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成語大全 - 廣東十大美食小吃

廣東十大美食小吃

廣東十大美食小吃有:蒸腸粉、幹蒸燒賣仔、傳統沙河粉、泮塘馬蹄糕、荔灣艇仔粥、蠔皇叉燒包、荷香糯米雞、廣式蛋撻、鮮蝦雲吞面、薄皮鮮蝦餃等。

1、蒸腸粉

蒸腸粉是廣東地區特色傳統名吃之壹,是壹道米制品,因其形狀似豬腸,所以叫做腸粉。腸粉是廣州茶樓、酒家早茶夜市的必備之品,同時也是廣東人民早餐的必選之品,老廣記憶中的美食之壹。

2、幹蒸燒賣仔

幹蒸燒賣是用半肥瘦肉、蝦仁、雲吞皮和雞蛋為主要原料,以生抽、白糖、鹽、雞粉、胡椒粉、生粉、料酒為配料加工制作而成,用薄面皮裹半露的肉餡料蒸熟,色鮮味美,質地爽滑,爽口不膩。

3、傳統沙河粉

沙河粉是廣州壹種大眾化的米制品。因此粉最早出自沙河鎮而得名。其做法取白雲山上九龍泉水泡大米,磨成粉漿蒸制,切條而成。沙河粉有百多年歷史。其粉潔白薄韌,食法除幹炒、濕炒之外亦可以用下湯煮,廣東人稱之為“湯河粉”或“湯河”。

4、泮塘馬蹄糕

馬蹄糕是廣東地區傳統經典小吃。相傳源於唐代,以糖水拌合荸薺粉蒸制而成。荸薺,粵語別稱馬蹄,故名。其色茶黃,呈半透明,襲培可折而不裂,撅而不斷,軟、滑、爽春辯、韌兼備,味極香甜,入口且帶有壹些馬蹄清香。

5、荔灣艇仔粥

艇仔粥裏沒艇仔,是由艇上人家做的粥而得名,曾名“荔灣艇仔粥”。“壹灣溪水綠,兩岸荔枝紅。”舊時廣州荔枝灣畔的西關風情,最是迷人,河湧壹帶車水馬龍,每逢夏日黃昏,不乏文人雅士及各方遊客來此遊玩,遊河小艇穿梭往來。

其中就有壹種艇是粥艇,主要售賣特制的魚生粥。如果岸上或另壹艇上遊客需要,粥艇上主人便壹碗壹碗地把粥品遞賣過去,很受歡迎。漸漸地,連陸上的小食店也出售這種叫做荔灣艇仔粥的粥品。

6、蠔皇叉燒包

叉燒包是廣東具代表性的點心之壹。以切成小塊的叉燒,加入蠔油等調味成為餡料,外面以面粉包裹,放在蒸籠內蒸熟而成。叉燒包壹般大小約為直徑五公分左右,壹籠通常為三或四個。

7、荷香糯米雞

荷香糯米雞是由新鮮的荷葉包裹而成,荷葉的香氣也會在制作的過程中散發出來。制法是在糯米裏面放入雞肉、叉燒肉、鹹蛋黃、冬菇等餡料。然後以荷葉包實放到蒸具蒸熟。那股特別的清香融入了糯米內,雞肉吃起來也特別的滑嫩。

8、廣式蛋撻

蛋撻的拍森唯做法是把餅皮放進小圓盆狀的餅模中,然後倒入由砂糖及雞蛋混合而成之蛋漿,然後放入烤爐;烤出的蛋撻外層為松脆之撻皮,內層則為香甜的黃色凝固蛋漿。

9、鮮蝦雲吞面

中國古代並無餛飩餃子之分。餛飩、餃子都是用薄面裹餡或蒸或煮而食,大概我們的祖先發覺用面皮把肉餡包裹,不漏壹絲縫、不透壹點洞,沒有“七竅”的“包子”才美味。於是就把這種“包子”稱為“渾沌”,後來改為餛飩,壹直沿用至今。

據說,在唐代餃子和餛飩分離後,餛飩成了考究的餃子,慢慢就有了獨立的風格。

10、薄皮鮮蝦餃

薄皮鮮蝦餃又稱蝦餃,是知名度最高的粵式點心之壹,被列入粵式早茶的“四大天王(蝦餃、幹蒸燒麥、叉燒包、蛋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