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成語大全 - 八年級歷史下冊第二單元測試題及答案

八年級歷史下冊第二單元測試題及答案

歷史第二單元試題的訓練會讓妳發現不足並加以彌補,做做這份歷史第二單元試題吧。以下是我給妳推薦的 八年級 歷史下冊第二單元試題及參考答案,希望對妳有幫助!

 八年級歷史下冊第二單元測試題

壹、選擇題 (***50分)

1.我國有計劃地進行社會主義建設,以五年為單位編制發展國民經濟的計劃,始於(  )

A.1951年B.1952年C.1953年D.1956年

2.下列表格反映了建國初期的經濟現狀,對此理解不恰當的是(  )

中國(1952年產量) 印度(1950年產量) 美國(1950年產量)

鋼產量(人均) 2.37千克 4千克 538.3千克

發電量(人均) 2.76千瓦時 10.9千瓦時 2 949千瓦時

A.我國工業遠遠落後於發達國家,也不如印度

B.經過三年經濟恢復,新中國工業生產雖然超過歷史最高水平,但基礎仍然薄弱

C.這是我國開始“大躍進”運動的背景,“大躍進”的目標是鋼產量趕超美國

D.這是我國制訂“壹五”計劃優先發展重工業的原因之壹

3.新中國成立後,黨和國家非常重視x藏地區的建設,下列哪項是在“壹五”計劃期間完成的(  )

A.x藏和平解放B.建成青藏、川藏、新藏公路

C.建成青藏鐵路D.派孔繁森等幹部支援x藏建設

4.我國第壹個五年計劃中的重工業項目集中建設在(  )

A.華北地區 B.西北地區C.東北地區 D.華南地區

5.1957年是有紀念意義的,因為這壹年(  )

A.我國開始生產出第壹輛國產汽車“解放牌”汽車

B.三大改造結束,我國建成社會主義制度

C.中***“八大”召開,人們建設社會主義熱情高漲

D.“壹五”計劃超額完成

6.有的人的名字暗含紀念意義,比如有人名叫“國慶”,因為他出生在 國慶節 ,那麽名叫“紀憲”的人可能出生在哪壹年(  )

A.1951年B.1952年C.1953年D.1954年

7.第壹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定的《中華人民***和國憲法》公布前,曾有1.5億人民參加討論,提出118萬條修改和補充意見,這充分說明(  )

A.這是新中國第壹部社會主義類型的憲法 B.它體現了人民的意誌

C.它是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制訂的 D.它是我國建設社會主義的保證

8.建國初期,國家對農業進行社會主義改造的最主要原因是(  )

A.個體生產拉大了農民之間的差距

B.廣大農民強烈要求實現農業合作化

C.分散、落後的個體經濟很難滿足國家工業化建設的需要

D.人民群眾渴望建成社會主義制度

9.我國對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采取的主要方式是(  )

A.沒收資本家的財產B.開展合作化運動

C.組織生產合作社D.實行公私合營

10.社會主義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標誌著我國(  )

①基本實現了生產資料私有制向社會主義公有制的轉變②社會主義制度基本建立③已經由農業國轉變為工業國④開始進入社會主義初級階段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11.1956年初,毛澤東對秘書田家英說:“我很高興,1949年全國解放時都沒有這麽高興。”這是因為,1956年(  )

A.三大改造即將完成,我國正逐步確立社會主義制度

B.“壹五”計劃超額完成,我國開始向社會主義工業化邁進

C.土地改革完成,新民主主義革命徹底完成

D.大慶油田建成,我國實現了原油和石油產品全部自給

12.中國***產黨開始在實踐中探索建設社會主義道路的標誌是(  )

A.1958年社會主義建設總路線的提出B.中***“八大”的召開

C.在全國範圍進行土地改革D.進行三大改造

13.中***“八大”為我國全面進行社會主義建設和黨的建設指明了方向。“八大”作出正確決策的基礎是(  )

A.對國內主要矛盾的分析  B.全國人民建設社會主義的熱情很高

C.全國土地改革的完成  D.社會主義建設總路線的制訂

14.某報報道:“河南省西平縣和平村農業社宣布小麥畝產7320斤”。這是發生在(  )

