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成語大全 - 初三上冊數學課本人教版

初三上冊數學課本人教版

 初三上冊數學課本的目錄大家了解過嗎?在暑假提前先瀏覽下學期要學內容,對新學期要學的知識有個大概的了解。以下是我搜集整理的人教版 九年級數學 上冊課本目錄。

 人教版九年級數學上冊目錄

 第二十壹章 二次根式

 21.1 二次根式

 21.2 二次根式乘除

 閱讀與思考 海倫──秦九韶公式

 數學活動

 小結

 復習題21

 第二十二章 壹元二次方程

 22.1 壹元二次方程

 22.2 降次──解壹元二次方程

 閱讀與思考 黃金分割數

 22.3 實際問題與壹元二次方程

 觀察與猜想 發現壹元二次方程根與系數的關系

 數學活動

 小結

 復習題22

 第二十三章 旋轉

 23.1 圖形的旋轉

 23.2 中心對稱

 信息技術應用 探索旋轉的性質

 23.3 課題學習 圖案設計

 數學活動

 小結

 復習題23

 第二十四章 圓

 24.1 圓

 24.2 與圓有關的位置關系

 24.3 正多邊形和圓

 閱讀與思考 圓周率?

 24.4 弧長和扇形面積

 實驗與研究 設計跑道

 數學活動

 小結

 復習題24

 第二十五章 概率初步

 25.1 概率

 25.2 用列舉法求概率

 閱讀與思考 概率與中獎

 25.3 利用頻率估計概率

 閱讀與思考 布豐投針實驗

 25.4 課題學習 鍵盤上字母的排列規律

 數學活動

 小結

 復習題25

初三數學的 學習 方法

 壹、上課聽懂了,下課會做了,考試出錯了

 這樣的壹個問題,也是老生常談的問題,多出現在理科學科上。特別是數理化學科。為什麽平時能聽懂也會做,但是壹上考場就聳了呢?這是因為:

 1、上課聽懂了從已知的結果推導出整個思路,比憑空產生思路容易。

 這個道理非常淺顯,?接受?遠遠比?產生?容易的多。?聽懂了?容易,因為老師講的是普通話,甚至是學生生源地的方言,聽眾易懂,再加上老師們大都會采用?通俗易懂、潛移默化、循序漸進、深入淺出?等等的教學藝術,聽懂不是難事,因此學生和老師首先都要確信壹點沒有聽不懂的學生。

 ?聽懂而不會?是缺乏思考和動手能力,是思維上的欠缺而不是能力上的不足。思維上的欠缺指的是對問題思考的主動性不足,不善於分析條件和問題之間的關聯性,雖然壹聽就懂,但是光聽而不改變被動灌輸的特性,是不會進步的。

 (關於這壹點,全國各地有許許多多的教學實驗和探討,如:?把課堂交給學生?、?向45分鐘要效益?、?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練習為主線、培養能力為主旨?,以及由中科院心理所盧仲衡主編的紅極壹時的?自學輔導教材?主導的教學改革,等等,這些全部都是在摸著石頭過河,河的對岸,就是我們要解決的問題。對岸能不能到達,我們都不知道,但是,至少,我們已經認識了我們所在的岸邊,這種被動吸收、填鴨式灌輸的 教學方法 不是壹種?積極?的教學方法。)

 2、下課會做了充其量反映出聽眾的模仿能力合格。

 課下會做了,其實是受眾自身的短期記憶與天生的模仿能力所決定的,只要聽懂了,就能模仿老師的典例進行自我練習,也會從中體會到某種成就呢。說的再通俗點:馬戲團裏的動物們都能在聽懂口令的前提下模仿?動作?、?識別?、?演算?等。雖然大家都知道這是無數次訓練的結果,但告訴了我們壹個道理,模仿不是人類的專利,更不能因此妄自足滿而不求甚解。這是大多數學生的***性,也是自我盲目自信的禍源,很多學生以為自己會做幾個題、作對幾個題就自我膨脹,盲目高估自己、而不能清醒。忘記了謙虛使人進步的道理。

 (模仿是學習過程中的壹個階段,不是終極目標,我們的目標是靈活運用,是在練習壹大堆考試題的時候能後檢索出已知的 經驗 並解答問題。目前,幾乎所有的配套練習冊,都有訓練目的或者訓練的知識點,這壹方面使得學生對訓練的內容更加清晰,另壹方面,造就了學生機械式思考問題的可能。)

 3、考場出錯了考試不會只是卡在某個步驟,由於考場環境,容易鉆牛角尖。

 其實很多人發現,題目其實都見過,知識點都會,題不會做,往往只是卡在某壹步驟。只要這壹步驟通順了,後面都會做,這也是大家聽得懂但是不會做的原因。考試時由於時間有限,大家做題時容易只朝壹個方向去思考,鉆了牛角,導致不會做。

 4、考場出錯了平時比較?淡定?,思考多方面,嘗試多角度,思路比較開闊。而上了考場後,缺乏應變能力。

 平時做題時參考訊息比較多,或者時間較多,沒有壓力,故而做題時頭腦較為冷靜,不自覺的會從題目出發,而考試時候,還僅用知識點去套用,沒有真正領會知識的精髓、缺乏靈活性,生搬硬套、步入死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