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業指導書,是作業指導者對作業者進行標準作業的正確指導的基準。作業指導書基於零件能力表、作業組合單而制成。是隨著作業的順序,對符合每個生產線的生產數量的每個人的作業內容及安全、品質的要點進行明示。
作業指導書是指為保證過程的質量而制訂的程序。
(1)“過程”可理解為壹組相關的具體作業活動(如:抹灰、砌磚、插件、調試、裝配、完成某項培訓)。
(2)作業指導書也是壹種程序,只不過其針對的對象是具體的作業活動,而程序文件描述的對象是某項系統性的質量活動。
(3)作業指導書有時也稱為工作指導令或操作規範、操作規程、工作指引等。
擴展資料:
針對不同崗位編制的崗位作業指導書,內容也會有所不同。因為有的崗位要巡回檢查,有的重復性較強,有的隨機、臨時性工作較多,所以,有的崗位作業指導書內容較多,有的則比較簡單。
以比較復雜的崗位作業指導書為例介紹其包括的內容。它壹般包括十二個項目:崗位描述,崗位工作目標和要求,安全職責,崗位職責,巡回檢查路線和檢查標準,工作規範(內容),隱患分析及削減措施。
系統內設備操作規程和參數,系統內工藝流程圖,管理制度,應急預案,常用法律法規、標準目錄及附錄。這些內容可以根據崗位的實際增加或減少相關的項目和內容,便於增強可操作性,對基層的崗位工作有更好的指導性。
作業指導書編制完成後,打印成冊,組織崗位人員學習培訓,掌握其中的內容,為今後在工作中順利執行打下基礎。新上崗的員工培訓完成後要經過考核,考核合格後,才可上崗。
學習培訓完成後,崗位作業指導書發到員工手中,並放置在現場或崗位,每天工作中予以實施。崗位工作人員對崗位作業指導書內容都應了解,並在工作切實貫徹落實,才能在工作中做到遵章守紀,又能減少事故的發生和對自己的傷害。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