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的家鄉的風俗都不同,然而家鄉也有很多有趣的風俗,讓人愛不釋手,那麽家鄉的風俗 作文 怎麽寫呢?下面給大家分享關於2022家鄉的風俗作文精選,歡迎閱讀!
家鄉的風俗作文1
每年的正月十五,我們村裏的人都要去南鬥星君廟趕廟會、祭拜南鬥星君。
這座廟是我外公親手建造的。我外公壹生信仰佛教,非常虔誠,逢年過節,都要上香禱告,行三叩九拜之禮。外公之所以建這座廟,是因為他偶然間做了壹個夢,夢到南鬥星君下凡,誇他壹心行善,必有後福,子孫也會受到庇佑。外公非常高興,為了感謝南鬥星君的大恩大德,就為南鬥星君建廟,才有了現在的南鬥星君廟。媽媽說,南鬥星君掌管壽命長短,人們拜南鬥星君也就是希望自己平平安安,長命百歲。
正月十四,舅舅帶我去鎮上買香紙香錢。兩個路邊都是賣香紙香錢的小商小販,各種各樣,村裏人都在買香紙香錢,有的在問老板壹袋多少,有的在打量哪個比較實惠。看到這些,我心想:村裏人準備的那麽隆重,明天壹定很熱鬧!我們也買了香和紙錢,為第二天的廟會做好了準備。
正月十五,我們村裏的人都到廟裏去拜,熱鬧得很,有念禱告的,有排隊上香的,有燒紙錢的,絡繹不絕。
拜南鬥星君是壹個重要的儀式。拜的時候點燃三根香,兩手的手指碰在壹起,手指中間的縫隙就用來夾住香,90度鞠躬3次,每壹次閉上眼睛再鞠躬,以表示尊敬。三根香要壹起點燃,我問媽媽三根香分別代表什麽?媽媽指著南鬥星君雕像,說道:“壹,對天的敬仰,希望自己的生活風調雨順;二,對地的敬意,希望自己的莊稼更加豐收;三,對老祖宗的感謝,沒有老祖宗的根基,就沒有我們如今富足的生活。”我也去拜了拜,心裏想:如果南鬥星君能在夢裏找我並告訴我,我會長命百歲,平平安安。那得多開心啊!拜完後可以拿桌上壹個糖或水果,據說吃了無病無災。
人們喜歡把美好的心願寄托在神靈之上,因為他們希望神靈能幫他們實現願望——平平安安,長命百歲就是村裏人的心願。
家鄉的風俗作文2
說到我的家鄉習俗,我最早接觸到的是“叫魂”。
在我四歲那年,記得我和媽媽經過壹處工地,大概的位置我也記不清了。工地發出的巨響,讓我心驚膽戰,感覺好像要地震了。回到家後,我不吃不喝,就連睡覺也做噩夢。媽媽見此情景,便說:“這孩子壹定是驚了魂了……”我不知道“驚魂”是啥意思,剛想問,就被媽媽拉到王土樓那裏。
我們小跑到壹間小屋旁,媽媽按了壹下門鈴,壹會便從屋裏走出壹個和藹可親的老人。她們商議著什麽,我隱約聽到她們說太陽什麽的。
大約過了五分鐘,那位老人讓我面向天空中那輪太陽,然後她大聲喊:“琨凱啦——回家了——琨凱啦——回家了——”
我聽不懂後面說的什麽,可說來奇怪,這天晚上,我睡得特別香,壹切都恢復了正常。我很好奇,隨後,我問媽媽那是幹什麽,但她笑而不答。
隨著年齡的不斷增長,我理解了“驚魂”的意思,我努力分析著:“驚”是驚嚇。“魂”是靈魂。哦,我明白了,驚魂就是被嚇的靈魂。對,我最近學了壹個 成語 “魂飛魄散”,“叫魂”就是把被嚇跑的“魂”給叫回來。我把我的發現告訴了媽媽,媽媽盯了我半天,笑著說:“妳整天無精打采的,就為了想這個?”
