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成語大全 - 《肯定自己》讀後感

《肯定自己》讀後感

 《肯定自己》主要介紹了作者二十年的成長歷程,同時也是壹本勵誌著千萬人的家書。下面是我為妳整理了“《肯定自己》讀後感”,希望能幫助到您。

《肯定自己》讀後感(1)

 我最喜歡的壹本書是《肯定自己》,而看完這本《肯定自己》壹書之後,我得到了許多的啟示,也領悟出許多大道理。

 這本書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文章是“愛妳,不是害妳!”這篇文章來說:現在的社會,已經改變了許多,以前那些省吃儉用、刻苦耐勞的人已經不多了,取而代之的則是現今社會所稱的草莓族和壹些吃不了苦的新人類。

 造成這種現象的大部分原因是父母過度疼愛孩子,這是大家都知道的事情,也是壹個改變不了的親子關系;可是,疼愛孩子就是讓他什麽事都不用做嗎?也不需要顧及別人的想法及感受嗎?還是他只要把書讀好、工作做好就好呢?然而這些現象在現今的社會裏越來越多,可能也會有逐漸增加的現象發生。

 其實這樣反而是害了他!就如文章標題那樣,“愛妳,不是害妳!”不是使他嬌生慣養壞了!不然就是什麽事都不懂,也不知如何做,讓他們像是溫室中的花朵、籠中的鳥兒,無法自己生存,而真正疼愛孩子的父母親們,應該讓孩子從小就看重自己、肯定自己,要放手讓他們去摸索、去嘗試,去熟悉任何人、事、物;凡事都應讓孩子們親自動手做做看,也可以從錯誤中去學習成長,當作壹個經驗值,但遇到挫折、困難,千萬不可以放棄,也不可以氣餒,要堅持下去,如果真的只是因為壹點挫折、困難就放棄,相信學習到的東西,並不會很多。

 放手讓孩子自由的飛翔、自由的學習,我想是現今許多家長應該學習的壹項大事。

《肯定自己》讀後感(2)

 曾看過劉墉的《創造自己》,對他教育兒子的方法很感興趣,字語平凡,卻掩飾不了深情,讓人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他對兒子的愛。以小見大,讓我看到了包括我在內的眾多青少年的成長歷程,也看到了我們對父母不經意的傷害。這本書能讓我們反省自己的行為,對於我們有很好的警醒作用。因此。我又看了它的姊妹篇——《肯定自己》。

 風格不變,同樣的自述型語言,壹樣說著兒子的叛逆行為,壹樣的勸誡、建議,壹樣讓我們感受到了劉墉對兒子的希冀。

 讓我印象最深的是《報壹箭之仇》這壹篇。作者與兒子比賽籃球,作者以絕對優勢領先,兒子急躁不安,最輸掉了比賽。他很不服氣,非要連進十球才肯罷休。

 這種“不信贏不了”的憤懣相信大家都曾有過,然而它產生的影響卻不盡相同。或許會成為未來的動力,這世上許多了不得的成就,都起於這種“不服氣”!越挫越放松,重振旗鼓,才是最聰明的做法。當然,也有很多人,因為不服氣,而不冷靜地檢討,結果愈加急躁,反而兵敗如山倒,不但輸,且再也爬不起來。許多敵人,就看準妳“輸不起”的個性,使用激將、起哄和幸災樂禍的方式,逼妳失去理智,陷入更深的泥潭!

 “壹個人要學習接受失敗,利用倒下的時間喘氣,並思考再攻擊的方法。”

《肯定自己》讀後感(3)

 不久前借到了壹本劉墉先生所著的《肯定自己》壹書,但壹直沒有產生迫切地想讀壹讀的欲望,所以它靜靜的放在我的床頭櫃上已有數日,今閑來無事信手拿來,卻讓我愛不釋手,壹氣讀完。書中的內容是劉先生作為壹個父親對孩子成長過程中遇到的壹些小事,但卻是可能決定人生成敗的關鍵之舉的重要性的教誨,他的每壹個觀點都讓我產生***鳴,這不是他的文章詞句有多麽精美,相反卻是那樸實的言辭更讓人感到親切,真摯,更是他道出了天下父母想對自己孩子要說、該說的話;要做、該做的事。它體現了壹個父親的睿智和博愛,更讓我們感受到了他人性的光芒所在。在讀書中我有壹種被提升的感覺,讓我享受到了讀書的快樂!

