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接到關於地震的預報以後,要立即有秩序地疏散,盡快離開房屋。人員疏散時,要避開高樓房、煙囪、高門臉、女兒墻、高圍墻等,更不要在狹窄的胡同中停留。要避開高壓電線、變壓器,以防電桿或電線震斷觸電傷人。
在山區,還要遠離懸崖陡壁,以免山崩、塌方時傷人。還應離開大水渠、河堤兩岸,這些地方容易發生較大的地滑或塌陷。
逃生不忘滅火
·由於地震帶來的火災而致死亡人數增至10倍以上。比起地震本身,地震後的火災更可怕。因此,壹旦發現稍有震動,首先要關掉液化氣開關,消除火源。但經驗告訴我們,當大地震發生時,人們往往沒有時間,也不可能去顧及火源。
盡管如此,只要有可能的話,避難之際要設法關掉煤氣總開關。由於強烈震動,煤氣管有可能脫落。所以我們不得不考慮室內其它配管破損情況。
·在工廠作業時,如遇上地震,危險性很大,在沖出工作場所避難前,首先要切斷電源,消除火源,停止機器運轉。否則,還在運轉的機器連同工作人員會成為火災的犧牲品。
·因地震發生的火災,當火勢變強時,在空中可能會形成漩渦形,風向會千變萬化。但火源總是固定不變的。看清火的源頭,辨明火的燃燒方向後,再逆風而跑是最明智的。另外,地震過後外出時,切勿走近不大堅固的樓房,因為建築物受地震搖撼後,隨時可能倒塌。
地震火災的預防
加強對易燃易爆物品的管理
生產、使用和貯存易燃易爆物品的工廠、倉庫,應該與居民區保持壹定的安全距離。為防止地震時發生火災,凡性質互相抵觸的易燃易爆物品,都要分別貯存。放在架子上的易燃易爆物品,應將容器和架子固定,以防震時傾倒。凡遇到震動、撞擊、摩擦就會起火的易燃物品,應當單獨處理,放在穩固的容器內,用沙子圍護起來,放到安全的地方。
對貯存大量易燃液體的貯罐,應當采取加固措施,防止震倒、震裂、傾斜。地上油罐,不要設在太高的地方,也不要設在沿近河岸的地方,要在油罐附近築砌護堤,以防油罐震裂後,石油溢出引起大面積火災。
對煤氣站、液化石油氣站、加油站,要加強檢修,發現跑、冒、滴、漏以及支架不牢等情形,要及時采取加固和封閉措施。
接到地震預報後,應及時將易燃氣體鋼瓶運到安全地點,來不及運走的要臥放,並要采取防震措施。
加強對火源的控制
平時養成習慣,不要在火爐附近存放易燃物品。夜間封火的生活用火爐,最好坐上壹鍋水,在接到地震預報後,要盡快把火熄滅,使用煤氣或液化石油氣竈具的要立即關閉閥門。凡有特殊要求,震時不能停火的生產用爐,要有抗震措施,確保震時不發生火災。
防震棚尤應註意防火。不要隨便吸煙、亂扔煙頭,盡量不用油燈、蠟燭照明,需用時,得放在盛有沙土的盆內或桶內。
加強對電氣設備的檢修
電桿桿基要牢固、夯實,拉線埋深壹些,嚴防震時倒桿,高壓線下、變壓器下不要支搭防震棚,不要堆放易燃物品,大型的浸油式變壓器最好不架在柱上,設在室內的浸油式變壓器應設置事故油池,萬壹地震時變壓器被砸毀,保證流出的油安全泄入油池,不致隨處燃燒,造成嚴重後果。
在接到地震預報時,要及時將電氣開關的電源切斷,尤其是電爐、電熨鬥、電烙鐵等電熱工具壹定要及時拔下插銷,切不可慌張離去。凡震時不能切斷的電源,確保震時不致發生火災。
做好滅火準備工作
要根據具體情況,制定切實可行的滅火方案,要盡量多的準備壹些滅火工具,如水缸、水桶、鐵鍬、沙土等,要註意天然水源(如水井、水池、湖、泉、河)的保護和利用,地震時,萬壹人工水源遭到破壞,這些簡易滅火工具和天然水源,對於撲滅火災是十分重要的。
支搭防震棚要考慮到滅火的需要,不要覆蓋住消防水源(如消火拴等),不要擋住消防車通道。
地震逃難法
在經常會發生地震的地方,人們都積累了壹些預防地震的經驗。當然,有預報地震的健全設備和機構是可以避免巨大的損害的。對壹般家庭來說,當發生地震時,該怎麽辦呢?現列出九條註意事項,供參考:
1、不要驚慌地奔出室外,首先暫時躲在堅固的家具或桌子底,最好躲在體積小的房間,如衛生間、廚房。
2、壹次強震過後,不應安心下來,要準備應付余震的發生。
3、震後首先將大火撲滅。
4、盡量步行到避震所,攜帶物應盡量減至最少。
5、不要走過狹窄的道路、溝渠邊緣、懸崖或河邊,以免發生意外。
6、註意不要靠近山體、懸崖,以免崩裂發生意外。
7、靠近海岸時,必須註意海嘯的發生。在低窪地則應防止水淹。
8、不要害怕余震,也不要亂聽謠言。
9、遵守秩序,註意衛生。
在平時,預先準備好各種避難的工具和裝備:
1、水;2、五日左右的糧食(準備好即使壹天不生火也足夠食用的糧食);3、貴重物品(現金、銀行存款薄,各種證件以及必要的印鑒等);4、手電筒、蠟燭、火柴等;5、收音機;6、毛毯;7、手巾、繩、草紙等日用品以及洗漱用品;8、急救藥品;9、背囊等用品。
這些用具應平時整理好,以便需要時可以馬上攜帶走。
如果有嬰兒或幼兒的家庭,要準備好嬰兒用的尿布、奶粉、傘、席子等其他小孩子用品、最重要是根據家庭的需要,隨時準備好可以足夠兩至三天生活的各種應急日用品或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