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成語大全 - 初二語文修改病句九種類型

初二語文修改病句九種類型

 修改病句是中學語文科目不可忽視的重點內容,也是在中學階段教學比較常見和重要的壹項內容。接下來我整理了初二語文學習相關內容,希望能幫助到您。

 初二語文修改病句九種類型

 1成分殘缺

 句子裏缺少了某些必要的成分,意思表達就不完整,不明確。

 例如:“為了班集體,做了很多好事。”誰做了許多好事,不明確。

 2用詞不當

 由於對詞義理解不清,就容易在詞義範圍大小、褒貶等方面用得不當,特別是近義詞,關聯詞用錯,造成病句。例如:“他做事很冷靜、武斷。”“武斷”是貶義詞,用得不當,應改為“果斷”。

 3詞語搭配不當

 在句子中某些詞語在意義上不能相互搭配或者是搭配起來不合事理,違反了語言的習慣,造成了病句。包括壹些關聯詞語的使用不當。

 例如:“在聯歡會上,我們聽到悅耳的歌聲和優美的舞蹈。”“聽到”與“優美的舞蹈”顯然不能搭配,應改為“在聯歡會上,我們聽到悅耳的歌聲,看到優美的舞蹈。”

 例如:“如果我們生活富裕了,就不應該浪費。” 顯然關聯詞使用錯誤,應改為“即使我們生活富裕了,也不應該浪費。 ”

 4前後矛盾

 在同壹個句子中,前後表達的意思自相矛盾,造成了語意不明。

 例如:“我估計他這道題目肯定做錯了。”前半句估計是不夠肯定的意思,而後半句又肯定他錯了,便出現了矛盾,到底情況如何呢?使人不清楚。可以改為“我估計他這道題做錯了。”或“我斷定他這道題做錯了。”

 5詞序顛倒

 在壹般情況下,壹句話裏面的詞序是固定的,詞序變了,顛倒了位置,句子的意思就會發生變化,甚至造成病句。

 例如:“語文對我很感興趣。”“語文”和“我”的位置顛倒了,應改為“我對語文很感興趣。”

 6重復羅嗦

 在句子中,所用的詞語的意思重復了,顯得羅嗦累贅。

 例如:“他興沖沖地跑進教室,興高采烈地宣布了明天去春遊的好消息。”句中“興沖沖”和“興高采烈”都是表示他很高興的樣子,可刪去其中壹個。

 7概念不清

 指句子中詞語的概念不清,屬性不當,範圍大小歸屬混亂。

 如“萬裏長城、故宮博物院和南京長江大橋是中外遊客向往的古跡。”這裏的“南京長江大橋”不屬於“古跡”,歸屬概念不清,應改為“萬裏長城、故宮博物院是中外遊客向往的古跡。”

 8不合邏輯不合事理

 句子中某些詞語概念不清,使用錯誤,或表達的意思不符合事理,也易造成病句。

 例如:“稻子成熟了,田野上壹片碧綠,壹派豐收的景象。”稻子成熟時是壹片金黃色,而本句中形容壹片碧綠,不合事理。

 9指代不明

 指句子中出現多個人或狀物時,指代不明確,含混不清。

 代詞分為人稱代詞[我、妳、他(她、它)、我們?],指示代詞[這、那、這裏、那兒?]和疑問代詞[誰、哪裏]三種,指代不明的病句指的是代詞使用錯誤。這類病句主要有二類。壹類是壹個代詞同時代替幾個人或物,造成指代混亂。二類指示代詞和疑問代詞誤用。

