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有些低主頻的CPU往往能達到某些高主頻的實際運算速度
主頻,全稱是CPU內核工作的時鐘頻率(CPU Clock Speed),主要單位是GHz ,Mhz等等,主要表示CPU內數字脈沖信號震蕩的速度,它並不決定CPU的運算速度,只是CPU性能的壹個指標而已。具體的CPU好不好,還得看CPU的流水線的各方面的性能指標,比如緩存、指令集,CPU的位數等各個方便。
CPU主頻並不是越高越好
拿常見的處理器的兩大品牌AMD和Intel來說,有些低主頻的CPU往往能達到某些高主頻的實際運算速度。比如AMD公司生產的AthlonXP系列CPU大多都能以較低的主頻,達到英特爾公司的Pentium 4系列CPU較高主頻的CPU性能。因此主頻僅是CPU性能表現的壹個方面,而不代表CPU的整體性能。
那就是在同壹品牌下,同代處理器中,CPU主頻越高性能越好
比如,Intel的 酷睿i5系列中的4690K,主頻搞到3.9GHz,而Intel 酷睿i5系統中的4460的主頻只有3.4GHz,因而前者性能是要優於後者的。
除此之外,想要了解CPU的性能,還需要對比品牌,二、三級緩存,核心數量,CPU位數等等多方面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