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成語大全 - 儒學的現代意義是什麽

儒學的現代意義是什麽

儒學的現代意義:1、儒學所倡導的仁德思想有利於社會的安定和諧;2、儒學所倡導的仁德思想有利於加強黨的自身建設,提高執政水平;3、儒學所倡導的仁義道德思想對各種不良行為和現象有壹定的警示作用;4、儒學思想中的禮就是道德規範,具體表現為禮儀。

儒學亦稱儒家學說,起源於東周春秋時期,自漢朝漢武帝時期起,成為中國社會的正統思想。從孔子算起,綿延至今已有兩千五百余年的歷史。

當代新儒家

20世紀五四運動以來,以繼承發揚儒家思想和融會中西、謀求儒家思想的現代轉化為職誌的思想文化派別。亦稱“20世紀的儒家”或簡稱之為“新儒家”。20世紀40年代初賀麟曾有“廣義的新儒家思想的發展或儒家思想的新開展,就是中國現代思潮的主潮”的提法(《儒家思想的新開展》)。

海外最初使用“新儒家”概念是指區別於先秦儒家(原始儒家)的宋明儒家,這壹用法自60年代初張君勱的英文著作《新儒家思想史》出版後,開始廣為流行。而明確使用“新儒家”概念來稱謂五四運動以來壹批致力於發揚和重建儒家傳統的現代學人,是70年代以後的事情。

思想特征

1、強調民族、歷史、文化的三位壹體

認為近代以來的民族危機本質上乃是壹場深刻的文化危機,“民族復興本質上應該是民族文化的復興”(賀麟:《思想與時代》創刊號《儒家思想的新開展》,1941年8月);反對“全盤西化”的主張,強調必須在挺立民族文化的主體性、維護傳統文化之精神價值的前提下,引進和吸收外來文化。

2、闡揚心性義理

認為儒家特別是思孟陸王壹系的內聖心性之學,是中國文化的核心和出發點,也是千百年壹脈相承的“道統”之所在。儒家的心性義理,乃是具有恒久價值的“常理”“常道”。它不僅是民族文化不容斷絕的“聖學血脈”,而且對於解決人類文化現代發展中所出現的問題和決定人類文化的未來發展方向,都具有不容替代的普遍意義。

3、內聖開出新外王

強調儒家思想不只是消極地“適應”現代化,而是從內在精神上就積極地要求實現現代化。作為現代化之基本內涵的民主與科學(即“新外王”)不能夠只是從西方文化那裏外在地“加添”進來,而是必須經過民族文化的自我調整,從民族文化生命內部開顯出來,亦即從儒家內聖心性之學內部開顯出來,以儒家的道德精神為基礎實現民主與科學(開出新外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