 例如:劉明和陳慶是好朋友,他經常約他去打球。?應將“他經常約他去打球”改為“劉明經常約陳慶去打球”。

 修改病句的符號及作用

 1.刪除號:用來刪除字、標點符號、詞、短語及長句或段落。

 2.恢復號:又稱保留號,用於恢復被刪除的文字或符號。如果恢復多個文字,最好每個要恢復的字下面標上恢復號。

 3.對調號:用於相臨的字、詞或短句調換位置。

 4.改正號:把錯誤的文字或符號更正為正確的。

 5.增添號:在文字或句、段間增添新的文字或符號。

 6.重點號:專用於贊美寫得好的詞、句。

 7.提示號:專用於有問題的字、詞、句、段,提示作者自行分析錯誤並改正。

 8.調遣號:用於遠距離調移字、標點符號、詞、句、段。

 9.起段號:把壹段文字分成兩段,表示另起壹段。

 10.並段號:把下段文字接在上文後,表示不應該分段。

 11.縮位號:把壹行的頂格文字縮兩格,表示另起段,文字順延後移。

 12.前移號:文字前移或頂格。

 修改病句是有方法可尋的,壹般需掌握好“壹讀二找三改四檢查”。

 壹讀,讀通句子,弄清原句的本意。本意是指原句所要表達的主要意思。修改病句的前提是不能改變原句的本來意思,只有弄清句子的本意,才可能正確修改。

 二找,確定句子的病癥。要修改病句,先要找到句子的病證,確定病因。壹般我們可以根據所學過的幾種病句的常見原因,幫助查找病癥。

 三改,對癥下藥。根據語句的病癥及原因,經過認真思考,采用增、刪、調、換等方法,動手把錯的地方改正。

 四檢查。改完後還得重讀壹兩遍,看看有毛病的地方是否都修改了,修改的是否恰當,是否保持了句子的願意?

 初中語文怎麽進行課外閱讀?

 (壹)養成不動筆墨不讀書的習慣。壹邊讀,壹邊在書上圈點勾畫,必要時在書上作批註(自己的書),這樣就可使書中的重點、觀點、缺點顯露無遺,就好像在雪後的大地上留下的串串腳印,可幫讀者從書中汲取營養,從而避免了“抓到籃子都是菜”的現象。《毛澤東評點二十四史》之所以現在仍引起轟動,壹個很重要的原因,正是有了毛澤東的批註。

 批註時可用文字,也可用符號,現列出幾種符號,供同學們參考

 直線:表明比較重要的內容

 浪線:__表明特別重要的內容

 重點線:表明關鍵性的詞語

 驚嘆號:!表示對精彩處的贊嘆問號:?表示對某些觀點或材料的疑問三角號:A表示壹般材料並列的幾個觀點符號也可自己設立,只要自己明白即可。

 (二)在閱讀的時候能夠思考,在思考的時候能夠閱讀。孔子說:“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孟子說:“心之官則思,思則得之,不思則不得也。”學思結合才能有所得,才能對文章的內容理解得深刻,同學們的創造性思維才能得到更快的發展。

 (三)對文章的內容要辨證地吸收。古人說:“盡信書則不如無書。”文人在創作時由於受世界觀、時代所限,文章自然良莠不齊,如《水滸傳》裏面便充斥了許多宿命論,因果報應等思想,我們就應“揚棄”。我們應學蜜蜂,采得百花釀成蜜,讓別人優秀的東西化為自己的知識,正如我們吃牛肉、喝牛奶目的是使自己強壯,而不是把自己變成牛壹樣。

 (四)要學會綜合地運用讀書法。中外文化浩如煙海,博大精神,如不註意選擇、不註意運用合理的讀書法,只壹味的死讀,是讀不好書的,在此給同學們介紹幾種有用的讀書法。

 1.瀏覽法。這種方法主要用於了解壹本書的大意。拿起壹本書,可先瀏覽前言,再通讀書目,然後據目錄找到可讀的內容,最後再看壹遍結束語或後記,這樣便對書的內容有壹個較好的把握。

 2.跳讀法。為了節省時間,提髙閱讀速度,可以根據壹定的目的從書中挑選壹些有益的段落或篇章認真閱讀,從而跳過次要內容或不感興趣的部分。但跳讀也需了解文章大意,以便分清主次,拿來所用,且忌斷章取義,歪曲原材料。跳讀的速度壹般1500字/分鐘。

 3.速讀法。該法是從閱讀材料中快速提取有用信息,獲得有關知識的壹種閱讀方法。閱讀的重點不是放在字、詞、句及篇章結構上,而是放在閱讀內容的領會上。快速閱讀的過程是壹種積極的創造性的理解過程,而不是蜻艇點水、走馬觀花的過程。

 要想快速閱讀,必須做到①克服讀書時發聲或動嘴唇的毛病,養成直接看書的習慣②要養成整體看書的習慣“壹目多字”“壹目多行”③掌握語言的運用規律。速讀的速度約1000字/分鐘。

 4?細讀法,就是仔細閱讀。該法是壹字壹詞的讀,同時在書上圈點勾畫,摘重點,速度同朗讀的速度。細讀的速度壹般200字/分鐘。

 5.精讀法。就是逐字逐句的深鉆細研,目的是將書吃透,直至背誦。朱熹說:“熟讀而精思。”講的便是精讀的重要性。

 以上五種方法同學們在閱讀時可根據不同的需要,及時間的長短來選擇適當的讀書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