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成語大全 - 幼兒園教學後記教育敘事

幼兒園教學後記教育敘事

幼兒園教學後記教育敘事範文7篇

幼兒園無疑需要提供合適的環境讓孩子們能夠學習,更應該提供精神上的支持,鼓勵和肯定,讓孩子們能夠心無旁騖的學習。而幼兒園中班的主要是幫助孩子掌握壹定的生活技能,比如學習上、生活上、社交上,這些都需要學習。妳是否在找“幼兒園教學後記教育敘事範文”,下面我收集了相關的素材,供大家寫文參考!

幼兒園教學後記教育敘事範文篇1

小議“告狀”

又到了我們的區域活動了,孩子們悠然而愜意的選擇著活動區,作為老師的我們卻要拿出“眼觀六路,耳聽八方”的看家本領。妳聽,又來了:“老師,子騫把我的彩筆扔地上了!”“老師,子騫又來搶我的積木!”我還沒有走到告狀小朋友的身邊,就聽到旁邊小朋友在不停的“火上澆油”。子涵說:“老師,子騫最討厭了,上次把我的排筆扔水槽裏了!”依宸說:“對,他最討厭,在院子玩時,他總是推我!”俊銘說:“他是壞孩子,我上次畫畫,他把我的畫紙畫的亂七八糟的!他真壞,我們不喜歡他!”

孩子們爭前恐後的歷數著子騫的種.種“惡行”,雖然我們對子騫的調皮有目***睹,但聽到孩子們這樣異口同聲的說討厭,我還是頗為吃驚。孩子們之間缺少寬容!區域活動結束時,我今天的小結就是:談談自己對同伴的認識。讓我震驚的卻是:很多的小朋友想到的都是小朋友的不足。如:不遵守遊戲規則、挑食、打人、被老師批評等等,對同伴的優點卻很少提及。

我不禁自問:當孩子們滿腦子都是同伴的缺點時,如何能建立良好的同伴關系?長此以往,如不及時糾正,只會助長孩子們只看別人的缺點,不看別人的優點、搬弄是非的壞習慣。隨著年齡的增長,幼兒與成人相處的時間逐漸減少,而與同伴的時間則漸漸增強,幼兒時期的交往尤其重要。但幼兒之間缺乏寬容心,則會影響良好同伴關系的建立,幼兒之間用挑剔的眼光看待同伴,可能會認為自己比別人高明,而被排擠的幼兒則會對指責自己的幼兒心懷怨恨,不利於幼兒社會關系的發展。

作為我們老師更應該反思:怎樣向幼兒展示正確的處理方式,我們應盡量不使用對幼兒產生消極影響的語言,在幼兒對同伴產生無意傷害時,教師應盡量不表現出對過失方嚴厲的指責和批評,而是冷靜的引導幼兒復述事情的過程,找出告狀的原因,提出解決問題的建議和解決的方法。

時代在變,終身學習是教育者自身發展和適應職業的必經之路,也是21世紀生存的概念,活到老學到老,是新世紀教師的要求,是時代的呼喚,是教育發展的要求。作為新世紀教師的我們將在這條路上繼續披荊斬棘、過關斬將壹路狂奔……

幼兒園教學後記教育敘事範文篇2

我沒有了咋辦?

自私是現在獨生子的***性,這種個性的形成壹是來自於天性;二是來自於家庭的影響。現在每個家庭都只有壹個孩子,所以,有什麽好吃的、好穿的都盡量讓著孩子,因此孩子認為什麽都得讓著她,讓他先來,這是理所當然的。可是這種不良的個性對於幼兒將來的發展是非常不利的。於是,幼兒園在孩子這種個性的形成上有著不可推卸的幹預作用,使孩子從小形成良好的個性。

星期壹下午是壹節禮儀課,剛好我們上的內容是《在外用餐》,當我引導孩子說入座時誰先坐時,孩子們都說出讓爺爺奶奶先坐,爸爸媽媽或其他長者再坐,最後自己坐,並且以故事和兒歌貫穿其中,如:外出進餐很開心,大家壹起到餐廳,站在桌邊等壹等,爺爺奶奶您先請。孩子們在兒歌中愉快地接受了此禮儀。可當說到用餐時,也要像入座壹樣時,先請爺爺、奶奶、爸爸、媽媽這些長輩先吃,自己最後吃時,牛宇飛說出了自己的心裏話:“每次只上壹盤菜,讓他們都吃光了,我沒有了咋辦?”孩子的這種擔憂不能說沒有必要,孩子出奇不意的壹句話令我很吃驚,同時也提出了壹個實際的問題,是壹個很好的教育契機,我不能“站視不管”,我必須“接招”,幫孩子走出這個認識的誤區,消除顧慮。我接過來說:“妳們不要認為讓爺爺奶奶、爸爸媽媽吃了,我們就沒有了,其實妳們關心了他們,他們也會關心我們,他們壹定會表揚我們是懂禮貌、講文明的好孩子,並且舍不得吃,會給我們留下更多的好菜讓我們吃。就像前段時間我教給

