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格化管理在各地的具體做法並不壹樣。除了前面提到的北京市東城區“萬米單元網格”管理法,河南省鄭州市的做法是把全市43個鄉鎮(街道)劃分為2464個管理服務網格,整合黨政、社會、條塊資源,探索部門融入機制,以網格為單位建立服務團隊,並根據團隊成員的崗位職責、專業特長、年齡結構等因素進行科學配置和優化組合。鄭州市金水區的做法則是對應街道、社區(村)、樓棟(自然村)分別設立壹、二、三級網格。街道工委書記擔任壹級網格負責人,二級及以下網格責任人由街道班子領導、街道機關科室負責人、社區(村)黨組織負責人等擔任。二級及以下網格中配備輿情信息員、安全巡管員、綜治維穩員、司法調解員、政策咨詢員,實現“壹格多員、壹員多能、壹崗多責”和“人到格中去、事在網中辦”。另外,金水區還積極引導各類經濟組織、社會組織和駐區單位等***同參與網格化管理。
小編從鄭州市金水區的網格化管理實踐中提煉出若幹核心特征,以此來說明這壹新型治理模式的科學內涵。
1、延長社會治理鏈條,下沈社會治理資源
在“街居制”模式下,我國城市基層社會治理主要由街道和社區兩級組織來完成。其中,作為政府派出機構的街道主要扮演領導、規劃和統籌的角色;治理任務的具體實施基本由社區承擔。網格化管理將這壹鏈條延伸為由街道、社區、網格所構成的三級組織架構。目前金水區九個街道累計劃分為107個二級網格和7679個三級網格。在新的組織架構下,完成社會治理的具體任務主要不是在以社區為主體的二級網格中,而是在由農村的自然村、城市的樓棟和駐區單位所構成的三級網格中。在延長社會治理鏈條的同時,網格化管理還將治理資源下沈壹級。金水區規定街道和社區工作人員要下沈到網格。街道領導班子成員每人掛鉤壹個片區(即壹級網格),定人定崗定責;街道其它幹部和社區工作人員則全部下到二、三級網格,確保不存在管理盲點和服務遺漏。行政人員下沈導致了治理資源的下放。金水區壹些街道還聘請兼職人員,如人大代表、退休人員和誌願者等參與網格治理,從而進壹步拓寬了網格化管理的資源來源渠道。
2、打破部門壁壘與整合治理資源
在以社區為基本單位的治理模式中,衛生、社保、教育、公安等各職能部門彼此相對獨立且分別向社區下達任務,使得社區疲於應付;各部門的治理資源也難以***享,致使社區服務質量不高。而在網格化管理中,人員配備大多遵循這樣兩條原則:壹是打破政府職能部門間的界限與壁壘,改變條塊分割的做法;二是有效整合公***資源,充分發揮黨委政府、社會組織、企業等在社會服務與治理中的作用。如金水區要求街道打破傳統科室職能界限,搭建街道網格壹站式服務中心,使各職能部門的信息和資源在網格中得到***用。金水區街道,還建立了網格聯席會議制度,三級網格作為成員單位定期召開聯席會議。借助這壹平臺,駐區企業、高校等單位的資源被有效整合。如有企業為社區提供用房作為服務中心;有高校組織誌願服務社團與社區結對,定期開展健康咨詢、知識講座、義診等活動。社區服務質量與基層治理水平都得到了顯著提高。
3、主動吸納和積極滿足社會利益訴求
當前我國基層社會各類矛盾糾紛頻發的壹個重要原因就是社會個體表達利益訴求的渠道不暢通、機制不健全;政府欠缺吸納社會利益訴求的主動性。通過實施網格化管理,基層政府希望能夠更主動地傾聽民情民意、滿足民生需要。因此,各地的網格化管理都十分強調準確掌握基層群眾利益訴求信息和及時解決可能導致矛盾沖突的各類事件。在金水區網格化管理中,這具體體現為三項機制。壹是“信息采集機制”。要求建立網格社情民意信息網絡,在樓棟(組)配備專兼職信息員、社區(村)建立信息點、街道建立信息站、區信訪局建立信息中心,每年至少開展兩次走訪,全面存儲、及時更新網格服務對象信息。二是“定期巡查機制”。網格責任人每天要到責任區域內巡查至少壹次,以確保下情上傳和上情下達,暢通民意傳輸渠道,做到有問題早發現。三是“聯動處置機制”。網格責任人對在網格內能解決的問題要立即解決;不能解決的要報上壹級網格協調解決;此外還要定期召開網格聯席會議,依托各類社會力量化解矛盾。
4、構建服務與管理並重的治理體系
重“管治”而輕“服務”壹直是我國基層治理體系的壹個重要特征。隨著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升,如何提供更為健全與優質的公***服務已經成為基層政府面臨的巨大考驗。網格化管理可視為是基層政府對此的回應。各地網格化管理大多既強調解決糾紛、群防群治和穩定秩序等“管理”職能,也強調民情暢通、服務健全和反饋及時等“服務”職能。金水區規定網格需承擔“聯系群眾、政務管理、社會服務、綜合治理”四類職能,重點圍繞“城市管理、綜治維穩、安全生產、民生保障、社會服務、黨建工作”六個方面開展日常工作。而在金水區考核網格化管理成效的內容中,除了無“上訪”、無“群體性事件”等指標外;還加入了體現服務質量的主、客觀指標,如“入戶走訪次數”、“群體訴求處置率”、“網格化工作滿意率”、“群體訴求處置滿意率”等。在轉變政府職能的背景下,好的管理即為好的服務,反之亦然。網格化管理強調服務與管理並重,是基層政府對這壹潮流的主動順應。
5、數字信息技術的運用與精細化治理
不少學者關註數字信息技術與網格化管理相結合對提升治理績效的作用。其實,目前我國各地網格化管理中真正運用數字信息技術的並不多,主要是如北京、上海、深圳等壹些大城市。因為動輒上千萬的信息平臺建設費用決定了這壹技術暫時難以廣泛推開。但數字信息技術所帶來的治理效應,是各地網格化管理普遍追求的。這就是精細化治理,即合理劃分治理單元、配備治理資源,建立無縫隙的治理組織體系,從而達到及時反饋、妥善處置和高效服務的目標。目前金水區網格化管理的數字化程度並不高,但仍有針對性地采取了壹些措施以實現精細化治理。如在網格中逐人、逐地、逐事明確任務,做到網格內事、人、責沒有遺漏和壹壹對應;各網格都要張貼“社會管理網格化責任牌”,上面有各網格的範圍、責任人及其聯系方式,社會治理的任何問題都可以直接聯系所在網格的負責人;壹些街道還將工作量化到月、周、日,並根據各級網格職責編制臺賬,要求責任人每天工作都留有痕跡等。金鵬信息網格化管理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