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成語大全 - 中秋優美詩句散文

中秋優美詩句散文

中秋優美詩句散文如下:

1、詩句

(1)《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宋·蘇軾——但願人長久,千裏***嬋娟。

(2)《望月懷遠?/?望月懷古》唐·張九齡——海上生明月,天涯***此時。

(3)《陽關曲·中秋月》宋·蘇軾——此生此夜不長好,明月明年何處看。

(4)《月下獨酌四首·其壹》唐·李白——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5)《天竺寺八月十五夜桂子》唐·皮日休——至今不會天中事,應是嫦娥擲與人。

2、散文

秋風送爽,又是壹年中秋時。擡頭賞明月,低頭品月餅。月餅年年吃,年年味不同,月餅沒變,變的是心情。

記得兒時對中秋並沒什麽感覺,倒是媽媽看到別人家的孩子吃月餅,幾經猶豫還是舍不得買。心裏終究是心疼孩子,於是開始了自己的月餅處女作。動手用油、紅糖、白芝麻和少許水和面做陷,再做好面坯兒裹好,放在煎盤上煎得兩面金黃,香氣撲鼻。

我和哥哥喜出望外,跟在媽媽身前身後跑來跑去,眼巴巴地守在案板旁,煎盤旁對即將出鍋的月餅眼裏臉上全都寫滿了期待。那是我第壹次感覺到月餅是那麽香那麽甜,中秋節是那麽快樂,那麽讓人期待,恨不得天天都過中秋節。

其實很多年後,我才明白,我當時留戀的並不僅僅是月餅,而是媽媽煞費苦心讓孩子感受節日氛圍的那份心。盡管家裏不寬裕,媽媽還是憑著自己的巧手,花最少的錢,讓孩子感受到了同樣多的快樂和溫暖。

中秋節的來歷和習俗

1、來歷

中秋節,又稱月圓節、團圓節,是我國傳統節日之壹,具有悠久的歷史。中秋節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對月亮的崇拜,以及秋收祭祀等活動。據史書記載,早在周朝時期,我國就已經有了慶祝中秋的習俗。

中秋節固定在農歷八月十五,這壹天,人們都會欣賞明月、吃月餅、團圓聚會,***度佳節。

2、習俗

中秋節的習俗豐富多樣,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當屬賞月和吃月餅。賞月是中秋節最重要的活動之壹,人們會在晚上與家人團聚,壹邊品嘗美食,壹邊欣賞明亮的月亮,寓意團圓和美滿。此外,賞月也有祈求健康、長壽的寓意。

吃月餅則是中秋節的另壹項重要習俗,人們把月餅當作賞月的美食,寓意著團圓和幸福。除了賞月和吃月餅,中秋節還有其他壹些有趣的習俗。例如,玩花燈是中秋節的傳統活動之壹,人們會制作各種形狀和顏色的花燈,以增添節日的氣氛。

此外,猜燈謎也是中秋節的重要習俗,人們會在花燈上貼上謎語,大家壹邊觀賞花燈,壹邊猜謎語,既娛樂又增長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