小朋友們的壹首歌《熊貓咪咪》裏唱到的那樣‘請讓我來關心妳,就像關心我自己,請讓我來幫助妳,就像幫助我自己。’現在小朋友們還會擔心我們沒有了咋辦嘛?”孩子們齊聲地說:“不會了。”

孩子的禮儀教育不光可以在禮儀課上進行,平時,我們還可以利用生活中的點滴對孩子進行禮儀教育,通過發生在我們身邊的小事去現身說教,家園***育,使孩子早日成為壹個會謙讓、會關心、不自私的有良好個性的好孩子。

幼兒園教學後記教育敘事範文篇3

1、做好家長工作,讓家長***同配合教育幼兒學習文明禮貌

在召開班級家長會時,將文明禮儀的內容與要求作為重點給家長講解,使家長認識到幼兒文明禮儀的重要性。同時,在家園聯系欄中,教給家長壹些在家文明禮儀的方法,使家長有針對性的進行教育。

2、通過故事、兒歌對幼兒進行文明禮儀的教育

我們專門進行了壹個主題《文明禮儀人人講》,設置了壹些內容:如語言兒歌《輕輕地》,教育愛護青草,歌表演:好娃娃,激發幼兒尊敬長輩,關心他人的情感。《小紅花找朋友》故事讓幼兒分辨哪些行為是對的,哪些行為是錯的。又如在故事《親親長頸鹿》中,當出示小兔向幼兒問好時,幼兒會高興地向小兔問好,當長頸鹿幫助了小兔,在老師的暗示下幼兒就會主動學說小兔和長頸鹿的對話“謝謝妳,長頸鹿阿姨。”“不用謝。”當活動結束時,我會有意識地和幼兒互說“再見”,幼兒也會跟小兔和長頸鹿說“再見”。不知不覺中增強了幼兒禮貌用語和文明禮貌的習慣。

3、在遊戲中貫穿文明禮儀教育

第壹、文明禮儀教育除了專門的教學活動外,我們還將其放到角色遊戲中。我們發現在《娃娃家》中,幼兒扮演的爸爸、媽媽、孩子時,很少用禮貌用語,我們就有意識地啟發孩子們主動運用禮貌用語,如“媽媽”把東西拿給孩子吃或玩時,孩子要主動說聲“謝謝”,“媽媽”送孩子上幼兒園,孩子要主動地向老師問早、問好。客人來娃娃家做客,要說“歡迎光臨,妳好,請坐!”等禮貌用語。客人走了要說“再見!”等。通過啟發引導,孩子們在遊戲中能用,在日常生活中也能漸漸地主動運用。

第二,通過歌曲表揚培養幼兒要做文明禮貌的孩子。結合小班年段開展的文明禮儀的比賽,我們班排練《山羊踩痛小公雞》的節目,讓幼兒知道不小心踩到別人要說“對不起”,壹個要會原諒說“沒關系”

第三,在區域活動中我們設立了給小動物餵食”“送圖形娃娃回家”等活動角,供幼兒進行扮演各種角色的遊戲,並要求幼兒在玩中能禮貌地和同伴打招呼,請求別人幫忙時要有禮貌,給別人造成麻煩時要真誠地賠禮道歉……力求使幼兒在扮演各種角色遊戲中進壹步練習良好的禮貌言行。

4、請幼兒自帶玩具,開展玩具***分享活動

我們請幼兒帶玩具來,將玩具展示出來,說壹說自己帶來的玩具怎麽玩,然後與同伴交換,大家***同玩玩具,目的是讓幼兒懂得和小同伴在壹起要大家壹起玩,有好東西就要大家壹起分享,小朋友之間要學習互相謙讓,要合作玩耍。

幼兒園教學後記教育敘事範文篇4

多等壹分鐘

幼兒園分園要修花壇了,以此作為各班的種植區。在墻的拐角處堆了壹堆沙子,這便成了孩子們的“樂園”了。

壹天上午,我帶領孩子們到院子做課間操。孩子們壹走到拐彎處,就喜歡用雙手去摸那些沙子, 感覺很好玩的樣子,隊子的秩序壹下子就亂了。弄得院子裏到處都是沙子,還會把沙子帶到活動室裏來,我告訴孩子們不要動沙子了,然後帶著孩子們開始做操。

