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大班環保教案篇壹
《消滅白色汙染》案例與反思
活動設計背景:當今社會,隨著快餐業、包裝業和超市的發展,極大地方便了人們的生活,然而由於現代生活行為方式的不當,人們在享受物質生活方便的同時,給環境帶來了嚴重的破壞,導致過量的?白色汙染?成為繼大氣汙染、水汙染之後的第三大社會公害,是現代人們生活的壹大難題。目前全國上下紛紛掀起了消滅?白色汙染?的活動,我們幼兒園也開展了?保護環境,救救地球,爭做環保小主人?的環保教育活動。?白色汙染?是孩子們日常生活中接觸最多且用得最多的壹次性垃圾,如何引導幼兒收集生活中無毒無害的壹次性垃圾?白色汙染?,如各種方便袋、泡塑、壹次性碗、盤、盒,各種塑料瓶、瓶蓋等,結合環保教育,開展系列活動呢?因此我們在幫助幼兒認識?白色汙染?、?白色汙染?分類的基礎上,再引導幼兒進行?白色汙染?處理(再創作)等實踐活動,使幼兒懂得:只有減少垃圾,變廢為寶,才能美化生活、凈化環境,從而逐步養成良好的生活衛生習慣,激發幼兒爭做環保小主人的強烈欲望。
活動目標
1、初步了解廢棄的塑料袋、泡沫用口等屬於白色汙染,知道白色汙染對環境造成的危害。
2、了解解決白色汙染問題的基本方法。
3、培養幼兒對活動的興趣,發展想象力、創造力。
4、增強幼兒的環保意識。
教學重點、難點
1、教學重點:讓幼兒明白什麽叫?白色汙染?。造成白色汙染的原因?
2、教學難點:認識?白色汙染?對人類的危害性。引起學生對白色汙染現狀的關註,養成自覺的環保行為。
活動準備
1、塑料袋、泡沫飯盒和紙盒、紙袋、布袋若幹。
2、無處不在的白色垃圾圖片
3、教學掛圖
4、幼兒用書
活動過程
1、生活經驗談話,引發活動。
(1)出示塑料袋、泡沫飯盒,教師問小朋友:?妳們認識這些東西嗎?人們在什麽時候會使用它們呢?
(2)教師:?人們為什麽都喜歡用這些物品
2、認識塑料袋,泡沫用品難以分解、處理的特性。
(1)引導幼兒思考將布袋、紙袋、塑料袋丟棄到自然環境中,對環境的影響。教師:它們給人們生活帶來方便的同時,對環境有什麽影響?
(2)小結?紙袋和布袋埋在土壤中會被分解掉,不會產生對環境有害的物質,而現實生活中普遍使用的塑料袋、泡沫用品卻不容易分解,又很難處理,隨意丟棄會汙染環境。
3、觀看教學掛圖,認識白色汙染的危害。
(1)幼兒觀看教學掛圖,了解塑料袋和泡沫用品到底會產生哪些危害?
(2)幼兒結合生活經驗,交流自己的閱讀發現。(這些東西,如果埋在地下,會破壞土壤,影響植物生長,如果被動物不小心吃掉的話,可能會因消化不好而導致死亡,人們如果長期使用壹次性發泡餐具,會影響人體健康,如果焚燒這些垃圾,會汙染空氣,
(3)小結:廢舊塑料包裝會產生很大的危害,由於這些塑料袋、泡沫用品大部分是白色的,因些人們把它們造成的汙染稱為?白色汙染?。
4、尋找減少白色汙染的方法。
(1)幼兒討論在日常生活中怎麽樣減少白色汙染,鼓勵幼兒開動腦筋,交流自己想出的解決方法,如購物時自帶紙袋,制造出能分解的塑料袋等。
(2)小結:為了減少?白色汙染?,科學家們開發了對環境汙染少的可降解塑料制品,商家也開始減少這些物品的使用量。小朋友們也應該從現在做起,不亂扔塑料袋、泡沫用品,減少白色汙染,人人都做壹個保護環境的小衛士。
(3)壹起制作紙袋。
教學反思
1、在請幼兒說白色汙染危害性和減少白色汙染措施時,幼兒很有想象力和創造力,設計出了許多有創意的機器來消滅白色汙染,教師在此要加強引導,鼓勵學生大膽說、大膽想象培養他們的創新意識。
2、在上課頭壹天就跟幼兒交流壹下,看看幼兒知道不知道什麽是白色汙染,白色汙染有什麽危害,為課堂學習做好鋪墊。課壹開始,就可以讓小朋友介紹自家使用塑料袋的情況。讓全班幼兒都能積極參與,從而加深了對白色汙染的感性認識,進壹步了解了白色汙染的危害性。
幼兒園大班環保教案篇二
《我來變廢為寶》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多感官參與創新思維活動,知道廢物利用所帶來的社會價值,體驗變廢為寶的樂趣。
2、激發幼兒發明創造的欲望和探索精神,發展幼兒的想象和動手操作能力,培養初步的創新意識。
3、能用多種形式的廢舊物品組合創新出各種物體、玩具,感受到廢舊物品組合創新的樂趣。
[活動重點難點]:能用多種形式的廢舊物品組合創新出各種物體和玩具。
[活動準備]
故事掛圖:廢舊物品若幹、用廢舊物品制作的玩具若幹、課件、制作玩具的廢舊物品材料若幹。
[活動過程]
(壹)實物導入:
出示利用廢舊物品制作的玩具,讓幼兒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說出這個玩具是用什麽做成的?還能做成什麽?
