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壹三年級自編童話故事:小雞學飛
小雞出生後,很是漂亮,渾身透著機靈,深得老母雞的喜歡。他整天除了吃就是玩,其他什麽也不想,什麽也不幹。老母雞勸它學會自己找食吃,他卻說:“我不是有主人餵食,有妳們疼嗎?”
不管老母雞怎樣苦口婆心,小雞依然我行我素。
後來,老母雞想想他不想學覓食,就讓他學會自我保護吧。
於是,她對小雞說:“妳既然不想學覓食就算了,但妳要學會飛,這對妳的安全是很有好處的。”
“學飛?”小雞想到鳥兒在天空中想去哪兒就飛到哪兒,蜜蜂自由自在地穿梭在花叢中,多麽快樂呀,連忙說,“好呀,那妳快教我呀!”
老母雞就帶他到壹處高地,讓他張開翅膀往下跳。小雞看看下面,又看看母親:“這麽高,怎麽跳?”“跳吧,孩子,只要妳敢跳,以後妳就能很快學會飛了。”
小雞閉起眼睛往下跳,只聽撲的壹聲,他重重地摔在地上,疼得哇哇直叫。
從此,小雞再也不學飛了,整天除了吃,就是玩。
不久,他的.父母死了,主人又遇到了麻煩,他只好外出找吃的,可過了好半天都沒找到食物。
突然,壹條惡狗朝他猛撲了過來。他想起母親說過在危急時刻要張開翅膀飛奔,可是,不管他怎麽用力,都張不開翅膀飛奔,結果被狗咬成了重傷。
此時,小雞才後悔當初沒有練就壹身好本領,也終於明白父母的良苦用心。
篇二三年級自編童話故事:小貓咪釣魚
壹天,貓媽媽帶著小貓咪去釣魚。他們來到小河邊,壹人壹只魚竿,開始釣魚。
壹只蜻蜓飛來了。蜻蜓真好玩,飛來飛去像架小飛機。小貓咪放下釣魚竿,去捉蜻蜓。可是,蜻蜓很快飛走了,小貓咪只好空著手回到河邊。壹看,貓媽媽釣了壹條大魚。
壹只蝴蝶飛來了。蝴蝶真美麗,停在草上就像壹朵盛開的花。小貓咪放下魚竿,又去捉蝴蝶。蝴蝶很快飛走了,小貓咪又沒捉著,空著手回到河邊。壹看,貓媽媽又釣了壹條大魚。
小貓咪說:"真氣人,我怎麽壹條小魚也釣不著?"
貓媽媽說:"釣魚就要壹心壹意,不能三心二意。妳壹會兒捉蜻蜓,壹會兒捉蝴蝶,怎麽能釣著魚呢?"
小貓咪很難為情,決心壹心壹意地釣魚,不再亂跑。
蜻蜓又飛來了,蝴蝶也飛來了,小貓咪就像沒看見壹樣,壹步也不再走開。不壹會兒,釣竿上的線往下沈,釣竿也動起來了,小貓咪使勁把釣竿往上壹甩,壹條大魚就釣了上來。
小貓高興地喊了起來:"我釣到大魚啦,我釣到大魚啦!"
篇三三年級自編童話故事:虎項金鈴
明朝年間,在金陵(今江蘇南京市)城的西面,有壹座清涼山,山勢十分險峻。
清涼山上,有壹座清涼寺。寺裏有好幾百名和尚。香火十分興旺,寺內的方丈叫法眼禪師,道行十分高深,慧眼識人。
當時,寺內有位法燈和尚,性情豪爽灑脫,就是不肯好好念經,和尚們都看不起他。但法眼禪師卻認為法燈和尚很有靈氣,對他另眼相看。
有壹天,法眼禪師在宣講佛法以後,和大家壹起隨便聊天。他問大家:“如果老虎的頸項上系著壹只金鈴,妳們說誰能解得開?”
和尚們聽了這個問題,有的瞠目結舌,有的抓耳撓腮,有的相互觀望。沈默了好壹會,壹個人也回答不出。
這時,法燈正好從外面回來,法眼禪師便問他:“法燈,妳說說看,如果老虎的頸項上系著壹只金鈴,誰能解得開?”
法燈和尚不假思索地回答說:“這很容易。這個金鈴是誰系上去的,誰就壹定能解下來!”
法眼禪師聽了,面帶微笑,說:“對!妳回答得不錯!”
然後他對和尚們說:“法燈是很有才氣的,妳們可不能小看他呀!”
後來,從這則故事還引申出“解鈴還須系鈴人”這樣壹句成語。
篇四三年級自編童話故事:螞蟻的力量
很久以前,有壹個人看到了螞蟻的壯舉:突如其來的水包圍了壹小塊陸地,那壹小塊陸地有許多的螞蟻,是螞蟻的家園。螞蟻們對水是很敏感的,因為它們不會水。
天要是要下大雨了,它們總是能夠預先知道,於是就能看到它們浩浩蕩蕩搬家的場面。但是這壹次它們無法預先知道,因為這壹次是人禍,那個人挖開了溝渠,要澆灌他的菜園子。
天災可以預知,但是對於人禍螞蟻們就無法預知了。螞蟻們爬出了洞穴,壹陣慌亂,螞蟻們秩序了,它們聚攏,聚攏,聚攏成了壹個大大的螞蟻團,這時,水漫了上去,螞蟻團就漂在了水面,而且在微風的吹動下,螞蟻團滾動,在水面上向前滾動。
沒有壹只螞蟻松手,那螞蟻團好像向前漂得很輕靈。終於,他們抵達了陸地,它們分散開來,它們壹定又壹次開始重建家園。那人看得呆了。
他在想,假如有螞蟻不想在最外邊想在裏邊安全著,還會有那緊密的螞蟻團嗎?假如有更多的螞蟻這樣想,還會有螞蟻團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