我又去問爸爸:“我的發現對嗎?”爸爸說:“妳想的是對的。叫魂是淮北壹帶的民俗,使孩子獲得安全感,目的是消除孩子的恐懼心理,是壹種對 兒童 心理治療的 方法 。”
後來,我通過互聯網了解到,各種民族,各種地區,都有各自的民風民俗。民俗是祖先留下來的,這些民俗就是我們的祖先對大千世界及美好生活的向往啊!
家鄉的風俗作文3
端午節 是中國的傳統節日,有許多奇怪的風俗,比如:做香角子,系百索子,貼五毒之類的。不過我不是個心細的人,自然做不了這些,我最感興趣的自然就是吃粽子。
我記得我最喜歡的食物之壹就是粽子。總是忘不了那糯糯的口感和撲面而來的粽葉香氣。小時候的我,每到了端午節來臨之際,我便眼巴巴地盼著媽媽做粽子,媽媽磨不過我的軟磨硬泡,總是無奈的系上圍裙,寵溺的說我是個小饞貓。在粽子下鍋後,媽媽都要抱著我與我講為什麽端午節要吃粽子。說是很久很久以前,有壹個叫做屈原大詩人遭_ 人陷害,對當時朝廷充滿了失望,然後就跳江自殺了,人們到江打撈他的屍體時並沒有打到。於是,人們就將粽子投入江中,餵江中的魚蝦,希望他們不要吃掉屈原的屍體。
記得有壹次,媽媽因為忙碌沒有包粽子,我特別不高興,故意在吃飯時把碗弄得直響。媽媽有些無奈的看著我,忽然對我說:“想吃粽子,就去買材料自己包!”說罷,就起身開門走了。回來後將材料都壹壹處理好,和我壹同坐在客廳中,叫我手把手的包粽子。
想找兩片大小相似的粽葉弄成壹個小漏鬥的樣子,不過底部不可以留有孔。再把水浸泡過糯米緩緩倒入其中,不過這壹步還真不好弄,動不動就是粽葉松了或是壓不實糯米,讓人惱火得緊。我只好找來回形針把粽葉固定好後再壓入糯米。接下來便是要更加小心的把粽子包成壹個緊緊的立體三棱體,這也是最難的部分,我只好請媽媽幫我弄好。看著不是由自己完全完成的粽子,心中便冒起了那麽壹絲絲的不服氣,但還是把它壓了下去。找來針和線,開始進行最後的步驟,小心翼翼的將粽葉固定住後就大功告成了。我和媽媽把包好的粽子放入煮沸的鍋中。不壹會,那記憶中的粽葉清香便撲面而來,我的眼睛也變成了彎彎的月牙。
這就是我記得最清楚的家鄉的風俗,吃粽子!
家鄉的風俗作文4
農歷五月初五是我國的壹個傳統節日,端午節。在我的家鄉,有著許多豐富多彩的端午風俗。
小時候,我不知道端午節為什麽要吃粽子,只是覺得這天有好吃的,好玩的罷了。
早早的算好了時間,得知今天是吃粽子的日子,我壹大早就喜得快要發瘋了。
懶得在臥室與竈房間來回周旋,我幹脆搬了個小板凳來,就這麽坐在奶奶跟前,看著她包粽子。
“這裏臟,妮兒,妳快出去。”
“沒事兒,我不嫌臟。”相比關註這臟兮兮的瓦竈和墻壁,我還是更想看奶奶包粽子。
那雙布滿皺紋的手是多麽靈巧啊!壹彎,壹放,壹折,壹綁,短短幾步,短短幾十秒,壹個小巧玲瓏的粽子便誕生了。
要煮粽子了,奶奶怕熏著我,硬是把我推出了竈房。自己留在那兒隨時準備著添柴火。