 壹個小小的.故事,壹件看似平凡的小事,卻講述著那麽深刻道理,包涵著多少人間冷暖。

 劉墉先生在本書的前言中寫道:“小學畢業到現在,已經整整三十個年頭了,小學課本的內容早還給了老師,但有壹篇課文的題目卻始終難忘,甚至可以說,它影響了我半生,直到今天還總是清晰地在腦海浮現:‘偉人從小就看重自己!’他從那篇課文獲得了啟示——如果我們自己都不能看重自己、肯定自己的存在,又怎麽去要求別人來肯定我們呢?他還記得中學上生理課,老師曾說:想想看:我們都是多麽幸運啊!從億萬競爭者中脫穎而出,父母生下來的,為什麽不是別人,而是我們!?在出生之前,我們實在已經打了壹場大勝仗!所以不論自己是美、是醜、是聰明,或是駑鈍,甚至殘障,都應當慶幸——“我們是獨壹無二的存在,這世界上再沒有任何人會跟我們壹模壹樣了!”高中時他在《尼采語錄》中看到幾句令他非常激動的話:“人生是汙穢的川流,要涵納這川流而不失其清潔,人必須成為大海!”由此他建立了“超越自我”的想法,試著超越與生俱來的許多弱點,也極力希望超越“每壹個昨天的我”他不信努力的結果會不如人。他永遠奉為座右銘的話是:“每個人都應當從小就看重自己!在別人肯定妳之前,妳先要肯定自己!”我想這正是他能擁有今天的成就的最穩固的思想基石,更是他要以此告誡和鼓勵孩子們的最重要的壹件事吧!————我肯定自己!

 劉墉是成功的,他的子女也在他的培養教育下走上了成才之路。孩子的成長是因為他特有的細膩的父愛在做導航。本書的第壹篇文章《雪地上的腳印》講述的就是壹件極平常的小事,卻可以看出他抓住生活中的點滴小事去教育孩子,讓其深刻的體會、感受到親人的關愛。從而更加深了親切感和教育力。文中講的是:壹天吃完晚飯,孩子壹直在打電話,父親叫了其三遍還不聽,於是高吼“妳要打電話,就出去打!”孩子則“砰”的壹聲,真沖出門去,而外面正下著大雪,“奶奶趕緊跑去看門邊的衣櫃,惟恐妳沒披外套,媽媽趴著窗子張望,看妳是往哪個方向跑……當妳打完公用電話回來,如果夠細心,會發現雖然我們好像都不理妳地去睡了,門前雪地上卻有著妳母親和我的清晰腳印……。”這種談話形式的描述,不但讓孩子感到愧疚,也讓讀到它的人倍感親切,好像是鄰家的事,更好似我家的事。其實,它本來就是經常在我們生活中發生的大家習以為常的、不足掛齒的小事,但作者卻能及時抓住進行教育,讓我們這些同是父母的人在感到慚愧之時更加敬佩。先生的真真父愛從細微之處即可見到。在第二篇《小心曝光》中妳會有所感受的。

 文中是這樣描述的:“幾個中國朋友,請妳教他們的孩子彈鋼琴,大概教上癮了,妳突發奇想,打算印些宣傳單,到火車站停車場,夾在車子的擋風玻璃上。‘說不定會來壹大票人呢!’妳興奮地說。‘我反對!’‘為什麽?’妳詫異地問,‘不是早就要我打工賺錢嗎?’我沒有直接答復妳,只是舉了個例子……‘妳在亮處,別人在暗處’這就是我反對妳發宣傳單的原因。從單子上可知道妳是朱麗葉音樂學院的學生,猜出妳的年齡和知識背景,再由電話號碼,知道妳住的地區,妳的輪廓已經大概出來了,而對方呢?妳壹無所知!正如壹位計程車司機所說:‘坐車的人防我們,豈知我們也在防他。深更半夜,如果幾個男人攔車,我是不停的,有什麽辦法呢?我們彼此壹無所知啊!’‘知彼知己,百戰不殆。’兩千多年前的《孫子兵發》已經給我們最好的指導。所以妳要打工,可以,但絕對要認清對象,不能先讓自己毫無防範地曝光。”

 罷此文,妳是否真切的體會到了劉先生對孩子的周到、細致的關心呢!孩子的成長是天下父母最關心的事,孩子安安全全的成長則更是父母所牽掛的呀!這不就是細微之處見真愛嗎?如果說母愛是地,則父愛就是天!在壹個大男人的心裏,卻裝著那麽細膩的關心和周到的關愛,那他所教育的孩子,思想也應會是成熟而縝密,細致而周全的。

 作為壹名教育工作者在劉墉先生的文章面前我感到受益非淺。因為這樣的教育該比說教更有力,更讓人信服。有如潤物春雨,細膩無聲,卻滋養萬物!讓孩子體驗、了解親人的關愛,讓孩子學會在生存的同時更要保護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