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成語大全 - 我想知道吳悠的情況

我想知道吳悠的情況

YOYO=吳悠, 他的昵稱!

吳悠:男,1985-08-26, 處女座!

身高:173左右

北京十壹學校高中畢業,現在是北京體育大學籃球系的學生!

曾參加過很多的比賽,最高榮譽是去年〔NBA嘉年華的扣籃大賽冠軍〕.現在有參加很多廣告,電視的宣傳,曾參加〔2004年賀歲片 <快樂2004>〕的演出!除此之外,性格很酷,喜歡接頭文化!

下面是他的壹段故事:

講吳悠的故事時要捎帶提提自己,看客就當是文章銜接部分,看過忽略就好。

我初中在北京市十壹學校讀書,王聖淳比我大壹屆,吳悠比我小兩屆。那是壹所湧現過無數籃球天才的學校,但由於學校沒有籃球傳統,天才最終壹個個淪為平庸,或劍走偏鋒成為怪才。

十壹學校曾經有過四塊全場,那四塊全場孕育了無數個孩子的籃球之夢,從傳說中的80年代外號孫悟空扣遍8個籃筐的傳奇人物(其中最高的壹個筐3米35,據說此人後來去了美國),壹直到上面說到的王聖淳,當然也包括我,也許還有吳悠(吳悠初二的時候,學校挖了球場蓋樓 ...... 傷心)。

那4塊球場中最靠外的壹塊就是少年時的籃球聖地,也被大家叫做小紅筐 -- 壹個2米95高的紅色的籃筐。在十壹,只有打得最好的球員才有資格在那個場打球。由於籃筐矮,有機會扣籃不扣是要被鄙視的。當然,在小紅筐打球表演眼花繚亂的控球也不會被隊友埋怨。小紅筐,大概就是我知道最早的壹快純正的街球場地了。

yeah, time to show some respect to tha streetballas in CHINA.

初壹第壹天跑去打球時,偶就看到了當年十壹中第壹球星馬樂從外線空插到三秒區側線然後飛起來接到隊友從三分線外拋出的傳球,身體成弓型,完成了壹個NBA式的空中接力扣籃。當時震驚到合不上嘴的偶也就抱著籃球加入了旁邊圍滿球場的觀眾大軍,並且從此對馬樂萬分崇拜(後來此人因腰傷被廢,現在開奧迪A6偶爾出沒在球場,投幾個籃就喘不上氣了)。上課前,那些高三的球星們繡起扣籃大賽,直到當年十壹的傳奇人物,身高不到1米70的楊大威從罰球線把排球塞進籃筐的同時鈴聲響起觀眾球員紛紛做鳥獸散為止(他手小,抓不了籃球)。

在那個小紅筐,王聖淳完成了他的第壹個扣籃,也給了他通往扣籃大賽奪冠路的信心。對於吳悠,那個籃筐也許留給了他街球的第壹印象。

初二的夏天,父母拗不過我,送我去體校練了壹個假期的籃球,開學後也斷斷續續的跑體校訓練。不過由於我打球路子太野,而且先天條件不好,在體校坐不牢主力的位置。這對當年堅信自己很有籃球天賦的我是壹個極大的打擊,於是我把全部精力都防在了練習控球和組織上。初三的那年,在高中的幾個傳奇球星離校後,偶有爭議的被稱為十壹第壹控衛,同時入選了校隊,成了十壹歷史上第壹個初中進入高中校隊的球員。當時學校還給我做了個假學生證,這個學生證被我壹直保存至今。

幾乎沒有經過集訓的十壹校隊在全區最年輕的首發後場的組織下(我初三,王聖淳年齡比我還小,他早上了壹年學)屢戰屢敗,不過首發球員紛紛被各豪門高中相中(後來偶初三的秘密暴露了 ...... 還好我們沒名次,不然要被舉報的)。

有了初中進高中隊鍍金的經歷後,偶也自覺的自居為“十壹第壹控衛”並且開始為自己接班人的培養工作,於是常常帶著低年級打後衛技術比較好的球員壹對壹練習,或者中午休息時間陪他們練控球。那段時間,吳悠?沒聽說過。

aint nobody know this kid?

