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成語大全 - 七年級語文下期30課狼全文及課下註釋

七年級語文下期30課狼全文及課下註釋

壹、原文: 壹屠暮行,為狼所逼。道旁有夜耕者所遺行室,奔入伏焉。狼自苫中探爪入,屠急捉之,令不可去。顧無計可以死之,惟有小刀不盈寸,遂割破爪下皮,以吹豕之法吹之。極力吹移時,覺狼不甚動,方縛以帶。出視,則狼脹如牛,股直不能屈,口張不得合,遂負之以歸。非屠烏能作此謀也?

二、課下註釋

1.道旁有夜耕者所遺行室 (行室:地頭上臨時搭的供休息的棚子)

2.狼自苫中探爪入 ?(苫:原為“草堆”,這裏指蒙蓋“行室”之物)

3.惟有小刀不盈寸 ?(盈:滿)

4.股直不能屈 ? (股:大腿)

5、以吹豕之法吹之 (豕:豬)

6、遂負之以歸。 (遂:於是)

擴展資料:

蒲松齡是同情人民疾苦,憎惡貪官汙吏的作家,在《聊齋誌異》另壹篇故事《夢狼》中,把貪官寫成牙齒尖利的老虎,把衙役寫成吃人血肉的狼;它們大吃大嚼,造成“白骨如山”的慘象。

作者“竊嘆天下官虎而吏狼者比比也”,認為他們“可誅”“可恨”。《狼》形象地揭露狼的吃人本質,兇狠狡詐的特性,表現了對豺狼不能抱有幻想,不能怯懦退縮,只能勇敢機智地把它們殺死的主題思想。

本則所寫屠戶遇狼,始而遷就退讓,幾乎被吃,繼而奮起殺狼,使自己轉危為安的生動曲折過程,更是突出了這壹主題。《狼三則》的故事是富有深意的,可以說是對《夢狼》的補充,實際上寄寓了作者鞭撻貪官汙吏的思想。

作者簡介

蒲松齡字留仙,壹字劍臣,別號柳泉居士,世稱聊齋先生,自稱異史氏,現山東省淄博市淄川區洪山鎮蒲家莊人。出生於壹個逐漸敗落的中小地主兼商人家庭。19歲應童子試,接連考取縣、府、道三個第壹,名震壹時。以後屢試不第,直至71歲時才成歲貢生。為生活所迫,他除了應同邑人寶應縣知縣孫蕙之請,為其做幕賓數年之外。舌耕筆耘,近40年,直至1709年方撤帳歸家。1715年正月病逝,享年76歲。創作出著名的文言文短篇小說集《聊齋誌異》。

百度百科-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