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年級校本課程是指根據學校和學生需求,以適應壹年級學生身心發展為目的,由學校自主開發和實施的課程。
1、什麽是校本課程
校本課程是指學校以國家或地方制訂的課程綱要和課程標準為指導,依據學校自身的性質、特點及可利用的資源等條件,由學校成員在自願、自主的基礎上,獨立或與校內外團體、個人合作研究開發的旨在滿足本校學生學習需要的壹切形式的課程。
2、校本課程的內涵
校本課程側重滿足特定學生群體多樣性與差異性的學習需要。它是在國家課程和地方課程的基礎上,由辦學主體在具體實施國家課程、地方課程的前提下,充分利用當地社區和學校的課程資源,以學校為基地,教師做主力,課程專家作指導,家長、社區人士***同參與開發。
經過開放、民主、科學的決策;自下而上、自主規劃、設計、自主開發或選用、實施、管理;可供學生自主選擇的壹類課程。這類課程強調以學生為主體,也就是說課程的構建應把學生的發展置於中心地位,以學生的需要為出發點合理設計課程內容,為學生主動參與創造空間。
校本課程的屬性
1、關聯性
關聯性是指校本課程與國家課程、地方課程之間相互依存、相互制約且密切聯系,形成壹個整體,包括總體目標的互補性、總課時的整體性和育人功能的輔助性。
2、校本性
校本性則體現在校本課程以適應學校和學生的特別需要為主旨,生成以學校的辦學宗旨為依據,以本校學生身心發展的特別需要為依據,依靠學校生成,並植根於學校。
3、可選擇性
可選擇性是指校本課程的多樣性具有滿足學生自主選擇課程的可能性,校本課程可以在壹定程度上彌補國家課程與地方課程在這方面的不足,提供多種多樣的課程門類,讓學生自由選擇。從小學到初中、再到高中,校本課程的可選擇性是逐步增強、分層推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