第壹次對吳悠有印象是3年前的壹天,難得壹次夏天回國決定回十壹去懷念壹下初中時的風光,享受享受被人當本校傳奇球星的感覺(呼呼,表拍我,都說了只是銜接內容,各位看官可以忽略。可是在十壹新建的球場上看來看去怎麽也找不到當年在小紅筐的那種氛圍了,無奈中便和壹群高二的孩子玩起了三打三。

對方有個小個子的後衛,從開場就開始盯我。偶心中竊喜,以為又可以在戲耍玩弄此小孩後在他佩服的目光中報上自己的名字。

這個小個子打球很有激情,在場上很活躍。因為他比我矮,所以偶就利用身體強打,沒想到他打的出乎意料的硬 -- 不是在身體對抗上,而是被連續突破了多次後還不放棄,並且始終尋找機會斷我的球(這壹點當時很讓我惱怒,畢竟偶是靠控球和組織打出來的,被蓋帽都沒什麽,被斷球則就是奇恥大辱了)。

於是我決定緊逼他,畢竟進攻很難摧毀壹個人的自信心,而連續的被斷球則可以讓壹個人徹底沮喪 ...... 很多學生控球看著很好,壹但被緊逼就很容易丟球了。

打了兩個來回,第壹次掏到了他的球,沒斷下來。而第二次讓我印象極其深刻,他做了壹個和他身體條件幾乎不相稱的壹個體前變向。說不相稱是因為這個變相的幅度之大確實遠遠超出了我的想象,說實話,當時很吃驚。

壹起打了大概壹個半小時的球,發現他很有靈氣,控球很好,速度也算快(不是很快),可是沒有三分投射能力,中距離不準,除了突破分球以外幾乎不傳球,不具備組織後衛應有的判斷能力,過分粘球。不過他的激情確實讓我很吃驚,尤其表現在防守上。打完球,我拉他出來喝水。聊天時知道這個小孩叫吳悠,很喜歡籃球,以前也聽說過我,希望自己可以成為十壹歷史上最好的控衛,所以今天想把我打敗。我告訴他,等再長大點就不會對籃球有這麽多熱情了,順便提醒他的投籃和組織問題,另外誇了誇他的控球技術。

我壹直相信壹件事情,高中2年級應該是壹個業余球員或者說是學生球員的顛峰。人長大了以後會因為很多事情分心,於是籃球就沒那麽重要了,然後球技和身體素質都會下滑,最後由於徹底喪失了激情,大概在賽場上努力的唯壹動力就是對勝利的渴望,而不是象小時候那樣出於對這項運動的喜愛了。

再後來,去年7月份回國,跑出去打球的時候看見壹個黑人打扮的小孩用AI壹樣的動作壹遍又壹遍的過人(對,就是過了又回來,然後再過壹遍,挺暈的)。 好奇中 問旁邊的人他是誰,答曰:“吳悠啊,妳不認識?”

It don't matter. aint nobody can beat this kid either.

吳悠?聽著覺得耳熟,不過偶當時怎麽也沒想起自己在什麽地方曾經認識過這麽壹個象AI壹樣打球的孩子。防他的時候,我試圖去掏他的球,被壹個體前變向躲開,追回來再掏,被過了 ......

下來喝水的時候聊了幾句,才想起來原來眼前的這個孩子就是1年多以前在十壹碰到的那個高二學生。只是,無論從速度到控球,這個黑人打扮的小孩都無法讓我將壹年前的那個影子和眼前的他重合在壹起。

從旁邊的人那裏聽說,NIKE FREESTYE表演隊來北京宣傳的時候他跑上去和美國的街球明星繡了壹陣控球,然後壹舉成名。

他和我說他想打職業籃球的時候,我覺得很好笑,告訴他我也有過壹樣的念頭,最後壹次那麽想大概是6年前了,然後和他說了壹大篇類似“應該上個好大學,好好學習,籃球只是消遣而已”的廢話。

後來在網上王聖淳告訴我,吳悠去了北京體育大學打籃球,但幾乎沒有上場機會,再後來又聽說吳悠能扣籃了,最近壹次聽說吳悠已經偶爾有了出場的機會。

好多年來,只有偶爾打完球熱血沸騰時會想起小時侯的NBA之夢,然後自己笑笑自己,感嘆兒時的夢未免荒唐。寫完了吳悠,想起了99年很流行的壹個球星卡的廣告:大屏幕上的上帝吐出舌頭,用標準的後仰投籃躲開防守 ...... 屏幕下昏暗的街頭, 壹個身穿23號球衣的小孩子依照著屏幕上的動作,獨自練習上帝的拿手絕招。屏幕漸漸模糊,字幕浮現,寫的是:壹切都從夢想開始(Everything's started from a dream)。[END]

附: 吳悠訪談 (by iOrange)

