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成語大全 - 描寫思念家鄉的散文

描寫思念家鄉的散文

散文是壹種抒發作者真情實感、寫作方式靈活的記敘類文學體裁。下面跟著我來看看描寫思念家鄉的散文(通用5篇)吧!希望對妳有所幫助!

描寫思念家鄉的散文 篇1

故鄉您還好嗎?故鄉的水;您還好嗎?故鄉的草;您還好嗎?故鄉的土;您還好嗎?我親愛的故鄉……

還記得那悠悠的山路嗎?那條蜿蜒曲折的山路,孩提時代的歡聲笑語都被樹葉收藏在自己的百寶箱裏,那個箱子呀!是他們壹生中的珍品。聽……“奶奶,快走呀,快點兒,前面就是小溪了”,“好,我快著呢!”“噢,洗澡,抓魚了……”那稚嫩的童音在樹林裏穿梭著,那淺淺的腳印仿佛在訴說著昨天的故事……故鄉,妳有多麽的美好啊!

還記得那銹跡斑斑的小推車嗎?那是童年的音樂,童年的詩篇……“吱……吱”的車輪聲就象那古老的故事,講述著那童年的喜怒哀樂。“奶奶,我也會推車了,看……”“乖,妳真棒,奶奶回家就給妳買好吃的……”美好的回憶就像壹場輪回的夢,壹去不復返。

孩提時代的我,曾為壹朵花兒而醉過,曾為壹片葉而哭過,曾為壹滴水而惋惜過,曾為壹枝筆而興奮過,呵!美好的往事也都是壹滴留不住的水,壹枝用不完的筆……

我很思念,因為我有壹個美麗的故鄉;我很思念,因為我有壹個美麗的回憶;我很思念,因為我有壹個美麗的童年;我很快樂,因為我有壹個美麗的夢想;我很快樂,因為我有壹朵美麗的雲彩;我很快樂,因為我清澈如秋水般的思念。

花兒朵朵綻放,草兒棵棵青綠,明天的明天,我還會有說不清的思念?下次再見吧,我最親愛的故鄉!

描寫思念家鄉的散文 篇2

我的故鄉位於湖北省黃岡市武穴順河集鎮青龍咀(原古地址:湖北麻城孝感青龍咀)。我日夜思念著我的故鄉,可我從未去過故鄉;只是父親在軍區大別山分區陸軍野戰部隊時,曾去過,也會見了故鄉的族人。

故鄉沒有紫禁城天壇的獨特,沒有萬裏長城的壯觀,卻有三國“赤壁大戰”的傳奇;沒有蘇州園林變幻多端的景致,沒有西湖玉龍、金鳳的傳說,卻有“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的千古絕唱!

據史料考證,我的家族可上溯到唐朝,為唐太宗李世民第九子李治的嫡傳後裔。宋朝南渡時,正逢宋蒙聯合滅金,戰事正酣;始主李煒,號“季八公”,為宋營驃騎大將軍,自南昌提兵入湖北麻城,即現在黃岡市,在大別山南麓李家壩安營紮寨,定居生根。

我曾無數次夢回故鄉,夢中,我深情地擁入故鄉溫暖的懷抱,以遊子熾熱的情懷,細細品味故鄉秀美山川。如今,我執著的夢想,已在季節的輪回裏,把纏綿的故鄉情,化作自己人生規劃的壹部分。

壹提起故鄉,我的熱血就會沸騰,奇妙的心靈感應油然而生,她來自我內心對故鄉的眷念;想起故鄉,似乎隱隱約約聽到了故鄉對我的千呼萬喚。快樂時,眼前就會曼妙麻城映山紅的絢爛,付與我寬宏博大的胸襟;悲傷時,腦海就會浮現故鄉落葉的靜美,勾起我落葉歸根的情愫。

