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發展的腳步從未停息,在過去的數年裏,我們已見證了無數次新技術誕生那激動人心的時刻。最初看似異想天開的想法,現在卻成了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壹部分,而在現有技術的基礎上,越來越多的新應用方式也逐漸湧現出來。在性能穩步攀升的同時,價錢卻令人欣喜地垂直下落,使得那些曾經幾近奢侈的產品如今也可以為大眾所享受。
下文便是關於這些已經改變或在未來將要改變人們生活的創新技術。在這27個最具代表性的技術中,有的已經成為市場的主宰者,被大眾廣泛接受並應用;而另壹部分方興未艾的技術,壹旦當它們成為主流,對生活產生的影響也是不可小視的。
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但經過壹番細致的討論,我決定將內容精簡到下文中的27個技術。當然,每位讀者都會有自己的標準,對於我們羅列的技術,妳也許並不能完全贊同,也許對妳來說意義重大的技術卻未能入選我們的列表,在這裏,歡迎各位讀者和我們聯絡,與我們分享妳的想法。
下文所有提及的技術(前三個除外)並非按照重要性排序,特此說明。
IBM 個人電腦
1981年,第壹臺IBM PC問世了。有趣的是,在IBM PC 5150 發布的那個時代,它並不是世界上唯壹的“個人”電腦,早在IBM 之前,Apple、Atari 、Commodore 和Tandy/Radio Shack 已經推出了面向個人用戶的計算產品。而5150則是IBM 進軍個人計算設備市場的壹枚重要棋子。
1980年,IBM 與Bill Gates進行了首次會談,商討的重點在於IBM PC所采用的操作系統—MS-DOS.IBM的第壹臺PC配置了4.77MHz 處理器—當時的速度之最—16KB內存以及壹到兩個軟盤驅動器,並配有壹臺單色顯示器。當時,這臺計算機的售價為1545美元—相當於現在的4000美元左右。盡管在當時這臺PC的售價偏高,可用的應用程序也少得可憐,但IBM 還是在幾個月內就售出了13000 臺。鑒於IBM 在市場上的出色表現,時代雜誌為這臺裏程碑式的PC授予了1982年“年度人物”的稱號。預計在今年,全球***會售出近兩億臺IBM PC.
誰說皇室成員和現在的年輕人之間有代溝?1976E-mail
誰說皇室成員和現在的年輕人之間有代溝?1976年,英國女皇就曾經發過壹封電子郵件,她也是最早使用電子郵件的用戶之壹—在那個時候個人電腦甚至還沒有出現。說到e-mail的出現,其實完全是個偶然,1971年,Ray Tomlinson 開發的壹種名叫SNDMSG的軟件在兩臺相鄰的計算機之間發送了信息,而e-mail也由此誕生。現在,全世界***有超過6 億5 千萬人在使用電子郵件,IDC 分析家稱每天至少有3500萬封電子郵件被發送和接收。但令人遺憾的是,調查結果表明在2004年,接近75% 的e-mail都是垃圾郵件。更可悲的是,在全球甚至有五分之壹的用戶購買了殺毒軟件來防止垃圾郵件的幹擾。
Windows
問:如何才能讓Windows 崩潰?答:只需打開電腦,運行Windows。這是個很老的笑話了,但確實很有意思,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也不無道理。撇開穩定性不談,Windows 對世界的影響絲毫不亞於PC的出現,同時它也讓軟件應用更加如魚得水。微軟在1985年推出了Windows 操作系統,較第壹臺IBM PC使用的MS-DOS操作系統而言,Windows 擁有圖形用戶界面,但由於Apple 在圖形界面操作系統上的捷足先登,Windows曾壹度受到法律條款的制約。隨著PC銷量的逐日提升,Mac 軟件開發商也開始推出Windows 版本的軟件,最終Windows 打下了屬於自己的壹片天地,1990年發布的Windows 3 截至1992年***售出了壹千萬套。現在,我們正翹首期待著Longhorn、64位版本的操作系統,而專家們更多期待的則是微軟早日將媒體中心操作系統全面整合進Windows。
噴墨打印機
10年前,如果有人聲稱到2005年,幾乎每個PC用戶都會擁有壹臺家用彩色噴墨打印機,那麽他肯定是眾人嘲笑的對象,即便妳已經成功說服了妳的朋友,經過數年的價格戰,彩色噴墨打印機的價格足以被大眾所接受,他們還是會反問壹句:“我究竟為何需要它呢?”那個時候,上網沖浪和打印網頁的人並不多,使用數碼相機的用戶就更在少數了。單就上述的兩個因素—尤其是數碼影像—就足以說明打印機在現代生活中的重要性。
數碼相片和網絡資源刺激了彩色噴墨打印機的需求HP和Canon 是打印技術的先驅者,早在上世紀70年代就推出了熱感噴墨打印技術。與此同時,Epson 則采用了完全不同的方式,其技術的核心是墨盒中的石英片。無論方式如何,大多數的噴墨打印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