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成語大全 - 小暑吃什麽?

小暑吃什麽?

頭伏餃子二伏面,三伏烙餅攤雞蛋”,這種民間傳統的吃法便是為了使身體多出汗,排出體內的各種毒素。

小暑頭伏吃餃子是傳統習俗。伏日人們食欲不振,往往比常日消瘦,俗謂之苦夏,而餃子在傳統習俗裏正是開胃解饞的食物。伏日吃面習俗至少三國時期就已開始了。

東晉史家孫盛撰《魏氏春秋》說:“伏日食湯餅,取巾拭汗,面色皎然。”這裏的湯餅就是熱湯面。南朝梁宗懍寫的《荊楚歲時記》中說:“六月伏日食湯餅,名為辟惡。”五月是惡月,六月亦沾惡月的邊兒,故也應“辟惡”。

小暑之前的六月初六日為“天貺節”。據史書記載,此節始於宋代哲宗元符四年。“貺”即“賜”,即天賜之節。這是宋代皇帝在伏天向臣屬賜“冰 ”和“炒面”之因,故稱天貺節。

過去人們還講究要在天貺節吃“六種面”、六種“澆頭”,所謂六種面,實際上就是不同類型的面,北京就有削面、抻面、饸饹面等等。

還有的地方有小暑節氣吃藕的習慣

藕中含有大量的碳水化合物及豐富的鈣、磷、鐵和多種維生素及膳食纖維,具有清熱養血除煩等功效,適合夏天食用。鮮藕以小火煨爛,切片後加適量蜂蜜,可隨意食用,有安神助睡眠之功效,可治血虛失眠。

另外,小暑時應多吃炒綠豆芽,它有清熱解毒的功效;素炒豆皮,具有補虛止汗的功效;蠶豆燉牛肉,具有健脾利濕、補虛強體的功效;西瓜番茄汁,具有清熱生津止渴的功效。還可常吃絲瓜、苦瓜、黃瓜、冬瓜以及淡水魚、海帶等,對身體都有益處。

以上內容參考 人民網-小暑節氣該怎麽飲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