望著竈房煙囪裏冒出的濃濃的煙,不知為什麽,我感到那次的粽子格外的甜。
“五月裏有午端陽,粽子油條泡雄黃。”在我的家鄉,端午節不僅要吃粽子,還要吃油條、糖糕壹類的油炸食品。雄黃油也是必不可少的。
我的家鄉還有壹個關於雞蛋的端午風俗。在這天,我壹起床奶奶就會拿來壹個提前煮好的熱騰騰的雞蛋,然後讓雞蛋從我的頭頂壹直滾到腳尖,嘴裏還念念有詞“骨碌骨碌災,小病大災都滾下來........”滾好後,再讓我把雞蛋猛地壹摔,然後立刻拿起來,剝掉殼,給我吃掉。
據說,這個習俗的由來是因為老人們堅信,熱騰騰的雞蛋可以粘走孩子們身上的壹切病災,在下壹次端午節前都平平安安,幸幸福福。
端午在奶奶對我的關懷中走來,又在奶奶對我的祝福中離去。
家鄉的風俗作文5
我們家鄉每逢到 春節 都是熱鬧非凡,妳看街上的行人都在逛商場,各種各樣的年貨,各種各樣的玩具,讓我可是非常心動的。
我們的 除夕 習俗其實全國都壹樣,大家都要壹起團聚吃飯,開開心心的吃。初壹初二,晚輩都去給長輩拜年,而我們呢?可說是大豐收,紅包滿了自己的口袋,裝滿的是全家的幸福。元宵時,大家都得回去自己家放鞭炮,扒拉扒拉,非常熱鬧,大家都玩得很開心,街上掛滿了新異的燈籠,街上的人個個臉上掛滿了笑容,可見得春節多麽熱鬧啊,我的家鄉就是這麽熱鬧,這麽喜慶,這麽歡喜.
過年
“百節年為首”,客家人與全國全省多數地方壹樣,視過年為壹年中最為隆重和歡樂的節日。人們很早就開始準備過年,九、十月開始曬番薯片、米糕片供過年油炸和炒食。“ 冬至 ”壹到,開始蒸酒。年近三十,家家戶戶要蒸糖糕、做米果、殺豬、做豆腐、宰雞等,歡歡喜喜迎接新年到來。
祭竈
十二月二十三日祭竈,二十三日晚飯後要把竈臺刷幹凈,把舊的竈君取下燒掉,三十日晨把新像貼上,壹送壹迎,都要擺置酒肉、糖果、甘蔗、米果等,在竈前燒香、點燭、放紙炮。
入年界
農歷十二月二十五日,入“年界”,加緊準備過年,外出的人都要趕回家過年。入年界限後,要 教育 小孩不能相罵,不能講不吉利的話。在入年界前後,要擇定吉日在屋內掃塵,打掃衛生。要清洗廚桌板凳,洗曬被褥蚊帳,幹幹凈凈過年。
過大年
大人小孩都要洗澡,穿上新衣,幹幹凈凈過年。各家廳堂還要陳設供桌,布置香案,擺起雞、魚、肉、果品等,敬奉祖先。除夕晚上,吃團圓飯,菜肴豐盛。桌上要多放幾副碗筷,以示請祖先回來壹起過年。飯前,要先給祖先篩酒,將酒灑地,然後開始吃飯。席間,老人小孩吃雞腿,以示尊老敬幼。
守歲
吃罷團圓飯,竈具要洗得幹幹凈凈,以備正月初壹早上或全天吃素。晚上要守歲,辭舊歲,迎新春,每個房間要整夜燈火通明,叫“點歲火”,有些地方牛欄、豬舍也要點上燈。家長要給小孩發壓歲錢,有些地方還要給老人壓歲錢。
開大門
正月初壹按《通書》規定的吉利時辰開大門,頓時鞭炮聲此起彼伏,響徹雲霄。
拜年
正月初壹早上吃素
家鄉的風俗作文6
說起咱家鄉的習俗,那但是三天三夜也說不完。就拿春節來說吧!