(二)欣賞故事《由廢紙到吸水紙》
1、結合掛圖講故事:
第壹幅:畫面上的人在幹什麽?寫在紙上的字發生了什麽變化?
第二幅:這麽多的紙成了壹堆什麽?人們會怎樣?
第三幅:人們發現了紙吸收水的原因?人們用這種紙做了什麽?
第四幅:技術人員進行了什麽實驗?發明了什麽?
@_@我是分割線@_@2、引導幼兒簡單總結故事內容,讓幼兒初步了解吸水紙是怎樣發明的?並啟發幼兒講出生活中變廢為寶的故事。
(三)廢舊物品用途多
1、小朋友妳們見過什麽樣的廢舊物品?它們能制作成什麽東西?
孩子們回答。
教師總結:有煙盒、藥盒、火柴盒、粉筆盒、鞋盒等,紙杯、掛歷紙、蛋殼、舊電池、酸奶瓶、VCD片、玉米稭、竹竿等。它們能做成飛機、輪船、汽車、火箭、坦克、企鵝、高樓、大橋等。
2、小朋友,妳們真聰明,現在我們壹起來看課件:
請幼兒觀看用廢舊物品做的物品圖片、玩具。
3、出示用廢舊物品制作的玩具,讓幼兒欣賞,玩弄,了解廢舊物品的多種用途,並啟發幼兒由單壹向多面發散思維,說出幼兒園中利用廢舊物品制作的玩具,看誰說得多。
教師小結:
小朋友,這些玩具不但非常漂亮,而且全是用廢舊材料做成的,妳們千萬不要小看身邊任何壹件看似沒用的東西,說不定用處可大了,所以,以後在日常生活中要搜集壹些廢舊材料,準備二次利用。這樣既美化了環境,又能廢物變寶。
(四)組合創新和分組操作:
小小設計師《我來變》
妳們喜歡當壹名小小設計師嗎?(喜歡)那我們壹起動動小手選擇不同的廢舊材料,設計有趣的作品,比比誰設計的作品新穎獨特。(幼兒操作,老師巡回指導)
引導幼兒用不同的廢舊物品,通過畫、剪、粘貼、包裝等組合創新出新穎獨特的玩具和物品。從中體驗成功的樂趣。
(五)活動結束:
辦變廢為寶作品展,對孩子的創新設計加以肯定和鼓勵。
[活動延伸]
讓幼兒繼續在玩玩樂樂中進行創新。
幼兒園大班環保教案篇三
廢物真有用
活動目標
1、讓幼兒感知有些廢物可以制成玩具。激發幼兒利用廢物棄物制成玩具的興趣。
2、引導幼兒利用壹些廢棄物學習制作玩具,初步培養幼兒的動手能力。
活動準備
1、用酸奶瓶制成的花瓶:用薯條盒做成的花,用可樂瓶制成的小豬
2、幼兒制作用的半成品:麥當勞飲料杯、壹次性盒子、飯盒
活動過程
1、引起廢物:
出示薯條盒、可樂瓶、酸奶瓶、牛奶房子
提問:盤子裏有什麽,這些東西還有用嗎?
2、引導幼兒觀看魔術表演,激發幼兒興趣。
師:今天我來做魔術師,我要來變壹變,看看這樣東西到底有用嗎?
(1)牛奶房子變成了大風車,真好玩呀。
(2)喝完的酸奶杯子變成了花瓶,真漂亮。
(3)幼兒參與表演:麥當勞的杯子變成了彩色的風車,真有趣。
(4)什麽東西在叫,可樂瓶做的小豬,真可愛。
小結:妳們看。風車、花瓶、小豬、龍,都是用什麽做的?對,都是用廢物做的。廢物可以做出許多有趣的東西。
3、引導喲額看看講講廢物做成的玩具,獲得?化廢為寶?的知識。
(1)我們壹起去看看,廢物還可以變成什麽?
(2)用廢物做成的玩具多不多呀?
小結:牙膏盒可以做成小氣車、
4、引導喲額利用廢棄物做做小玩具。
(1)我給妳們準備了壹些廢物,看看是什麽?
(2)妳們的小手也很靈巧,想去試壹試嗎?
幼兒動手制作,教師巡視指導,並展出幼兒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