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成語大全 - 哀莫大於心死的心死是指什麽?

哀莫大於心死的心死是指什麽?

意思是最悲哀的事,莫過於思想頑鈍,麻木不仁。壹般的悲傷不能超過無聲的悲傷。

哀莫大於心死——出自春秋戰國莊子《莊子·田子方》。

原文:夫哀莫大於心死,而人死亦次之。

譯文:最悲哀的莫過於人的沒有思想或失去自由的思想,這比人死了還悲哀。

心死:指心像死灰的灰燼,思想頑鈍,麻木不仁。

擴展資料:

作者簡介

孟子(約前372年—前289年),姬姓,孟氏,名軻,字號子輿,戰國時期鄒國(今山東濟寧鄒城)人。

戰國時期著名哲學家、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學派的代表人物之壹,地位僅次於孔子,與孔子並稱“孔孟”。宣揚“仁政”,最早提出“民貴君輕”的思想。

韓愈《原道》將孟子列為先秦儒家繼承孔子“道統”的人物,元朝追封孟子為“亞聖公·樹宸”,尊稱為“亞聖”,《孟子》壹書,屬語錄體散文集,是孟子的言論匯編,由孟子的弟子***同編寫完成,倡導“以仁為本”。

代表作有《魚我所欲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富貴不能淫》和《寡人之於國也》被編入中學語文教科書中。

孟子是中國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他是戰國時期儒家的代表人物,屬孔子第四代弟子,是曾子的再傳弟子。他繼承並發揚了孔子的思想。孔子是大成至聖,孟子被稱為亞聖。孟子與孔子合稱孔孟其道,多數人稱為“孔孟之道”。

孟子曾仿效孔子,帶領門徒周遊各國,但不被當時各國所接受,隨後退隱與弟子壹起著書。孟子與其弟子的言論匯編於《孟子》壹書,是儒家學說的經典著作之壹。

孟子的文章說理暢達,氣勢充沛並長於論辯,邏輯嚴密,尖銳機智,代表著傳統散文寫作最高峰。孟子在人性問題上提出性善論,即人性是善的。

《孟子》壹書是孟子的言論匯編,由孟子及其弟子***同編寫而成,記錄了孟子的語言、政治觀點(仁政、王霸之辨、民本、格君心之非,民貴君輕)和政治行動,屬儒家經典著作。其學說出發點為性善論,提出“仁政”、“王道”,主張德治。

南宋時朱熹將《孟子》與《論語》《大學》《中庸》合在壹起稱“四書”。

百度百科—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