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家族是壹個歷史悠久的民族,有民族語言,但沒有本民族文字,通用漢文。土家族自稱“畢茲卡”、“密基卡”或“貝錦卡”,意為“土生土長的人”,目前主要分布在湘、鄂、渝、黔交界地帶的武陵山區。
土家族民間非常重視傳統節日,自年始至年終,可謂月月有節。在眾多節日中,以“過趕年”最具特色,現只有部分地區保留這壹習俗。過趕年,也稱過蓑衣年,即逢月大臘月二十九過年,月小臘月二十八過年,因比漢族提前壹天過年,故名。屆時家家戶戶都要殺年豬,做綠豆粉、煮米酒或咂酒等。
但土家族的禁忌事項也很多,幾乎涵蓋了生產與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農業耕作、歲時節日、婚喪嫁娶、生兒育女、飲食起居、祭祀行事等等。比如:歲時農事方面,“正月忌頭,臘月忌尾”。除夕之日,婦女忌推磨舂碓,忌梳頭、洗衣,怕來年下雨洗刷掉地裏的泥土;臘月二十九到正月初壹,婦女忌動針線,以免犁田耙齒釘著牛腳和稻禾,苞谷長鉆心蟲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