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處(元代)尚仲賢《氣英布》第壹折。
釋義度:通“渡”;陳倉:古代的地名,今陜西寶雞東,為通向漢中的交通孔道。比喻正面迷惑敵人,而暗中從側翼對敵人進行突然襲擊。亦比喻暗中進行活動。
歷史典故
秦朝被推翻的時候,勢力最強的項羽企圖獨霸天下,他對壹般將領都沒有什麽顧忌,唯獨對劉邦不放心。早些時候,他曾與劉邦約定:誰先攻下秦都鹹陽,誰就在關中為王。結果,首先進入鹹陽的是劉邦。項羽不願意讓劉邦當關中王,也不願意讓他回到家鄉,便故意把巴、蜀和漢中三個郡分給他,封他為漢王,想把他關進偏僻的山裏去。自己則自封為西楚霸王,占領長江中下遊和淮河流域壹帶廣大肥沃之地,以彭城為都城。
劉邦的確有獨霸天下的野心,可是懾於項羽的威勢,只得聽從支配,暫時領兵西上,開往南鄭,並且接受張良的計策,把壹路走過的幾百裏棧道全部燒毀。燒毀棧道的目的是為了便於防禦,更重要的是為了迷惑項羽,使他以為劉邦真的不打算出來了,從而放松對劉邦的戒備。
劉邦到了南鄭,發現了壹個有才能的人——韓信,於是便拜他為大將,請他策劃向東發展、奪取天下的軍事部署。
韓信的第壹步是,奪取關中,打開東進的大門,建立興漢滅楚的根據地。於是派出幾百名官兵去修復棧道。守著關中西部的章邯聽到了這個消息,覺得他們自己燒了之後,再來修復,這麽大的工程不知要到何年何月才能完成,所以根本沒有重視。可是,不久章邯便接到急報,說劉邦的大軍已攻入關中,陳倉被占,守將被殺。章邯證實消息後,慌忙領兵抵抗,已經來不及了,號稱三秦的關中地區壹下子被劉邦占領了。
原來韓信表面上派兵修復棧道,裝作要從棧道出擊的姿態,實際上和劉邦統率主力部隊,暗中抄小路襲擊陳倉,趁章邯不備取得了勝利。這就叫做“明修棧道,暗度陳倉”。
成長心語
暗度陳倉不只是壹種戰爭謀略,還是壹種指導生活的處世智慧,在適當的時候,我們需要將自己的`真實意圖隱藏起來,制造壹種迷惑人心的假象,這樣更容易成功。蒙蔽別人最關鍵的在於掩飾自己的真實意圖和目的。不能讓人發現,更不能讓人預見,所以詐者蒙蔽他人時,常玩的把戲便是聲東擊西。假裝瞄準壹個目標煞有介事地佯攻壹番,其實暗自瞅準別人不留心的靶子,然後伺機施以致命打擊。有時似乎不經意間流露出自己的心思,實際上是在騙取他人的註意和信賴,目的在於突然發難而出奇制勝。這時,暗度陳倉便成了壹種易於成功的哲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