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成語大全 - 怎麽樣可以讓自己沒有束縛的生活?

怎麽樣可以讓自己沒有束縛的生活?

壹、為現在而活

妳所擁有的只是現在。內心的平靜,工作的成效,都決定於我們要如何活在現在這壹刻。不論昨天曾發生過什麽事,也不論明天有什麽即將來臨,妳永遠置身“現在”。從這個觀點來看,快樂與滿足的秘訣,就是全心全意集中於現在的每壹分、每壹秒之上。

小孩子最美妙的壹點,就是他們會完全沈浸於現在的片刻裏。不論是觀察甲蟲、畫畫、築沙堡或從事任何活動,他們都能做到全神貫註。

高中生想:“有朝壹日,我畢了業,不必再聽師長的訓,日子就好過了!”他畢業之後,又覺得必須離開家才能找到真正的快樂。離家進入大學後,他又暗下決定:“拿到學位就好了!”好不容易領到文憑,這時他卻又發現,快樂要等找到工作才能實現。

他找了份工作,從基層幹起。不消說,快樂還輪不到他。壹年壹年過去了,他不斷把獲得快樂和心靈平靜的日期往後挪,直到他訂婚、結婚、買房子、換壹份更好的工作、退休……最後在享受至高無上的快樂之前,他卻去世了。他把所有的現在都用於計劃壹個永遠沒有實現的美好未來。

妳聽了這樣的故事,覺得心有戚戚焉嗎?妳認識壹些永遠把快樂留到未來的人嗎?快樂的秘密,說穿了很簡單,妳的生活必須以現在為中心,我們要在生命的旅途中享受快樂,而不是把它留到終點才享用。

活在現在,也就是我們要從現在從事的每件工作本身找到樂趣,而不只是期待它最後的結果,如果妳正在粉刷家中的陽臺,刷子的每壹筆,都該能令妳感到愉快,幫助妳學習如何做好這份工作。妳該享受拂面的清風,聽院中小鳥歌唱,以及周遭的壹切。

為了活在現在,我們該擴張自己的感官,體會現在的種種美妙之處。每壹分、每壹秒、每個人都可以自由選擇,是否要真正生活在現在,吸收周圍的壹切,讓自己受感動、受影響。

二、不作無謂的等待

妳可曾有這樣的經驗:當妳在等壹輛計程車時,它就是不出現,而且等其他的東西似乎也總是如此。因此俗諺有雲:“時時掀蓋看,煮水久不開。”

同樣的,有時妳覺得壹個期待中的電話讓妳等得不耐煩。在仿佛無數個小時的漫長等待後,妳決定找點別的事做,果不其然,電話鈴聲立刻跟著響了起來。

碰到這種情況,有個處理的原則:“回去掌握妳的現在,不要屏住呼吸等候奇跡。”如果妳告訴自己:“我壹定要擁有‘它’才會快樂和滿足。”那麽妳不能如願以償的幾率就會大大增加。

三、快樂是什麽

林肯說:“人快樂的程度多半是自己決定的。”人生際遇對快樂程度的影響,其實遠不及我們對事件的反應來得重要。

失業的時候,弗雷可能認為這是個嘗試新的工作、發掘新可能、獨立自主的好機會。但他的弟弟比爾,在相同的情況下卻決定跳下20層高樓,壹了百了,處境完全壹樣,壹個人興高采烈,另壹個人卻自殺了!壹個人眼中的災禍卻是另壹個人心目中的契機。

快樂實在也不是那麽容易的東西。有時它可視為人生最大的挑戰,需要投入全部的決心、毅力、自制力。成熟代表為自己的快樂負責,把註意力集中於已經擁有的壹切,而不是放在沒有得到的東西上。

壹個人心裏想些什麽是別人無法控制的,因此,快樂與否的感覺操縱在妳自己手中。別人不能把思想硬灌進妳的腦子裏,要尋求快樂,必須專心思考快樂的事,但我們是否經常反其道而行之?我們是否經常不把別人的贊美放在心上,卻為壹兩句不中聽的話生好幾天的氣?如果妳容許不愉快的經驗或惡言占據妳的心靈,後果只能自己承擔。記住,妳是自己思想的主宰。

大多數的人,對好話只記得幾分鐘,壞話卻能數年不忘。他們就像收集垃圾的人,把20年前人家丟給他們的垃圾背著到處跑。

有時快樂需要努力去達成。就像維持家中整潔美觀———妳得把好東西陳列出來,把垃圾丟掉。快樂就是搜尋生命中的好東西,有人看見美麗的風景,有人卻只見玻璃窗臟了。看見什麽,靠妳自己用思想作抉擇。

四、完美與快樂

不快樂是因為生活與預期不符。我們的要求不能滿足,認為人生不是它“應該”有的樣子,我們就會快樂不起來。所以我們會說:“要怎樣怎樣我就會快樂。”但人生沒有那麽完美的。人生常出現憤怒、沮喪、成功、失敗,提出快樂的條件其實是自欺。

境由心生,快樂靠自己決定。很多人壹生的生活方式,好像有壹天他們會抵達壹個名叫“快樂”的公車站。他們以為,有壹天所有的事物都會變得完全符合理想,到時他們可以喘口氣,說:“我終於找到快樂了!”所以他們的壹生都可以用“只要怎樣怎樣,我就會快樂”作總結。

我們每個人都得作壹決定:我們是要每天提醒自己,時間有限,應該好好把握利用,或虛擲現在,空想有個美好的未來?

下面這段文字是壹位85歲,得知自己將不久於人世的老先生寫的,很值得壹讀。

“如果我能重活這壹生,我要嘗試犯更多的錯誤。我不會那麽刻意追求完美。我要多休息,隨遇而安,我處世不會像這次那麽精明。其實世間值得去斤斤計較的事少得可憐。我會更瘋癲些,也不那麽講究衛生。

妳知道,我就是那種壹天又壹天、壹個鐘點又壹個鐘點,過得小心謹慎、清醒合理的人。哦,我也曾放縱過,如果壹切能重來,我要享有更多那樣的時刻———每壹刻、每壹分、每壹秒。

如果壹切能重來,我要在早春赤足走到戶外,在深秋整夜不眠。我要多坐幾趟旋轉木馬,多看幾次日出,跟更多的兒童玩耍,只要人生能夠重來。

但是妳知道,不能了。”

寫得太好了,它提醒我們,人生有限,應該善加利用。這位老先生知道,要活得更快樂、更充實,不需要改變這世界。世界已經夠美了,需要改變的是自己。

世界本來就不“完美”。我們不快樂的程度取決於現實跟它們“應該是”的樣子之間有多大距離。如果我們不凡事苛求完美,快樂這檔子事就簡單得多了。我們只需要決定自己比較喜歡的事物朝哪個方向發展,即使不能如願,我們還是可以快樂的。

有位印度大師對急於尋求滿足的弟子說:“我把秘訣教給妳,妳要快樂,從現在開始覺得快樂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