A.“壹五”計劃期間B.“大躍進”時期

C.““””時期D.對農業進行社會主義改造時

15.下列各項中憑主觀願望,不能實事求是的是 (  )

A.“大躍進”運動B.《中華人民***和國憲法》的制訂

C.“壹五”計劃的制訂與施實D.中***“八大”制訂黨和人民的任務

16.以下史實違背了生產關系壹定要適應生產力發展這壹客觀規律的是(  )

A.社會主義三大改造B.全國領土基本解放

C.人民公社化運動D.大躍進運動

17.“誰說我們笨,不如西洋人?有了總路線,英美落後塵。”從這首大躍進時期的 口號 中,我們可以獲取的歷史信息有(  )

①高指標、瞎指揮嚴重泛濫②“***產”風盛行③全國陷入動亂

④人們充滿了迫切要求改變經濟落後的願望

A.①②③B.②③C.①④D.①②③④

18.20世紀50年代末,中國出現了嚴重的“左”的錯誤,其主要標誌是(  )

①高指標②瞎指揮③打倒壹切,全面內戰④浮誇風⑤集中力量發展重工業⑥“***產”風

A.①②③④⑥B.①②③④C.①②④⑥D.①②③④⑤

19.“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運動是(  )

A.廣大群眾建設社會主義熱情高漲的進步產物 B.社會主義建設必需的方式

C.黨在探索建設社會主義道路中的壹次嚴重失誤 D.三大改造的繼續

20.黨和國家歷來重視農民、農業、農村的發展。在建國初期就多次推動農村變革,其中哪壹次是大大解放了農村生產力(  )

A.土地改革B.建立農業生產合作社 C.建立人民公社 D.開展大躍進運動

21.某同學在網上看到許多毛澤東主席像章,其中壹枚像章背後刻著的數字表明是“1969年6月”制作。由此可以斷定該像章是(  )

A.建國初期的B.抗美援朝時期的 C.““””時期的D.三大改造時期的

22.下列關於““””發生原因的表述正確的是(  )

A.中國當時的生產力水平低下 B.中國的人口越來越多

C.以“階級鬥爭”為綱發展的惡果 D.新中國政權當時面臨著被顛覆的危險

23.“正正反反,反反正正,正反壹樣;是是非非,非非是是,是非不分。”這首 對聯 反映了““””時期的狀況,下列哪些是這壹時期“是非”不分的表現(  )

A.1971年9月13日粉碎林彪反革命集團

B.1967年2月,中央““””小組指責壹些老幹部的行為是“二月逆流”

C.1976年 清明 節,人民群眾在北京天安門廣場開展“四五運動”

D.1976年,華國鋒、葉劍英領導粉碎了江青反革命集團

24.““””中最大的壹起冤案是(  )

A.老幹部批評““””錯誤做法,反被誣為“二月逆流”

B.1976年群眾在天安門前悼念周恩來,卻被“_”強壓下去

C.國家主席劉少奇被誣為“叛徒、內奸、工賊”,開除出黨,並非法監禁,迫害而死

D.“_”借批林彪,把矛頭指向周恩來等老壹輩革命家

25.哪壹趨勢最足以顯示““””期間工業總產值的變化(  )

A、革命果實被袁世凱竊取 B、沒有解決農民的土地問題

C、沒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務 D、沒有建立資產階級***和國

二、非選擇題(50分)

26.新中國成立後,黨和國家很重視民主政治的建設,但也走了不少彎路。請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10分)

材料壹 中華人民***和國是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國家?中華人民***和國的壹切權力屬於人民。

材料二 葉劍英首先拍案而起,說:“妳們把黨搞亂了,把政府搞亂了,把工廠、農村搞亂了!妳們還嫌不夠,還壹定要把軍隊搞亂!這樣搞,妳們想幹什麽?”徐向前激憤地拍著桌子說:“軍隊是無產階級專政的支柱。妳們這樣把軍隊亂下去,還要不要這個支柱!”

?上述兩則材料均選自人教版歷史八年級下冊

(1)材料壹所說的內容出自哪部文件?該文件是哪壹年制定的?

(2)材料二中的“妳們”是些什麽人?他們“想幹什麽”?

