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內監督的重點對象是黨的領導機關和領導幹部特別是(主要領導幹部)。
黨內監督
是指監督主體依據《黨章》和黨的紀律在組織內部通過檢查、督促、評價、揭露、舉報、處理等方式作用於監督客體,以保證監督客體的行為在任何情況下都不違背黨的紀律的壹種客觀有序的活動。黨內監督是這些年來公務員考試的熱門話題,同時也是許多文秘人員關註的熱點問題,是應用寫作比較重視的壹個研究對象之壹。
壹、搞好黨內監督要求確立黨員本位原則
搞好黨內監督,要求確立黨員本位的原則,這是我們黨以人為本發展觀在黨的建設領域應用的生動體現。可以說,以人為本在黨內的反映和要求,就是以黨員為本,確立黨員本位的原則,因為全體黨員是實施黨的實踐活動的主體。
比如,黨內 “詢問和質詢制度”“罷免或撤換要求及處理制度”,是黨內監督十分重要的制度規定,要真正發揮這兩項制度的作用,就要使全體黨員都能參與這兩項制度活動,如果把廣大黨員拒之門外,就會大大削弱這兩項監督制度的有效性。
二、搞好黨內監督要求黨務活動公開透明
搞好黨內監督,必須建立在對屬於監督範圍內的人和事有清楚了解的基礎上。實行黨內監督,需要黨內生活和黨務活動的公開性、透明度。我們黨的黨內監督,必須也只有在公開透明的條件下才能有效地進行。
因此,有必要強調以公開透明的信息方式,保證黨內外群眾和相關監督機構獲得知情權。可以這樣考慮,今後黨的各級組織和領導幹部可以采取壹定的形式(如公報、通報、報告等),定時地發布黨的工作、黨內生活和黨務活動的情況。同時,定期舉行黨員民意測驗,對黨組織和領導的工作進行評定,供參考改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