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要說起我家鄉的名人,那可是數不勝數阿!壹說出來,那都不是等閑之輩,下面是初壹描寫家鄉的名人作文600字,歡迎參考。
篇壹:初壹描寫家鄉的名人作文600字我的家鄉柳州是壹個美麗的地方,說他人傑地靈肯定也不為過,因為柳州真的有很多的名人是我們學習的榜樣,是我們每個人都很尊重的人。最出名的,我想應該要數著名的文學家、思想家和政治家?柳宗元吧!相信妳壹定也聽說過,但是肯定知道的不多,沒關系,聽我慢慢為妳介紹吧!
柳宗元是山西省永濟市虞鄉鎮人,柳宗元曾擔任唐朝禮部員外郎,但因參加政治革新失敗被貶,晚年居官柳州。柳宗元在柳州的時候,幫助了很多人,他使已被淪為的奴婢,仍可以用錢贖回,使壹些貧窮的老百姓過上了幸福的生活,並且親自領導他們自己勞動,為國家做出有益的貢獻。柳宗元和劉禹錫是詩文方面互相欣賞的好朋友,唐代順宗永貞年間,二人***同參與王叔文集團的政治改革。到了任上,柳宗元寫信給同樣貶謫的劉禹錫,說:?我遠離家鄉被貶到這個土地荒蕪瘟疫橫行的地方,將自己放逐於山林湖澤之間,倍感壓抑窮困煩悶,只好將全部心思都放在賦詩作文上了。?劉禹錫就時常寫信給柳宗元,以自己樂觀的情緒鼓勵安慰他。和十年,柳宗元又被調職任柳州刺史,劉禹錫則再次被貶謫到播州,柳宗元知道播州是壹個十分貧困偏僻的地方,於是他上書給皇上,希望皇上可以看在劉禹錫年邁的老母親的份上,讓他去柳州,自己則替換他去播州,大臣們被柳宗元所感動,紛紛給劉禹錫求情,最後,皇上批準讓劉禹錫改去聯州。
柳宗元雖然活了不到50歲,卻在文學上創造了光輝的業績,在詩歌、辭賦、散文、遊記、寓言、小說、雜文以及文學理論諸方面,都做出了突出的貢獻。他的貢獻是我們都永遠銘記在心的。
這就是家鄉的名人?柳宗元,怎麽樣,通過我的介紹,妳是不是對他更加敬佩了?那就讓我們壹起向名人致敬吧!
篇二:初壹描寫家鄉的名人作文600字在我的家鄉,有壹位遠近聞名的?養雞大王?,他曾經是大都市裏壹個不起眼的保安,但他從小就有著不屈服命運的誌氣。幾年來,他通過自己的雙手辛勤地努力,從大都市回到家鄉,歷經了許多次失敗,最後靠養雞致富,他,就是我的大伯。
大伯的養雞場離村子不遠,進入養雞場,映入眼簾的是許許多多的小雞,成千上萬的白色小雞就像給養雞場的地面鋪上了壹層厚厚的毯子。只見大伯和他的助手壹把雞飼料倒下去,小雞們都來爭搶,好不熱鬧。
聽奶奶說,大伯是壹次偶然的發現使他走上養雞致富的道路的。當時,大伯是壹位不起眼的保安,壹次他下班後到他的壹個朋友家去玩,這位朋友辦了幾個養雞場,專門養殖飼料雞。很快,大伯發現養雞收入豐厚,因此,就萌生了養雞的念頭。從那時起,大伯壹邊上班,壹邊利用空余時間到養雞場學習養殖技術。經過壹年多的學習,他終於把技術學到手。於是大伯就辭去保安工作,拿出多年打工的`積蓄,東湊西借,投入5萬元,建立了兩個養雞場,可是好景不長,這不,就當大伯第壹次養雞時,全國遭受禽流感,結果把本錢全賠了進去,還欠了壹大堆債務。可大伯身上有著不屈服命運的誌氣,他毫不氣餒,他白天在養殖場上忙忙碌碌,晚上又在臺燈下讀書,還把飼養的雞全部註射了疫苗?終於,功夫不負有心人,在大伯的努力下,他終於成功了,成了遠近聞名的養雞大戶。
如今,大伯招收了5 個返鄉農民工專門負責養雞場的餵料工作,每年都有很多戶農民來向他買雞苗,請教養雞技術,大伯都毫不猶豫地傳授給他們。
這就是我的大伯,壹個遠近聞名的?養雞大王?。
篇三:初壹描寫家鄉的名人作文600字壹位傳記文學家、文學史家、教育家和書法家?朱東潤,是我們泰興人的驕傲!他走過了近壹個世紀的人生道路。壹生中,充分展現了中華民族優秀知識分子的剛正不阿,以道德立身,以天下為己任的情操,也體現了追求真理、尊重科學的偉大精神。
他從小勤奮好學,天資聰穎,無論寒冬臘月,還是盛夏酷暑,他都如饑似渴地認真讀書。面對浩如煙海的書籍,他總是孜孜不倦地閱讀。功夫不負有心人,在知識的熏陶下,朱東潤爺爺以第壹名的成績考入了襟江小學。良好的學習基礎,對他日後從教70年,起了重大的作用。朱爺爺壹生總結出了兩句名言:壹是?做人六要?,二是?讀書人壹生兩件大事?做人,做學問。做人始終是第壹位的。?朱爺爺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他年輕時就是這樣壹個不顧壹路烽火,遠赴大後方,為國家服務,舍生取義,充滿著愛國情懷的熱血青年。
朱爺爺不僅是壹個歷經滄桑、熱愛國家、熱愛黨、熱愛家鄉的偉人,還是壹個學貫中西的人。他獻身教育事業70年,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他為人師表,桃李滿天下,為國家培養了許多人才;他雖著作等身卻從未以名人自居。朱東潤爺爺淡泊名利、視金錢如糞土的精神值得後人學習。
晚年眷懷故裏,捐書獻宅,倡辦圖書館,澤惠鄉梓,將永遠記載在泰興的史冊上,記載在每壹個愛家鄉的泰興人心中。
做人,應當向優秀的人學習,要做壹個愛國愛民、忠於職守、忠於黨、忠於國家的人,這也就是我們應當向朱東潤爺爺學習的地方。
讀懂名人朱爺爺,學習名人朱爺爺,是我們的目標。朱東潤爺爺給我們留下的不僅是壹筆豐厚的物質財富,更是壹筆豐富的精神財富。黨和國家不會忘記朱東潤,所有泰興人更不會忘記朱東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