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文王姬昌;周武王姬發。
姬昌,周朝奠基者,周太王之孫,季歷之子。姬昌之父季歷勵精圖治,對周國周邊的戎狄部落發動了壹系列戰爭,取得了輝煌的勝利。周國勢力的不斷擴張,引起了商王的猜忌。商王文丁為了遏制周族勢力,實則軟禁了壹段時間後以莫須有的罪名殺害,周人葬季歷於楚山。 季歷死後,姬昌繼位,是為西伯昌。
姬發,周文王姬昌與太姒的嫡次子,岐周(今陜西岐山)人,西周王朝的開國君主,在位19年。其正妻為邑姜。
擴展資料1、姬昌,故稱西伯昌。在位四十二年後,正式稱王,史稱周文王。在位期間,克明德慎罰,勤於政事,重視農業生產。禮賢下士,廣羅人才,拜姜尚為軍師,制定軍國大計,收服虞國和芮國,攻滅黎國(今山西長治市)、邘國(今河南沁陽市)等國,使天下三分,其二歸周。
建都豐京(今陜西西安市),為武王伐紂滅商奠定基礎;演繹《周易》,創立周禮,得到後世儒家所推崇,孔子稱為“三代之英”。
周文王五十年(前1056年),駕崩,享壽九十七歲,葬於畢原(西周王陵位於今陜西岐山縣鳳凰山南麓)。公元前1046年,嫡次子周武王姬發滅商建周,追謚姬昌為文王。
天授元年(690年),武則天稱制,自稱為姬昌後代,追尊周文王為始祖文皇帝。
2、約前1050年文王崩逝,姬發繼位,號為武王,沿用“受命”年號。武王繼位後,繼承父誌,重用太公望、周公旦、召公奭等人治理國家,周國日益強盛。
受命十壹年(約前1046年),武王聯合庸、蜀、羌、髳盧、彭、濮等部族,進攻商紂行在朝歌,討伐暴君紂王統治下的商朝,是為牧野之戰。殷商大敗,紂王自焚於鹿臺,殷商滅亡。周王朝建立,定都鎬京(今陜西西安西南)。
武王克殷三年後(約前1043年),周武王駕崩,時年四十五歲(壹作五十四歲),葬於周陵,為後世尊崇為古代明君。
周王朝建立後,所面臨的政治形勢相當嚴峻,武王以“小邦”之君統治如此大的區域,擔心諸侯叛亂。為了項固政權,適應新形勢的需要,武王決定按功行賞,調整統治集團的內部關系,實行以周王室為中心的分封政治制度。
先後受封的功臣主要有:姜太公、周公旦、召公奭等。為了控制廣闊的新征服區,周初沿用商的分封制,把王族、功臣以及先代的貴族分封到各地做諸侯,建立諸侯國。先後分封的有魯、齊、燕、衛、宋、晉、虢等71個諸侯國。
百度百科-姬昌
百度百科-姬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