春節,就是每年的第壹天,家鄉人叫大年初壹。大年初壹這天有開門爆竹壹說。即在新的壹年到來之際,家家戶戶開門的第壹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劈裏啪啦的爆竹聲除舊迎新。放爆竹能夠創造出喜慶熱鬧的氣氛,是節日的壹種娛樂活動,能夠讓人們感覺到歡愉和吉利。
春節還有壹個習俗,就是吃餃子。為驅邪 惡、求吉利,餃子要煮得多,務必有余,飯後鍋內要放上饅頭,意在年年有余。壹旦煮爛餃子,不可說破了,要改說掙(賺)了。就餐時,除每人壹碗外,還要多盛壹到二碗,意在期望人丁興旺。吃餃子充滿了節日的歡樂氣氛。春節的餃子裏多包有錢、棗、栗子等。吃到紅棗,意味著新壹年能起早幹活,勤勞致富;吃到栗子,意味著新的壹年能出大力,流大汗;吃到花生米,就能長命百歲;吃到錢,就能發財。不管誰吃到其中的哪壹種,大家都衷心地祝賀。如果小孩吃到了錢,家長更是十分高興,認為孩子有出息,除了鼓勵以外,還要賞錢,以示祝賀。
春節還有拜年的習俗,大家互相拜年,舊時拜年要磕頭,此刻壹般只是問好。晚輩向長輩拜年時,長輩要給壓歲錢。還有用手機發信息拜年、打電 話拜年。完美祝福:吉祥、平安、發財、健康之類的讓人們開心的話!。
我覺得家鄉的這些習俗蘊含了壹個千古不變的含義:期望辛苦了壹年的人們能開心的好好休息幾天,調整好情緒,再準備開始下壹年的奮鬥。人們都期望過上幸福、平安的好生活!
家鄉的風俗作文7
春節,是我國壹年中最盛大的節日,當地人俗稱過年,我的家鄉中衛,也不例外。
中衛人最看重過年了。
臘八是過年的前奏,人們經過壹年的辛勤勞動,在臘八飯裏就全表現出來了。臘八這天用米、面、花豆、肉、蔬菜等做成美味的“臘八飯”(俗稱和和飯)。臘八這天也是當地數九寒冷之時,“臘八的雪,老鼠的藥”,如果這天降了雪,就預示著來年的吉祥和豐收。俗話說“吃了臘八飯,漢子跟上婆姨轉”,這意味著,過年的活動也就開始了,過年用的衣物、食品全由家庭主婦操勞,男人碾米磨面,女人扯布買線,拆洗被褥,縫制衣帽,家裏人殺豬宰羊,購置年貨,寧窮壹年,不窮壹日。
“臘月二十三,竈老爺上了天”,這壹天是祭神的日子,也叫小年,家家都把竈神換成了新的。
從年三十起,商鋪的工具、用具洗幹凈封存起來,戲班、皮影在年三十反串唱幾天。
大年初壹,各自在家裏給神明、祖先牌位磕頭,給老人拜年。大人給小孩發壓歲錢,家家戶戶都貼上了吉祥、喜慶的 對聯 。街坊見了都要問聲“過年好”。
初五家家早上吃餃子,叫“填窮坑”,意味人們窮怕了,吃了幹餃子耐飽,表示全年不挨餓。
初七,當地人叫“人七日”。下午家家必定吃長面,叫“拉魂面”。
過年的高 潮是在正月十五,從正月十四起,連續兩天,立燈架,耍社火,燈架多是牌坊式的,燈面 彩繪 神佛、三國、西遊記等 故事 ,豐富多彩,五花八門。在壹些街口巷道還有 泥塑 判官,下跪著秦檜夫婦像,泥塑腹空,壹點燃煙煤,七竅冒出煙,說明了中衛人愛憎分明。
民諺“正月二十三,家家戶戶都燎幹”,這壹天黃昏,家家門口點燃幹柴,大人小孩從火堆上反復跳過,嬉笑耍鬧,火熄之後,灰燼用鐵鍁撒向空中,火星亂舞,近似禮花。
正月二十三壹過,年事算是忙完了,人們便又學習的學習,工作的工作,春耕的春耕了!新的壹年又開始了!
家鄉的風俗作文8
俗話說“百裏不同風,千裏不同俗。”每個地方都會有不同的風俗和特色,我們順德也有不同的民風民俗。想知道嗎?那就接著往下看吧。
春節是廣東最重大的傳統節日。順德的春節也有自己的地方特色。從農歷十二月中旬開始,家家戶戶就會去商場買過年的必需品,最少不了的就是紅瓜子、開心果、龍江煎堆等.
