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句:妳這式語法大半表示深惡痛絕,在贊美時便不適宜。
邏輯:(luo ji )
原句:是在邏輯上是連接詞,相當於等號。
錙銖必較:zī zhǚ bì jiòo 錙、銖:都是古代極小的重量單位,六銖等於壹錙,四錙等於壹兩。較:計較。形容非常小氣,很少的錢也壹定要計較。比喻氣量狹小。――見《現代漢語詞典》生字詞整理p444
原文:這番話不免啰唆,但是我們原在咬文嚼字,非這樣錙銖必較不可。
咬文嚼字:(yao wen jiao zi )指過分地斟酌字句。用於諷刺那些專門死摳字眼而不去領會精神實質的人。也諷刺那些講話時愛賣弄自己學識的人。
原句:這番話不免啰唆,但是我們原在咬文嚼字,非這樣錙銖必較不可。
斟酌:(zhen zhuo )考慮事情、文字等是否可行或是否恰當。
原句:咬文嚼字,在表面上像只是斟酌文字的.分量,在實際上就是調整思想和情感。
索然無味:(suo ran wu wei )形容枯燥乏味。索然,沒有意味、沒有興趣的樣子。
原句:原文終不能復入石矣有失望而放棄得很斬截的意味,改為終不能入便覺索然無味。
魯莽:(lu mang )
原句:推固然顯得魯莽壹點,但是它表示孤僧步月歸寺,門原來是他自己掩的,於今他推。
清沁肺腑:(qing qin fei fu )
原句:如果妳不了解明月照著泉水和清茶泡在泉水裏那壹點***同的清沁肺腑的意味,也就失去原文的妙處。
不即不離:即不親近也不疏遠。
原文:這兩句詩的妙處就在不即不離、若隱若現之中。
若隱若現:形容隱隱約約。
原文:這兩句詩的妙處就在不即不離,若隱若現中。
詞藻:(ci zao )
原句:要找詞藻典故,都到那裏去乞靈。
學富五車,才高八鬥:形容書讀得多,學問淵博;富有才華。
原句:才子都是學富五車,才高八鬥
春花秋月:
原句:談風景必是春花秋月
尺牘:(chǐdú ) 書信(古代書簡約長壹尺)故名
原文:妳如果隨便在報章雜誌或是尺牘宣言裏面挑壹段文章來分析。
下乘:(xia cheng )
原句:不致落入下乘。
粗枝大葉:原比喻簡略概括,現多比喻做事粗心大意。
原句:我希望讀者從這粗枝大葉的討論中,可以領略運用文字所應有的謹嚴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