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成語大全 - 教科版五年級下科學教案 4 地球的運動 怎樣證明地球在自轉

教科版五年級下科學教案 4 地球的運動 怎樣證明地球在自轉

教學目的:

1、知道擺具有保持擺動方向不變的特點。

2、通過有關“傅科擺”的資料,初步理解“傅科擺”證明了地球在自轉。

3、初步認識晝夜交替現象與地球自轉有關。

4、認識到地球自轉雖然不能直接觀察到,但是能通過實驗證實。

教學重點:認識擺具有保持擺動方向不變的特點。

教學難點:理解傅科擺可以證明地球自轉。

教學準備:單擺壹個,支架壹個,有關“傅科擺”的視頻資料等。

教學過程:

激情導入 明確目標

我們都生活在地球上,地球是否在運動呢?(生:自轉、公轉)

的確,地球在繞著太陽公轉的過程中也在不停的自轉,隨著航天技術的不斷發展,我們可以通過人造地球衛星等設備觀察到地球在自西向東地自轉。而在古代,人們是無法直接觀察到地球自轉的,那他們是怎樣證明地球在自轉的呢?今天,就讓我們壹起來學習《證明地球在自轉》。

自主學習 合作交流

(壹)認識擺的特點

(1)出示單擺明確起擺要求,並進行前後擺動,問:誰能描述壹下現在擺錘的擺動方向?

師:這是壹個擺,(板書:擺)它是由壹條擺繩和壹個擺錘組成的,古人就是通過擺發現地球在自轉的,所以接下來我們就要對擺進行研究。誰願意上來幫助老師將擺錘南北方向擺動起來?(請壹名學生起擺)(口述起擺要求)拉緊擺繩,提起擺錘,靠近鐵桿,與鐵桿保持壹定的距離,然後自然松手。

(2)師:現在我們觀察到擺是南北來回擺的,如果老師將擺的整個裝置轉動90度,擺錘的擺動方向會發生變化嗎?(學生猜測)師:為什麽這麽猜?轉動180度呢?轉360度呢?

師:我們還是通過實驗來研究擺的方向在擺架轉動後是否會發生變化。(出示底盤)這是壹個可以自由旋轉地圓盤,我們將擺架底座按照南北朝向放到圓盤上,方便我們南北方向起擺。接下來怎樣研究擺的擺動方向在擺架轉動後是否會發生變化呢?(學生設計方案)這個方案不錯,但要順利完成這個實驗可不容易,我們壹起來看壹看實驗的註意事項。(起擺後緩慢而平穩地轉動底盤,幅度不能太大,盡可能減少外力對擺動方向的影響。在轉動壹圈的過程中仔細觀察擺的擺動方向,特別留意擺架在轉動90度,180度,360度這幾個位置時擺的擺動方向。切記,在觀察的過程中千萬不要停下圓盤的轉動,而是要求圓盤始終以壹定的速度緩慢而平穩地轉動)(出示註意事項)

教師強調註意點:

①小組內分工明確

②擺架底座南北方向擺放,擺錘南北方向起擺;

③緩慢而平穩地將底盤轉動壹圈。

④底盤轉動壹圈地過程中,隨時觀察90度,180度,360度擺的擺動方向。

教師演示轉動180度、270度、360度,並出示實驗記錄單,要求實驗完成後及時填寫記錄單。

(3)學生領取材料分組實驗,完成實驗記錄單。

(4)交流實驗結果。通過實驗我們發現擺始終在南北方向來回擺動,那東西方向起擺,轉動壹圈後擺動方向會變化嗎?(學生猜測)教師演示東西方向起擺。

(5)教師簡單小結:大家通過實驗發現擺在擺動過程中,擺的擺動方向基本不會隨著擺架的轉動而發生明顯地改變,我們也可以說擺具有保持擺動方向不變的特點。(板書:保持擺動方向不變的特點。)在這裏老師要告訴大家我們的這項發現和許多科學家通過實驗證明的結論是壹致的。

展示點撥 精講質疑

(二)認識傅科擺可以證明地球在自轉

1、引入:早在壹百多年前,法國有壹個叫傅科的科學家也在研究擺的性質,在研究中發現了壹個驚奇的現象,什麽現象,我們壹起來看壹下。

2、播放傅科擺的視頻資料。

3、師:接下來,請同學們拿出抽屜裏的資料,結合資料思考這三個問題。

傅科擺是壹個特殊的擺,和我們的擺相比它特殊在什麽地方?

(生:67米的擺長(20層樓高),27千克的鉛球組成的擺。)

傅科在實驗中發現了什麽現象?

擺在壹段時間內沿著順時針方向發生了偏轉

他認為是什麽原因造成這種現象的?

(生:由於地球自轉引起的)

師:傅科擺擺動平面沿著順時針方向轉動是由於地球自轉引起的,反過來說傅科擺的這種變化就有力的證明了地球在自轉。(板書:傅科擺)

4、介紹北京天文館內的傅科擺。

師:我國北京天文館內也有壹個傅科擺,讓我們通過視頻來認識它。

5、教師小結:

通過視頻我們發現傅科擺轉動壹周所需要的時間與當地的緯度有關。在北京緯度為40度的地區,傅科擺轉動壹周需要37個小時多,緯度越低,傅科擺轉動壹周需要的時間越長,如臨安的緯度約是北緯30度,所以在臨安當地傅科擺的擺動平面轉動壹周需要的時間約是51個小時多。

拓展延伸 鞏固提高

(三)尋找其它證據證明地球在自轉

(1)過渡:同學們,通過學習我們知道了傅科擺是可以證明地球在自轉,除此之個,妳知道生活中還有哪些現象也可以證明地球在自轉呢?

水的旋窩,河床的沖擊、晝夜交替、炮彈運動方向的偏離、探井測量法等等

(2)交流資料,拓展認識。

(3)交流晝夜交替現象產生的原因。

(生:地球本身不發光,也不透光,太陽照射到的壹面是白天,照射不到的壹面是黑夜,由於地自不停地西向東自轉,就形成了晝夜交替。)

壹、填空:

1. 古希臘天文學家托勒密關於地球和地球的運動,他提出了 ( )理論。他認為,( )處於宇宙中心,而且靜止不動;所有的日月星辰都繞著( ) 旋轉;

2、波蘭天文學家 ( ),提出了( ),並在臨終前出版了他的不朽名著《 》。他認為 ( )處於宇宙中心,而且是靜止不動的。

3、法國有壹位叫( )的物理學家,根據他在日常生活中的發現,用實驗證實了地球在自轉。

4、地球轉動時,地軸始終傾斜著指向( )。A、頭頂正上方 B、北極星 C、北鬥星

簡答題:

1、用學過的知識解釋,我們在地球上看到太陽東升西落,這壹現象說明了什麽?

2、對於北極星的“不動”,妳是怎樣解釋的?

總結反思 教學延伸

其實在我們生活中還有壹些其他的現象也能證明地球在自轉,只要妳能仔細觀察,讓我們像傅科這樣做個有心的學習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