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成語大全 - 如何進行物理概念的有效教學反思

如何進行物理概念的有效教學反思

科學探究是培養學生做到有意識的,像科學家壹樣的思考。當學生養成這樣的好習慣,不僅有利於物理概念的學習,而且對今後的學習及發展也有益。探究是要引導學生學會觀察、推理、預測、分類、建立模型以及交流。觀察:是用壹種或多種感官去收集有關這個世界的信息。聆聽小鳥的鳴叫,看到紅花綠葉,或是聞到做飯時的香味都是進行觀察。科學家們為了提高他們感官的靈敏度,有時還使用壹些輔助工具,比如示波儀、望遠鏡、顯微鏡等,使觀察更為詳盡。初二物理課本剛好安排聲、光、熱等知識;也提到人耳、眼睛等人體感官;這對於我們借用這些知識提高學生觀察能力,學生有意識的主動進行觀察並掌握聲音的產生、光的傳播及溫度等概念都有非常好的效果。

觀察必須如實反映所感知的事物,並能達到越真實、越精準就更好。教師還要提醒學生,在探索科學時很重要的壹點,就是把觀察到的內容詳細地記錄在筆記本上,這些記錄的數據等信息即可作為證據。

推理:當我們對觀察到現象做出解釋(分析判斷)時,就需要進行推理。例如,為什麽我們總觀察到電閃雷鳴而不會倒過來?——引導學生——要做出推論我們不僅需要以往的經驗知識——還需要學習新的概念——速度——聲速——光速。只有通過不斷地學習,進壹步的調查探究才能得到更滿意的答案。

預測:是根據現有證據和既往經驗對將來的事件做出推論。在教學中,我們教學電阻、電功率、壓強等概念時,可以先引導學生觀察、推理、預測,並通過實驗來驗證學生預測的正確性,從而鼓勵學生多進行預測及實驗驗證。初二物理課本科學之旅有個演示實驗(如下圖1):正好告訴學生預測是推理的壹種,所以它也有可能會出錯,只要多動腦動手,多學習才能提高預測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