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成語大全 - 孫秀梅家庭教育的責任與未來觀後感範文(附寫作技巧)

孫秀梅家庭教育的責任與未來觀後感範文(附寫作技巧)

家庭教育的責任與未來觀後感怎麽寫?

壹、觀後感寫作格式

1、引——圍繞感點,引述材料。簡述原文有關內容。

概括節目的主要內容,要簡練,而且要把重點寫出來。

2、議——分析材料,提練感點。亮明基本觀點。

在引出“讀”的內容後,要對“讀”進行壹番評析。既可就事論事對所“引”的內容作壹番分析;也可以由現象到本質,由個別到壹般的作壹番挖掘;對寓意深的材料更要作壹番分析,然後水到渠成地“亮”出自己的感點。

要選擇感受最深的壹點,用壹個簡潔的句子明確表述出來。這樣的句子可稱為"觀點句"。這個觀點句表述的,就是這篇文章的中心論點。"觀點句"在文中的位置是可以靈活的,可以在篇首,也可以在篇末或篇中。初學寫作的同學,最好采用開門見山的方法,把觀點寫在篇首。

3、聯——聯系實際,縱橫拓展。圍繞基本觀點擺事實講道理。

寫讀後感最忌的是就事論事和泛泛而談。就事論事撒不開,感不能深入,文章就過於膚淺。泛泛而談,往往使讀後感缺乏針對性,不能給人以震撼。聯,就是要緊密聯系實際,既可以由此及彼地聯系現實生活中相類似的現象,也可以由古及今聯系現實生活中的相反的種種問題。既可以從大處著眼,也可以從小處入手。

當然在聯系實際分析論證時,還要註意時時回扣或呼應“引”部,使“聯”與“引”“藕”斷而“絲”連這部分就是議論文的本論部分,是對基本觀點的闡述,通過擺事實講道理證明觀點的正確性,使論點更加突出,更有說服力。這個過程應註意的是,所擺事實,所講道理都必須緊緊圍繞基本觀點,為基本的觀點服務。

4、結——總結全文,升華感點。“讀”的內容不放松。

以上四點是寫讀後感的基本思路,但是這思路不是壹成不變的,要善於靈活掌握。比如,"簡述原文"壹般在"亮明觀點"的前面。

二、家庭教育的責任與未來觀後感範文

今天,我按學校要求收看了由著名教育專家孫秀梅主講的《家庭教育的責任與未來》教育專題節目,孫秀梅專家結合生動的案例,深入淺出地從家庭教育的點滴講起,平鋪直敘中挖掘出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看完節目我感受頗深,孫老師的講解讓我對家庭教育有了更加全面的認識和更深的理解。下面就此次家庭教育的責任與未來講座,我談壹下自己的感受。

說起孩子,大概每個父母都有說不完的話題,孩子的成長傾註了我們太多的心血與愛,當然她們也給我們帶來了數不清的歡樂。孩子壹天天在成長,從牙牙學語、蹣跚學步,再到幼兒園、小學時期,她們的變化給我們帶來了壹個個驚喜。其實孩子的成長過程也是我們為人父母的成長過程,我們在父母這個角色裏也是在不停地學習與進步。

家庭教育是終身教育,是人生整個教育的基礎和起點,是對人的壹生影響最深的壹種教育,它直接或者間接地影響著壹個人人生目標的實現。孫秀梅專家《家庭教育的責任與未來》的講座,對於我來說是壹次提高和重塑,具有很強的指導和引領作用。

本期節目的開頭孫秀梅專家就提出壹個問題,要思考家長自己的角色是什麽?答案是毋庸置疑的,努力成為孩子終身的導師。這句話深深觸動了我。家庭和環境與溝通、引導將是我今後要做的最重要的工作,要潛移默化地對孩子進行人生觀、價值觀教育,樹立孩子遠大的理想,平日裏多與孩子親近溝通,聊天就像朋友壹樣,有些事情也可以讓孩子多發表自己的意見,大家壹起商量,這樣孩子就會更加信賴父母。

家庭是孩子人生的第壹所學校,家庭教育對孩子的成長過程非常重要,所以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要多關註孩子的心理和思想,不要只談論學習、只關註成績。要學會尊重孩子、欣賞孩子,發現孩子進步要及時表揚。不做保姆式的父母,過度地溺愛孩子,而要做孩子成長過程中的導師。父母是孩子的第壹任老師,作為父母要言行合壹、以身作則,養成良好的生活和學習習慣,給孩子樹立榜樣。

家庭教育是壹項復雜的工程,說不完,倒不盡,今日我只是簡單地談了下我的收獲和感想,最後我還想分享壹句我很喜歡的壹段話。

每個孩子都是種子,只不過每個人的花期不同,有的花壹開始就燦爛綻放,有的花需要漫長的等待。不要看著別人的花怒放了,自己的那顆還沒有動靜就著急,相信是花都有自己的花期,細心地呵護自己的花,慢慢地看著他長大,陪著他沐浴陽光風雨,這何嘗不是壹種幸福。相信孩子,靜待花開,也許妳的種子永遠都不會開花,因為他本身就是壹棵參天大樹。

三、家庭教育的責任與未來主要內容

1、家庭教育的責任有哪些;

2、家長在家庭教育中的角色定位;

3、孩子希望父母的角色定位有哪些。

四、家庭教育的責任與未來內容摘要

1、家庭教育五個壹

家庭是人生的第壹所學校,家庭是人生的第壹個課堂,家庭是孩子的第壹任老師,幫助孩子扣好人生的第壹粒扣子,邁開人生的第壹個臺階,家庭教育是人才培養的奠基工程。家庭教育肩負著國家發展使命。

2、家庭教育的思考

家長需要反思的幾個問題:

我了解國家對人才的要求嗎?

我了解自己的孩子嗎?

我為孩子所做的事有意義嗎?

我的角色定位是什麽?

3、孩子對父母的期望

心靈上的傾聽者

困惑中的指導者

學習上的引導者

人生中的規劃者

4、家庭教育的現狀

過度關愛——過度依賴

過度操心——過度懶惰

過度限制——過度低能

過度期望——過度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