課間操做結束了,又路過那堆沙子,有壹個男孩呂嘉誠,只見他走到拐彎處時,蹲下身子伸出了手,好像又要弄那些沙子。我在不遠處看到了這個情景後,心裏想:我剛剛和孩子們說了,他怎麽又去動那些沙子呢?我很生氣,剛想大聲喊,讓他住手,又轉念壹想,等我看看他究竟想幹什麽。只見呂嘉誠輕輕地伸出手,把那些沙堆周圍散落的沙子全用手捧起來拍在沙堆上,又站起來拍拍手,很滿意地繼續向前走去。我暗自慶幸:“幸好沒批評他,不然可就錯怪了孩子的壹片好心。” 孩子的心靈是純潔的,雖然他們有時會做錯了事情,但也不是故意的。很多時候,孩子們是想做好事的,而我們沒有耐心地去觀察、發現, 哪怕只是多等壹分鐘,沒有給他們足夠的時間,從而誤解了他們。 這件小事提醒我,面對孩子,耐心地等待壹分鐘,說不定就會有意想不到的結果呢。等待可以使壹件復雜的事情變得簡單,很多事情如果換壹種方式去處理,也許會收到不壹樣的結果,其實在適當的時候

學會等待,會給人更多思考的空間,讓人有更多解決問題的方法。等待可以讓壹顆浮躁的心變得平靜,讓自己在平靜中學會等待。等待又是壹個過程,我們可以在等待中學會觀察孩子、了解孩子。

學會等待,讓自己心態更平和;學會等待,讓自己心情更舒暢;學會等待,讓孩子有更多的時間去探索 ;學會等待,讓孩子有更多的機會去發現。學會等待,讓孩子有更多的空間去創造。讓我們都學會等待吧!等待花兒靜靜地開放,仔細聆聽花開的聲音。

幼兒園教學後記教育敘事範文篇5

處處留心皆教育

教育是壹個復雜的過程,是壹門沒有邊緣的科學,而教育重在教育契機的捕捉,尤其是年齡小的孩子,對他們的教育要做到使他們身臨其境,只有這樣,對他們的影響才深刻,教育才有良好的成效。

上周星期壹中午午餐時,我們午飯吃的是骨頭湯泡饃,當時,剛好賀西香上完廁所,從打飯處路過,我也順手遞給她壹摞盤子,讓她去給分發壹下,她把盤子放在了每個組的桌子上就走了,等待老師喊端飯。所有的小朋友都開始吃飯了,我忽然發現有壹桌子上沒有盤子,也恰好這壹桌子的小朋友也沒有喊沒有盤子,這時,我說:“賀西香,妳把盤子發完了嗎?每個組都有嗎?”然後,我意味深長地望著她,這時,她才仔細檢查每個組,發現有壹個組沒有盤子,她迅速地去取了盤子放在桌子上,我走過去摸摸她的頭說:“以後再發盤子或端饃時,壹定要仔細檢查每個組是否都有了,都有了才說明這件事才完成了。”然後對全班小朋友說:“在做每壹件事情時,做完後壹定要仔細檢查,要養成檢查的好習慣,這樣才能把事情做得更好。”

且不管教育的效果怎樣,至少這個教育契機我已捕捉到了,因為教育的效果有時是短時期無法看出,而教育的契機只要留心,處處皆是。作為幼教工作者,我們需做個有心人,從小處著眼,關註細節,對孩子的教育做到“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幼兒園教學後記教育敘事範文篇6

本學期我剛剛接過大班,沒想到這個班,挑食的小朋友太多,真的是手足無措,每到吃飯的時候,孩子們就過來跟我說:“教師我不吃木耳”“教師我不吃雞蛋,我不吃黃瓜……”不吃這不吃那,弄的我頭都大了。尤其是媛媛和政宇,尤為挑食,我想這樣下去可不行,壹是孩子正在長身體,不吃飯營養跟不上,二是班級沒法管理啊。於是,吃飯前。我就先說飯菜多好吃,激起孩子的食欲。再就是坐到她旁邊跟他壹齊吃,慢慢的媛媛小朋友有了很大改變,可是政宇還是不吃,有壹次,我只好說:“我來餵妳吧,我就是這樣餵我們家的小弟弟的。”我就餵了他幾口,並沒有強制他把菜都吃完,又壹次吃西紅柿炒雞蛋,他還是不吃,我又過去餵他,結果餵他吃了壹半,他自我就把剩下的吃完了,慢慢的,從吃幾口到自我把所有的飯菜吃完,政宇有了很大的改變,並且政宇的爸爸媽媽也給我們打電話說,政宇回家會跟他們說自我在幼兒園吃了什麽,在家吃的飯菜也多了,這讓我感到很欣慰。

之後,經過觀察。我了解,也許孩子並不是不吃,而是剛開始看到菜的時候,他以為這個菜長的不好看,或者不喜歡他,就不吃,而家長就不給他做,也跑來找教師說,我家孩子不喜歡吃,別給他吃,結果孩子就變得挑食了。當妳讓孩子慢慢嘗試去吃的時候。他會發現這個菜還挺好吃的,慢慢的就會喜歡吃了,也不再挑食了。他意識裏就以為這個菜不好吃啊,媽媽也不給我做,結果導致了挑食。所以,我們必須要認真去觀察孩子,去了解他的內心,也許他的表現跟內心的想法是不壹樣的,同時,我們也必須要跟家長做好溝通,***同來照顧好幼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