在臘月二十三的晚上,按照習俗是要送竈君上天,有的叫“謝竈”、“送竈”或“祭竈”。祭竈的貢品壹般都是壹碗炒米,兩片片糖和壹些水果。謝竈時用壹個大盤子,裝著祭品去拜。
置鮮花是家家必置的。這時候,大家都會去迎春花市。迎春花市大多數是在農歷的12月28日至到除夕都會舉辦。到時候,數以千計的人都會去“行花街”。
到了除夕夜,我們壹家人其樂融融地吃團圓飯。這壹晚,比較大的孩子就會幫忙“拜神”。而小點的孩子就四處串門,跑去玩,大人做大人的,小孩做小孩的。到了11點,那更是小孩們的天下了。每個孩子都拿起挎包,跟著“大部隊”去派財神了。只要壹聽到哪家在放鞭炮,我們就立刻尋著聲音趕緊去找。找到後大喊壹聲“財神到!”大家就壹窩蜂地跑進別人家裏。壹邊對人家說吉利的話,壹邊給別人財神紙,別人就會給妳壹封紅包。據說家裏來的孩子越多,今年就會財源滾滾。
到了年初壹,早上大人們匆匆忙忙地煮齋。吃過齋後,便會有壹些人來家裏拜年,當人快要走時,我們主人家就會往別人的袋子裏放慈姑和桔。初壹至十五,親友或相識的人互相拜年時,已婚或年長者要給未婚者或小孩壹封紅包。
到了 元宵節 ,家家戶戶吃湯圓,在壹起聊天。過了元宵節,春節就大概結束了!
家鄉的風俗作文9
很慶幸,我們老家在村裏,所以還保留了許多過節時的傳統。
最讓我像印象深刻的就是春節了,過春節時我們家家戶戶都燈火通明響徹通宵,村裏的景象簡直不比大城市差幾分!大家還放鞭炮,要是在城市裏那連鞭炮都不讓放,但是在小鄉村裏就沒有那麽多拘束了!大家都買壹桶壹桶的鞭炮。到了12點時,空中壹片閃亮,鞭炮聲響徹雲霄,那形勢就好像萬千牡丹花驟然盛開壹樣!
過年前我們還要吃年夜飯,我爺爺的兄弟們,制定了壹個規矩,壹年壹家吃年夜飯,五年正好輪壹輪!今年輪到四爺爺家了,桌上可謂是滿盤盛宴!雖然可能我們自己做的並不是那麽好吃,但不過我們吃年夜飯,並不是為了好吃,而是為了我們的壹份心意啊!
吃完了年夜飯,我們都在守歲,呃,雖然我們的守歲並不是那麽的正經,不過大家都非常的快樂!我的小爸爸正在和我的小娘娘在打遊戲,我也端著電腦跟他們爭著說壹起來玩吧!我的小堂妹在玩我的遊戲機,而我的堂弟似乎也非常想加入到我們當中,於是從他爸爸媽媽手裏要來了手機與我們壹起遊戲,我總感覺我的爸爸有那麽壹絲老不正經,他竟然與我們那邊的年輕人打起了牌,可能是太無聊了吧!
到了半夜,就快要到12點了,大家都該回家睡覺了,但是我的爸爸還有非常多的事要忙活!他搬來了壹箱壹箱的鞭炮他看著我,說:“妳要不要來放下鞭炮呢?”我說:“嗯,這麽難的事情我能做嗎?嗯,我還是在壹邊看著吧!”爸爸說:“好吧!”於是他拿起了他的打火機,把鞭炮的尾巴給拔了出來,那就好像在揪他的小辮子壹樣!然後爸爸用力的擦響了他的打火機,哢嚓壹下,打火機頭鉆出了壹束火苗!爸爸拿著“火苗”蹭到了鞭炮的尾巴上,然後慢悠悠地地走開。那鞭炮尾巴便開始燃燒了,壹點點化成了灰燼,嘭,壹枚鞭炮從地上,壹飛到了天上,就好似火箭升空壹樣,就是這個火箭沒飛出多久就引燃爆炸了。空中開出了壹朵美麗的牡丹,我們又驚又喜撫著耳朵瞪大眼睛壹起目睹每壹顆束炮爆的升空,鞭炮炸完之後都會像天女散花壹樣,從天上掉下來壹堆堆的碎星!不敢想象!就是這些碎星組成了那些鞭炮爆炸出的美麗的圖案!
