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國國慶節的來歷。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典禮,即開國盛典,在北京天安門廣場隆重舉行。最早提出國慶日的,是時任政治協商委員會委員、民進首席代表馬敘倫先生。1949年10月9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壹屆全國委員會召開第壹次會議。許廣平委員發言:“馬敘倫委員請假不能來,他托我來說,中華人民***和國的成立,應有國慶日,所以希望本會決定把10月1日定為國慶日。”林伯渠委員也發言附議,要求討論決定。當天會議通過《請政府明定十月壹日為中華人民***和國國慶日,以代替十月十日的舊國慶日》的建議案,送請中央人民政府采擇施行。1949年12月2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第四次會議通過的決議指出:“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茲宣告:自1950年起,即以每年的10月1日,即中華人民***和國宣告成立的偉大日子,為中華人民***和國國慶日。”這就是把“10月1日”確定為中華人民***和國“生日”,即“國慶日”的來歷。從1950年起,每年的10月1日成為了中國各族人民隆重歡慶的節日。
2、國慶節的小知識。國旗。中華人民***和國國旗是五星紅旗,旗面為紅色,長寬比例為3:2。左上方綴黃色五角星五顆,四顆小星環拱在壹顆大星的右面,並各有壹個角尖正對大星的中心點。國徽。中華人民***和國國徽(英語:NationalEmblemofthePeoplesRepublicofChina)是中華人民***和國主權的象征和標誌。中華人民***和國國徽的內容為國旗、天安門、齒輪和谷穗,象征中國人民自“五四”運動以來的新民主主義革命鬥爭和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的新中國的誕生。國歌。中國國歌起源於19世紀末、20世紀初,1911年,《鞏金甌》被清政府定為國歌,成為中國歷史上第壹首官方法定國歌。其後在20世紀前葉中,中國出現了許多官方或非官方的國歌。1949年中華人民***和國成立時,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壹屆全體會議通過《義勇軍進行曲》為代國歌;1982年12月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將其正式定為國歌,2004年3月寫入憲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