第三處改動,壹是考慮到宗教觀問題。二是怕孩子們難以接受死亡的觀念吧。第壹處改動,是為了深入刻畫巨人冷酷自私的形象。第壹處改動,加上了對巨人的語言描寫“滾出去”,全文湊出三處“滾出去”,深化了巨人“冷酷自私的形象”。

(二)文本特點

壹是結構清晰:巨人外出,花園美麗;巨人回來,花園枯萎;巨人醒悟,春回花園。

二是對比手法運用多。

三是語言描寫、動作描寫極其生動形象,有畫面感。

五、《巨人的花園》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1.正確讀寫“鮮花盛開、綠樹成陰、鮮果飄香、洋溢、允許、圍墻、告示牌、隆冬、孤獨、狂風大作、雪花飛舞、草翠花開、訓斥、覆蓋、凝視、火辣辣、冷酷、愉快、拆除”。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根據課文內容想象畫面。3.願意和同學交流閱讀感受,明白快樂應該與大家分享。

教學重點:想象畫面,體會巨人在行動和心理上的變化。

教學難點:體會這篇童話在表達上的突出特點(對比手法、人物形象語文風格鮮明)。

教學過程:

1.導入:識別童話文體

出示童話人物圖片,才童話名。

點出本篇課文的是超人體童話。

2.通讀全文,理順結構

生自由讀課文。

出示詞語:

鮮花盛開、綠樹成陰、鮮果飄香、洋溢

允許、圍墻、告示牌、隆冬、孤獨、狂風大作、雪花飛舞

草翠花開、訓斥、覆蓋、凝視、火辣辣、冷酷、愉快、拆除

誰能讀讀這些詞語?

誰能結合課文用第壹行這些詞語連起來說說話?接下來,用第二行、第三行。

誰能給這三位同學說的加個小標題,比如“巨人幹什麽”

巨人外出、巨人回來、巨人醒悟。

劃分自然段。哪幾段寫的巨人外出?1-2巨人回來3-6、巨人醒悟7-11

3.對比花園變化、巨人行為變化,感受巨人心理變化。

(1)巨人回來前後,花園是什麽樣的?歸來後又是什麽樣的呢?

先讀課文,用課文中的話說;再讀課文,邊讀邊想象用自己的話描述;最後通過朗讀表現這種情景)

(2)巨人的行為變化

巨人醒悟前是怎樣的?怎麽做的?說了什麽話?(三次“滾出去”)

妳感覺到巨人是個什麽樣的人?妳喜歡嗎?

醒悟後呢?

組織學生小組討論。

(3)想象補白巨人的心理變化

巨人回來了,看到孩子們在花園裏玩耍,心裏想“”

巨人裹著毯子,還瑟瑟發抖。他想:“……”

看到孩子們從墻洞鉆進來,他想“”

看到小男孩,他想“”補白此處巨人的想象,小男孩可能說什麽。

4.揭示主題

引導學生對應看,巨人的變化和花園變化的對應關系。

問“是什麽讓花園發生了變化?

換來寒冬的,是我那顆任性冷酷的心啊!

5.推薦閱讀

王爾德童話《自私的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