桶裝鞭炮放完了,爸爸拿出了他的絕招,串裝鞭炮,與之前不同的是,爸爸點燃了鞭炮尾巴後,立刻就跑開了;我們看著他跑開的樣子,立刻也跑開了,那個火星燒到了鞭炮的尾巴,“劈裏啪啦!”那個鞭炮劇烈的爆炸了起來!霎時間,空中布滿了火 藥味,壹個個碎星飛來飛去,好像是在下流星雨似的!經過壹陣陣劇烈的爆響,鞭炮放完了,大家都回到床上去睡覺了。
到了第二天早上六點鐘,爸爸又要起來放鞭炮了,據他們說這是開門紅!
經過這壹長段的經歷,我總算是了解了我們家鄉的過年習俗。以前因為太小,都是七八點鐘就睡著了,今年我卻見到了壹個完整的除夕夜,看到了真正的年味,這壹切真是美妙啊!
家鄉的風俗作文10
說起我的家鄉呀,那真的是有許多特色呢。如鹽水鴨、桂花糖芋苗等等壹系列美食,說到這裏,妳壹定猜到了吧,那就是南京,雖說南京的美食非常有特色,但是我們這裏的節日風俗那就更有特色了。
其中最讓我喜歡的就是端午節了,每當這時,大人們都忙著包粽子,粽子的種類也很多,有白粽子、肉粽子、鹹蛋黃粽子、紅豆粽子等等。小孩們也不閑著,跟著大哥哥、大姐姐們學習做香包,據說香包能達到驅蟲的效果。
去年,端午節的前壹個星期,我們社區通知將在端午節期間組織壹次包粽子,做香包的活動,要求社區的小朋友也要參加。看到這壹通知我十分期待這天早日到來。
期盼已久的活動日子終於到了,我們來到社區,幾位老爺爺和老奶奶已經將包粽子所需要的材料準備好了。活動開始了,先由壹位大姐姐講解了端午節的由來,再由壹位奶奶給我示範了如何包粽子。現在該我們上場了,我按照老奶奶教我們的方法,首先,將兩片粽葉拼在壹起,把它們理平整;接著,把它們卷成壹個帶柄的漏鬥;然後,放入事先準備好的糯米和配料裹好,再拿壹片粽葉封口;最後,用壹根細細的棉線在粽子底部和封口處繞幾圈紮緊。可是不管我怎麽包,粽子都會漏米。這時,壹位老奶奶看了之後就說:“妳包的粽子米多了。”我恍然大悟,原來是米放多了。經過幾次練習,我終於包好了壹個粽子,它像壹只小號的靴子。等我包好五個粽子,已經滿頭大汗了。
我們還學習了如何做香包,就是用熱熔槍將兩片帶有圖案的布片的三邊粘在壹起,再往裏面放入壹些幹花和中藥材,最後把口封好,這樣壹個香包就做好了。
活動快要結束了,壹位工作人員告訴我們,會把我們包的粽子和做的香包送給社區裏的孤寡老人。這時,我感覺家鄉的風俗不僅給大家帶來了快樂,還是壹種 文化 的傳承。家鄉的風俗我愛妳,妳帶給我汗水和快樂。
家鄉的風俗作文精選10篇相關 文章 :
★ 春節的家鄉風俗作文(精選10篇)
★ 家鄉的風俗小學作文精選10篇
★ 家鄉的風俗小學作文範文10篇
★ 關於家鄉的風俗作文精選5篇
★ 家鄉的風俗優秀作文10篇
★ 家鄉的風俗優秀作文600字10篇
★ 介紹家鄉風俗的作文精選6篇
★ 描寫家鄉的風俗作文400字10篇
★ 家鄉的風俗作文600字10篇
★ 家鄉的風俗作文300字左右1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