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的情節不復雜,單壹的主線沒有多余的分枝。但就整部片子來講,沒有哪壹處不是吸引人的。這都歸功於創造這部片子的導演宮崎駿的創造力和對細節模塊的精細處理。
其壹:故事的世界觀。所謂世界觀這裏指的是構成世界的壹切事物和生活在這個世界裏的人的活動兩個方面。《天空之城》所塑造的這個世界類似乎第二次工業革命開始時期的情景,蒸汽時代是這個世界的代名詞。主人公小男孩兒帕茲本身就是個鍋爐技工。修在木質軌道上機車是蒸汽機車等等。在人類歷史上第二次工業革命是壹個轉折點,他是人類大工業時代的開端。這壹時期蒸汽機的使用是主要的標誌。日本自明治維新之後,便將第壹次工業革命的成果從西方直接吸收過來在政府的推動下全面開展第二次工業革命。自大正時代起,蒸汽機的成規模使用就成為了日本社會跨入世界發達國家的重要標誌之壹。而那個時候的日本正是快速擴張和發展的時期,面對未知領域的探索每個人都能發自內心的投入到這個發展的行列中來。從那個時代走出來的日本人對蒸汽機乃至蒸汽時代都懷有美好的記憶和懷念,這樣壹種情結被傳播給了下壹代。於是在宮崎駿少年的時候,對這種發展也自然的產生壹種向往。於是,這樣壹幅充滿的十九世紀末期風格的世界就在《天空之城》中形成了。與此對應的,由於工業發展過快,環境汙染,工業垃圾以及各種各樣的社會問題困逐步的困擾了戰後新時代的日本。從奇怪的佝僂病到光化學煙霧導致失明等等問題也使得大師對工業化產生了終極得反省和深思。這樣壹種情結在影片中便反映為具有極高度不可壹世的Laputa天空王國的解散和天空之城的崩壞。在遺棄的天空之城上早已沒有了人煙,但是憑借自然力生長起來的植物以及動物們卻在這裏無憂無慮的生長著。這是導演對工業時代發展的終極思考的具現。也是對人類社會發展走向提出的壹個命題,也是壹個疑問。大師把這些都融合在了影片的世界觀中。提出自己的看法,同時也流給讀者以思考。片中構築的大氣磅礴的天空景象也給人壹種威嚴神聖而不可侵犯的直面感受。無論人類的飛行船有多麽的厲害或者發達,但是在天空面前都顯的那麽渺小。片中深厚的雲層所帶來壹種不可抗拒的包容力暗示著這樣壹種偉大的自然存在。也暗示著人類是永遠不能離開自然而存活的,就如同脫離了大地母親的天空之城……
關於人,在影片中粗分的話有兩類,好人和壞人……這是所有面向兒童的電影的普遍劃分規律。但好人和壞人的界限和程度也不是壹成不變的。例如最初的海盜團到後來成了主人公有力的幫助者和朋友。壞人中,穆斯卡才是所有人中野心最大的人。我們還可以把所有的人分分類。壹類是熱愛生活,投身於生活中去的人,而另壹類人則是野心勃勃,貪得無厭的人。熱愛生活的人民如帕茲的親人以及朋友夥伴都在這個設定的世界裏積極向上的生活著,帕茲的小號晨曲可以說代表了這個社會中人們的積極面對生活的心態。另壹類人則是與整個社會格格不入的人,他們妄圖統治世界,占有世界的所有財富,奴役所有熱愛生活的人們。這類人的代表就是穆斯卡。有了兩類人的對立,有了這樣壹個世界大舞臺,於是簡單的故事在這裏也變得精彩了。
其二:配樂。這次又不得不說配樂。久石讓在天空之城的表現讓他達到了事業的巔峰。其中主旋律《天空の城ラピュタ》貫穿全篇自始至終縈繞在觀眾的耳邊。其恢弘博大的氣勢配上壯美的天空圖景仿佛帶人們來到了神聖的殿堂,在這個殿堂裏接受偉大自然的精神洗禮。主題歌《空から降ってきた少女》的歌詞朝氣而有穿透力。承載著壹種堅毅和開拓的精神品質……我時常將兩手曲子作為手機鈴聲,百聽不厭。有時獨自壹人靜聽著曲子,仿佛飛翔於無際的天空,每每都能使人心靈抵擋,不能自已。
其三:寓意。《天空之城》的成功,不僅僅在於其故事,音樂等等外在的東西。由表及裏,人們自然會品讀到他的內核。而恰恰是其核心所表達的東西抓住了觀眾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