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以下詩句:
1、勸學
孟郊 〔唐代〕
擊石乃有火,不擊元無煙。
人學始知道,不學非自然。
萬事須己運,他得非我賢。
青春須早為,豈能長少年。
譯文
只有擊打石頭,才會有火花;如果不擊打,連壹點兒煙也不冒出。
人也是這樣,只有通過學習,才能掌握知識;如果不學習,知識不會從天上掉下來。
任何事情必須自己去實踐,別人得到的知識不能代替自己的才能。
青春年少時期就應趁早努力,壹個人難道能夠永遠都是“少年”嗎?
2、冬夜讀書示子聿
陸遊 〔宋代〕
古人學問無遺力,少壯工夫老始成。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譯文
古人在學習上不遺余力,年輕時下功夫,到老年才有所成就。
從書本上得來的知識畢竟不夠完善,要透徹地認識事物還必須親自實踐。
3、勸學詩
朱熹 〔宋代〕
少年易老學難成,壹寸光陰不可輕。
未覺池塘春草夢,階前梧葉已秋聲。
譯文
青春的日子十分容易逝去,學問卻很難獲得成功,所以每壹寸光陰都不能輕易放過。
沒等池塘生春草的美夢醒來,臺階前的梧桐樹葉就已經在秋風裏沙沙作響了。
4、觀書
於謙 〔明代〕
書卷多情似故人,晨昏憂樂每相親。
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無壹點塵。
活水源流隨處滿,東風花柳逐時新。
金鞍玉勒尋芳客,未信我廬別有春。
譯文
書卷就好像是我的多年老友,無論清晨傍晚還是憂愁快樂總有它的陪伴。
眼前瀏覽過無數的文字後,心中再無半點塵世間的世俗雜念。
堅持經常讀書,新鮮的想法源源不斷的湧來用之不竭。勤奮攻讀,像東風裏花柳爭換得形色簇新。
漫跨著金鞍,權貴們猶嘆芳蹤難尋,不相信我這書齋裏別有春景。
5、勸學
顏真卿 〔唐代〕
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
黑發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
譯文
每天三更半夜到雞啼叫的時候,是男孩子們讀書的最好時間。
少年不知道早起勤奮學習,到老了後悔讀書少就太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