思念故鄉,不需要銘心刻骨的誓言,想念故鄉,不需要海誓山盟的承諾;故鄉是我無拘無束的天堂,我的思想浪潮如放飛的鴻鵠在美麗的天堂裏自由翺翔。

思念故鄉是壹種朦朧的惆悵。我總會在月光傾瀉的夜晚思念故鄉,傾聽來自故鄉清遠的笛,靜靜感知故鄉遠方親人的召喚。故鄉的亭臺樓閣,如海市蜃樓,時刻在眼前徘徊、縈繞;故鄉的模樣,在我心中已形成不可替代的情結,沈澱為揮之不去的鄉愁。

想念故鄉用青石板築成的小徑,想念故鄉裊裊升起的炊煙,想念故鄉族人親和、純樸的鄉音;想念故鄉的感覺是清清的花香,是淡淡的愁怨,是徹夜的難眠,是濃濃的鄉情。

喜歡故鄉綿延起伏的山巒,喜歡故鄉淅淅瀝瀝的細雨,喜歡故鄉漫無邊際、蔥蘢翠綠的竹海,更喜歡故鄉“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的華美詩篇。

故鄉多麽美麗、峻秀,思念故鄉,我再也沒有心情去欣賞紫金山巒的柔情和西子湖畔的浪漫。故鄉多麽寬宏、親切,即使把珠穆朗瑪的巍峨、布達拉宮的壯觀、維多利亞港的豪華加在壹起,也無法和故鄉的親情相比。

故鄉和我血脈相連,故鄉是我童年的記憶和五彩斑斕的夢;我是故鄉在神聖土地上播下的壹粒普普通通的種子,生長成精力旺盛的莘莘學子,四處漂泊,浪跡天涯。而如今葉落歸根,我拿什麽奉獻給妳?我可愛的故鄉。

我願化作壹葉渡船,搖曳在故鄉碧波蕩漾的赤東湖;我願化作千變萬化的白雲;自由飄渺在故鄉湛藍色的天空;我願作為癡情守望的農夫,躬耕在故鄉廣袤無垠的土地。

故鄉啊!我魂牽夢繞的故鄉,當壹天的忙碌回歸到月夜的寧靜,我總會滿載著對故鄉濃濃的思念,枕著清脆、熟悉的蛙鳴,回歸到久違的故鄉,仿佛回到八百年前遠古的模樣;此時,我只想用故鄉的方言,在回音壁的山谷中大聲地高喊:“故鄉!我回來啦!媽媽!我回來啦——”

終於不要去四處漂泊,再也不要去浪跡天涯。此刻,我不願做遊子,只想化作壹棵參天勁拔的迎客松,矗立在“風景如畫”的.東坡赤壁,靜靜地守護在我日夜思念的故鄉!

描寫思念家鄉的散文 篇3

故鄉是壹支歌,壹支越唱越香,越唱越醇的歌;故鄉是壹首詩,壹首越吟越舒心,越吟越思念的詩。

故鄉壹直是我魂牽夢縈的心靈之地,那兒有我童年的美好回憶,故鄉裝滿了奶奶的微笑、祖父的期盼與兒時夥伴的調皮。

故鄉山高水長、沃野千裏,故鄉廣袤平疇、詩情依依。

從小生活在鄉村的我,對鄉間有壹種揮之不去的深刻記憶,這種記憶不會隨著時間的流轉而消失反而會越來越濃,越來越清晰,越來越深情。

彎彎的小河、靜靜的村莊、浩瀚的藍天、悠悠的白雲、潺潺的小溪、窄窄的小橋構成了故鄉詩意的輪廓。

九月,天色微涼。陽光為晚霞增光,白雲為輕風歌唱。田間總會出現幾個拾稻穗的孩童,拾起壹根根稻穗就像拾起了童年的壹個個心願壹樣激動與歡暢,在這壹群小毛孩子裏有壹個就是曾經的我。

黃昏的鄉村小道上,鋪滿了細碎殘陽。稻草披著壹件件柔軟的金黃綢衫守候在寂靜的鄉野,田野間蛙兒鳴,蟲兒唱。還有那青青草地上等著歸家的牛羊。

淡藍色的裊裊炊煙飄蕩在蜀西黃昏的村莊,小屋裏壹定有美味的鄉間菜肴。這藍悠悠的炊煙從屋梢緩緩升起是催促在田地裏勞作的人們回家的詩意符號。

我的童年時光在這裏留下了數也數不清的痕跡。

小時候故鄉與村莊就像壹本永遠也讀不完的童話書,每壹天總能在這本書裏找到屬於自己的快樂與幸福!