(3)材料二反映的歷史行為與材料壹 內容規定是否相符?我們應該從葉劍英、徐向前等老幹部身上繼承什麽精神?

27.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壹 集中主要力量發展重工業,建立國家工業化和國防現代化的初步基礎;相應地發展交通運輸業、輕工業、農業和商業;相應地培養建設人才。

材料二 集中力量發展社會生產力,實現國家工業化,逐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和 文化 需要。

材料三 鼓足幹勁、力爭上遊、多快好省地建設社會主義。

?上述三則材料均選自人教版歷史八年級下冊

請回答:(12分)

(1)材料壹 是哪壹時期的基本任務?列舉這壹時期的主要成就。(最少三項)

(2)材料二 是哪壹年哪次會議上制定的黨和人民的主要任務?它起到了什麽作用?

(3)材料三 是哪壹年提出來的社會主義總路線?妳如何評價這個總路線?28.以下是我國從1953~1978年25年間的工農業總產值變化的情況,閱讀後請回答問題:(14分)

表格壹:

時段 工農業總產值平均每年增長

1953~1957年 14.6%

1958~1962年 0.6%

1963~1965年 15.7%

1966~1976年 7.1%

表格二:

年份 1966~1967 1967~1968 1972~1973 1974~1975

工農業總產值比上年增長 -9.6 -4.2 9.21 1.9

?以上材料摘編自《中國現代史資料選輯》

(1)表格壹中的數字變化反映了這25年間國民經濟發展經歷了什麽過程?其中不正常的情況主要有哪幾次?是什麽原因造成的?

(2)表格二所示,為什麽1973、1975年出現兩次較大的增長?

(3)這25年來經濟建設既有成果也有教訓,請妳談談應該吸取哪些教訓?

 八年級歷史下冊第二單元測試題答案

壹、選擇題(50分)

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C C B C D D B C D B A B A

題號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B A C C C C A C C B C D

二、非選擇題(50分)

26.(1)《中華人民***和國憲法》。1954年。(2)林彪、江青壹夥人。林彪、江青壹夥相互勾結、打擊老幹部,篡奪從中央到地方的部分權力,陰謀顛覆無產階級政權。(3)不相符,破壞了人民民主權力,造成國家混亂。學習葉劍英、徐向前等老幹部堅持真理的勇氣。

27.(1)壹五計劃時期的。工業:1953年底,鞍山鋼鐵公司大型軋鋼廠等三大工程建成投產;1956年,中國第壹個生產載重汽車的工廠?長春第壹汽車制造廠生產出第壹輛汽車;中國第壹個飛機制造廠試制成功第壹架噴氣式飛機;中國第壹個制造機床的工廠?沈陽第壹機床廠建成投產。交通運輸業:1957年,武漢長江大橋建成,連接了長江南北的交通。川藏、青藏、新藏公路修到“世界屋脊”,開通了祖國內地與邊疆的聯系,也便利了經濟文化的交流。答出以上任何三項內容即可得分。(2)1956年中***“八大”。為探索建設社會主義道路開了壹個好頭。(3)1958年。它反映了廣大人民群眾迫切要求改變我國經濟落後面貌的願望,但對所處的發展階段認識不足,又急於求成,缺少 經驗 ,忽視客觀的經濟規律。

28.(1)經歷了“增長?下降?增長?下降”的曲折過程。不正常的情況有1958~1962年和1966~1976年。1958年開始的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運動是黨在探索建設社會主義道路中的壹次嚴重失誤,再加上自然災害等因素,國家和人民面臨建國以來前所未有的嚴重經濟困難,所以1958~1962年工農業總產值年增長率很低。1966~1976年是十年““””時期,全國動亂,經濟發展受到嚴重沖擊,所以工農業總產值年增長率低。(2)1973年周恩來主持中央日常工作,批判極左思潮,著手調整國民經濟;1975年鄧小平主持中央工作,對國民經濟進行全面整頓。(3)應該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實事求是,符合經濟發展的客觀規律,建設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經濟。言之成理即可。

猜妳喜歡:

1. 八年級歷史試卷及答案

2. 八年級歷史上冊試題及答案

3. 八年級下冊歷史練習題

4. 初二歷史下冊期末試卷及答案

5. 八年級下冊歷史期中試卷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