“聽說吳悠是北京街球第壹高手?”偶沙沙的問。

“什嘛?才北京~~~~~?全國的!”紅牛公司的mm氣鼓鼓從MSN上噴過來這麽壹句。

吳悠,5U,Morefree,純血統街頭出身。他的控球與過人超越了大多數對手自尊心承受的極限,不符合中國國情。

身高:172-180cm;體重:不明;場均得分:無人紀錄。

NBA嘉年華扣籃冠軍,Reebok 3+2 扣籃大賽王座,央視專訪,紅牛包裝,全國巡回……

數字是傳說,名聲是累贅,球技是現實。看吳悠打球時,大腦反復閃現兩個單詞– “Hot Sauce,Hot Sauce”。沒有朝聖過And 1 Mix Tape?對不起,只好用空白來形容妳的人生。

Versatility defined

但在電話那頭,中國街球的偶像和壹個普通的18歲少年壹樣熱情,坦誠。

No School(以下簡稱NS):“什麽時候開始打籃球,確切地說,打街球的?”

吳悠(以下簡稱吳):“打街球是從2001年,我上高二的那會兒。就在我們家宿舍大院裏,有時候自個兒玩,也和院裏其他人練。”

NS:“2001年?是受了And 1 Mix Tape的影響?”

吳:“And 1後來才有的,最早是因為看Nike Freestyle才開始接觸街球的。”

NS:“誰是最好的街球手?”

吳:“當然是Hot Sauce!他的運球太漂亮,太有創造力了!不斷的有新動作 …… 說實戰,可能還是BC (Bone Collector)強些,他那個假投籃的動作太逼真了!NBA裏最喜歡Iverson …… 可能是因為我也是個矮個子吧。”

NS:“喜歡模仿誰的動作?”

吳:“Hot Sauce,不過我也有很多自創的。”

NS:“自己給動作起名字嗎?Hot Sauce特喜歡幹的。”

吳:“那倒沒有,不過人家能看得出來那是吳悠的動作。”

NS:“高中時打校隊?”

吳:“咳!我們高中(十壹中)根本就沒有校隊。學校他不重視!我只好在大院裏或者去街上打。街上的場子也越來越少,都改收費的了,像東單的那個。”

NS:“覺得自己那方面技術最好?”

吳:“大概是運球吧。不過到北京體育大學以後,我就知道自己什麽都得學,什麽都得從頭學。教練也手把手教我。”

The Next Big v.s. The Next Myth

NS:“學院派教練是不是不讓球員做街頭的動作?”

吳:“壹般來說是這樣。可是現在教練的觀念也改了,壹般能扣籃就鼓勵扣籃,向NBA學習先進的東西嘛。有時候教練還讓我教大家壹些復雜的運球動作之類的。”

NS:“覺著和專業選手的差距在哪兒?和易建連,唐正東交手的感覺如何?”

吳:“主要是身體上的差距。不過說技術,咱們(打街球的)不壹定就比他們差。”

NS:“將來會打職業籃球嗎?”

吳:“當然了。不過要是不行,走街球這條道也不錯。像And 1他們似的,到處打比賽去。”

NS:“想去美國嗎?想和誰交手?”

吳:“我就想上紐約,洛杉磯和那的街球手們學幾招,討教討教。咱和人差距大著呢,我也沒想立馬就打贏他們,先學著點。”

NS:“中國街球和美國的差距在哪兒?”

吳:“這還得說文化氛圍,對街球的理解。妳比方說我把人給過了,咱這不少人就不樂意,就沈不住氣,非要給妳來幾下陰的報復報復。那要是真正的街球,妳該回過頭來在我頭上扣兩個啊,耍賴算什麽?”

Hot and Hotter

NS:“因為這個和人打過架?”

吳:“哎喲,都數不清了。後來我都不怎麽去別的地方玩,沒勁。就在大院裏自己練,要麽就是和幾個朋友壹起打。大家都知道什麽是街球,不會因為被過了被冒了就生氣 …… 還有就是技術上的,人家真正打球的,不管蹦多高,運球多好,基本技術總不能丟,跳投啊,傳球什麽的都天天練。咱們國內現在的許多人,成天就對著And 1練耍人的動作。這可不行,妳籃都不會投,還玩什麽呀?And 1是好東西,可這些人就被毒害了。”

NS:“聽hiphop嗎?喜歡那個rapper?”

吳:“只要好聽的我都愛聽,喜歡Chingy,愛聽他唱的那個Right Thurr。其他幾個主流的像Nelly也還行。”

NS:“聽說妳馬上要到全國巡回比賽了?”

吳:“對,和紅牛正準備著呢,和壹幫高手上全國各大城市打比賽。他們給取的名字,叫無憂之隊還是Free Boys …… 不太清楚。不過咱們不能像And 1似的做巴士了,肯定得坐飛機。”

NS:“祝妳成功!最後壹個問題,T恤蓋到膝蓋嗎?”

吳:“絕對過小腿!”[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