祖父常常坐在故鄉院子裏的大榕樹下陶醉的拉著二胡,旋律悠揚、起伏跌宕,然後引來好多的鄉親常來欣賞。晚風中這些音符被揉碎,被放逐。然後飄散在悠長,悠長的黃昏小道上。

那時候田埂上、小河邊、老樹旁總會有壹群小小的身影,村莊很熱鬧,很豐滿,同時也很慈祥。

後來,村子裏的年輕人為了理想,為了前程,背著沈沈的行囊,匆匆踏著鄉間那泥濘的小路越走越遠,只留下那壹串串寫滿感嘆號的深深足跡。

他們都湧向了喧囂的城市,希望在燈紅酒綠的大都市打下壹片屬於自己的天地。

從此故鄉不在熱鬧,孑然壹身。那離開故鄉的遊子,懷揣著故鄉的希望,故鄉的慈祥,踏上了另壹段不壹樣的人生征程。

每壹次回到故鄉身旁,發現故鄉又老了壹些,從村莊的意像中分明讀得出幾分滄桑。走在高高的田埂上,沒有拾稻穗的孩子們,沒有了大樹旁的陣陣笑聲,榕樹下也沒有了祖父拉二胡的聲聲悠揚。

那天空中的排列整齊的大雁又在聲聲呢喃,它們也都回到了故鄉,可在外的遊子們,還有當年的那壹群小毛孩子們現在都還在哪裏呢?是不是都還想著這寂靜得可憐的村莊呵。

故鄉永遠讓人魂牽夢繞,根葉相連!多少個夜晚從夢中依晰能夠見到妳慈祥的容顏、蒼老的身軀、與孤獨的願盼。

描寫思念家鄉的散文 篇4

也不知看到了什麽, 突然讓我好想家了,想起龐龍演唱的《家在東北》那首歌。想起那裏有成片的大豆高粱,想起白花花的雪積澱在壹望無垠的黑土地上,想起開心的嗩吶喧天的鑼鼓扭著秧歌舞的人呀!怎麽就迷上了那朵跑馬溜溜的雲。想起咧著嘴笑的孩子從不把凍梨啃完就去要凍柿子,想起喜歡酸菜豬肉燉粉條的人們其實他們最想吃粘豆包。我們那嘎嘎噠,春天樹綠得讓人忍不住想打口哨,夏天的風逗得向日葵和玉米棒笑得直咳嗽,秋天金黃的麥浪讓人想在上面打滾,冬天齊腰深的雪蹲下去就能玩捉迷藏。在哪裏我們是會呼吸的土豆,是會說話的玉米,多少個很有錢的人,都沒有買走那片熱熱鬧鬧的村莊,因為那是供養我們的地方。

又快過年了,室外的冷尚不足以使人不舒服。早春的陽光像是給孩子們的禮物。唯有這時候的雪最適合用來打雪仗,抓起來黏糊糊的,壹到手裏就成了雪球,飛出去驕傲得像壹條閃亮的弧線劃開空氣,打在臉上就散花了,只留下壹片濕漉漉的雪印。那裏的人們喜歡用雪表達壹切,每家每戶籬笆院裏樸素的雪接引出無窮的樂趣。他們唱呀跳呀,喊的是舒服,跳的是樂呵。雪是上帝饋贈給黑土地最幹凈的禮物。他們就喜歡用雪來篤定收成,篤定明天,篤定未來。

