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周武帝是壹個體恤百姓的皇帝,後來打敗了齊國,建立了北周盛世。歷史上的北周武帝便是宇文邕,他出生於543年死於578年,屬於鮮卑族代郡武川人。宇文邕是宇文泰的第四個兒子,由於宇文邕從小就聰明所以宇文泰便見人就說:?成吾誌者,此兒也。?
北周武帝宇文邕在十二歲時便被封為輔成郡公,武城元年,又進封為魯國公並且兼任宗師,但是宇文邕的性格深沈不輕易發表任何意見,周明帝便說宇文邕是:?此人不言,言則必中。?
所以他們都是有遠見的,560年四月明帝被宇文護派人毒害,他們便讓十七歲的宇文邕登基稱帝,稱為北周武帝。但是北周武帝在位時社會動蕩不安,發生種種事情的原因就在於宇文泰的侄子宇文護,因為宇文護壟斷了北周實權所以導致社會不穩。而且北周武帝深知宇文護的勢力正在壹天天的擴大,自己只能忍耐著,北周武帝表面上與宇文護相安無事但是在暗中卻壹直積聚力量,終於在壹次恰當的機會中和眾人壹起殺死了宇文護。
宇文護死後,北周的大權都集中在北周武帝的手中,並且北周武帝把宇文護的兒子親信都殺死了,北周武帝終於迎來了親政。宇文邕本人生活簡樸、做事果斷明確、耐苦勞,關心民間疾苦,後來更消滅了齊國,使百姓生活安定。
578年宇文邕死於病災,享年三十六歲,謚號武皇帝,葬孝陵,廟號高祖。
歷史上有壹個著名的事件即北周武帝滅佛,北周武帝是壹個仁慈的人,並且北周武帝虔誠的佛信徒,但是北周武帝滅佛在歷史上是真實存在的,所以關於該事件發生的原因壹直是後人的興趣所在。
就史料上記載,當時北周的佛教已經成為了社會的寄生蟲,和尚們不務正業不繳納稅費,並且當災難到臨時,和尚們不但對災民不施以援手,反而趁機吞並土地,這便使本來就遭受災難的人雪上加霜,這實際上就是滅佛事件的導火索。
北周武帝滅佛正式發生是在公元574年,當時北周武帝強行限制僧侶人數,這壹策略不僅增加了財政收入,同時也使得軍隊人數大大的增加了。在北周武帝滅佛期間,曾有壹個比較大膽的僧人告訴北周武帝,佛是救世主,施恩布道,周武帝這樣對佛會遭到報應的。但是北周武帝並沒有害怕反而說只要百姓幸福國家興旺,他便寧願承受任何懲罰。
北周武帝在位期間,北周國國運昌盛,滅佛事件非但沒有使得皇帝遭到報應,反而使他獲得了百姓的愛戴。北周的僧侶之所以放肆是因為北周的皇帝孝閔帝宇文覺和明帝宇文毓都是非常虔誠的佛教信徒,從而使得佛教在北周發展非常迅速,隨著時間的推移,僧侶們仗著皇帝的重視,開始自大,忘記了本心,所以到了北周武帝時期,佛教的發展已經嚴重影響了江山社稷,為了國家餓發展,百信能夠安居樂意,所以才有了北周武帝滅佛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