描寫思念家鄉的散文 篇5

對食物我有份執著的愛好,喜歡綠色。只要桌子上有綠色的菜,我就能多吃壹些飯,就算是青菜粥或是青菜飯,我不要菜都能吃上壹兩碗。

老公壹直無法理解我的這種固執,連我自己也無法理解為什麽這樣偏愛綠色食物。

吃過集體飯堂的人都應該有這種體會:走到飯堂,打到那些大鍋炒出來的菜,就沒有半點食欲了,往往剩的比吃的多。

那是壹個初春的中午,我在公司飯堂打到壹份豆角,這不是壹個生長豆角的季節,想來豆角的價格應該不便宜,很奇怪今天飯堂怎麽會有這種菜呢。菜的顏色看起來特別鮮綠,居然引起我的胃口,放在嘴裏邊吃起來,脆生生的,沒有熟透,但我喜歡那股青菜特有澀味,感覺聞到了春天的味道。

吃著吃著,我居然吃出壹股熟悉的暖暖的味道來。

老家是個青山綠水環繞的小鎮,小時候看得最多的是綠色的竹子,有大的有小的都叫不出具體的名字,山上也有,水邊也有,房前屋後也到處都是,吃的水都是天然的山間水或河裏的水,水底流動也是青山翠竹綠樹的影子,看起來幹靜明亮。

我的祖輩壹直生活在這樣壹個美麗的小鎮裏。

父母是農民,生了我們姐弟4個,小的時候我們常常為學費發愁,家裏的菜都是自個地裏長的,幾乎所有的菜都是綠的,青菜、豆角、青椒是最常見的,幾乎壹年有三個季節在吃,那時候,炒菜的油也是自己產的,每年我們家都會養些豬,殺掉之後賣掉的錢除了交學費之外剩余的肉我們自己炸豬油用,量少得可憐,所以燒出來的青菜都有壹股青青的澀味,我們吃了近二十年。

想來我壹直把這種味道留在心底深處,沒意識的壹直偏愛這種顏色,這種味道。

那是家鄉的顏色,家鄉的味道,看起來秀色可餐,想起來暖心,那種純凈的綠色壹直印在我的腦子裏,抹煞不掉。

於是,想家鄉,想親人的念頭在我心中來回奔走,似乎就在這個早春的中午,又似乎在壹個無人知曉的天涯。

結婚之後雖然有了自己的家,可我心裏壹直念著那個裝著自己少女夢想的家;於是,家在心中的感覺,變得忽近忽遠起來。

城市的喧嘩,腳步的匆忙,整天把壹顆心包圍在緊張的工作中,今天突然想起那遙遠的遠離塵囂的小鎮,陽光裏依稀可見父母的佇望與期盼。

我想家中煙熏的黑壁墻,木桌油燈下讀書的夜晚;想村落裏散發著麥草氣息的裊裊炊煙;想家門口那條清潔如皎月裝滿我所有歡樂的小河;想滿眼碧綠、撒滿笑語的茶山。

回家的時候總在夢裏,醒來還在他鄉。這時的心忽然變得蟬翼般的透明和脆弱,所有的心結都在這時似網壹樣滿身纏繞開來,越來越緊,越緊越心痛。

家是心的根,沒人能夠把自己從生命裏連根撥去。

步履匆匆,事務繁忙,我常常把家遺忘在心底某處。但歲月依舊,時光依舊,想家總是在不經意間反復重現,形成壹種揮不去抹不掉的愁。壹種略帶憂傷的、遙遠而又美麗的愁。這愁伴著歲月在心中形成壹道風景,歲月愈長,風景愈美麗;憂傷愈深,風景愈動人。

於是,身在異地遠嫁他鄉的我把自己想成風景裏的壹片樹葉,總做著來年重上枝頭的夢。

然而,回家的路到底有多長呢?

才上眉頭卻上心頭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