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控制環境;
2、風險評估;
3、控制活動;
4、信息與溝通;
5、監控。
內部控制按其控制的目的不同,可分為會計控制和管理控制。會計控制是指與保護財產物資的安全性、會計信息的真實性和完整性以及財務活動合法性有關的控制;管理控制是指與保證經營方針、決策的貫徹執行,促進經營活動經濟性、效率性、效果性以及經營目標的實現有關的控制。會計控制與管理控制並不是相互排斥、互不相容的,有些控制措施既可以用於會計控制,也可以用於管理控制。
內控制度包括內容:
1、控制環境
控制環境提供企業紀律與架構,塑造企業文化,並影響企業員工的控制意識,是所有其它內部控制組成要素的基礎。控制環境的因素具體包括:誠信的原則和道德價值觀、評定員工的能力、董事會和審計委員會、管理哲學和經營風格、組織結構、責任的分配與授權、人力資源政策及實務。
2、風險評估
每個企業都面臨來自內部和外部的不同風險,這些風險都必須加以評估。評估風險的先決條件,是制定目標。風險評估就是分析和辨認實現所定目標可能發生的風險。具體包括:目標、風險、環境變化後的管理等等。
3、控制活動
企業管理階層辯識風險,繼之應針對這種風險發出必要的指令。控制活動,是確保管理階層的指令得以執行的政策及程序,如核準、授權、驗證、調節、復核營業績效、保障資產安全及職務分工等。控制活動在企業內的各個階層和職能之間都會出現,這主要包括:高層經理人員對企業績效進行分析、直接部門管理、對信息處理的控制 、實體控制、績效指標的比較、分工。
4、信息與溝通
企業在其經營過程中,需按某種形式辨識、取得確切的信息,並進行溝通,以使員工能夠履行其責任。信息系統不僅處理企業內部所產生的信息,同時也處理與外部的事項、活動及環境等有關的信息。企業所有員工必須從最高管理階層清楚地獲取承擔控制責任的信息,而且必須有向上級部門溝通重要信息的方法,並對外界顧客、供應商、政府主管機關和股東等做有效的溝通。
5、監控
內部控制系統需要被監控。監控是由適當的人員,在適當及時的基礎下,評估控制的設計和運作情況的過程。監控活動由持續監控、個別評估所組成,其可確保企業內部控制能持續有效的運作。具體包括:持續的監控活動、個別評估、報告缺陷。
二、企業內部控制制度的要點
(1)建立和健全分工負責制明確職權,落實責任。
(2)不相容職務嚴格分離,並實行回避,主要的不相容職務包括出納與費用、上入賬目登記,實物保管與相關的會計核算,業務授權、授權與核算,業務操作與審核等。
(3)建立崗位輪換制度。
(4)完善憑證、賬簿、報表體系,嚴格會計操作規程和憑證制度。
(5)堅持財務審批“壹支筆”制度,落實專人負責。
(6)會計部門嚴格復核、審批制度。
(7)對重要財物設置限制接近措施,並責成專人妥為保管。
(8)設置內部審查或稽核部門,進行經常性的查核、監督工作。
三、企業內控制度的主要作用
1、保證會計信息的真實性和準確性
健全的內部控制,可以保證會計信息的采集、歸類、記錄和匯總過程,從而真實地反映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的實際情況,並及時發現和糾正各種錯誤,從而保證會計信息的真實性和準確性。
2、有效地防範企業經營風險
在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中,企業要達到生存發展的目標,就必須對各類風險進行有效的預防和控制,內部控制作為企業管理的中樞環節,是防範企業風險最為行之有效的壹種手段。它通過對企業風險的有效評估,不斷加強對企業經營薄弱環節的控制,把企業的各種風險消滅在萌芽之中,是企業風險防範的壹種最佳方法。
3、維護財產和資源的安全完整
健全完善的內部控制能夠科學有效地監督和制約財產物資的采購、計量、驗收等各個環節,從而確保財產物資的安全完整,並能有效地糾正各種損失浪費現象。
4、促進企業的有效經營
健全有效的內部控制,可以利用會計、統計、業務等各部門的制度規劃及有關報告,把企業的生產、營銷、財務等各部門及其工作結合在壹起,從而使各部門密切配合,充分發揮整體的作用,以順利達到企業的經營目標。同時,由於嚴密的監督與考核,能真實地反映工作實績,再配合合理的獎懲制度,便能激發員工的工作熱情及潛能,從而促進整個企業經營效率的提高。
法律依據:
《控制對企業進行經濟檢查的規定》
第壹條 為了規範行政機關對企業進行經濟檢查的行為,減輕企業負擔,維護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 本規定所稱經濟檢查,是指行政機關對企業生產、經營活動遵守法律、法規情況進行的檢查。前款行政機關包括經貿、財政、審計、價格、稅務、工商行政管理、質量技術監督、外匯管理、統計等部門。
第三條 除法律、法規明確規定外,任何行政機關不得擅自對企業進行經濟檢查。
第四條 行政機關依照法律、法規對企業進行經濟檢查,應當統籌安排、註重效率、保證質量、避免重復。
第五條 行政機關對企業進行經濟檢查,應當事先擬訂檢查計劃。檢查計劃應當包括檢查依據、檢查時間、檢查對象、檢查事項等內容。行政機關應當將檢查計劃報同級人民政府指定的部門(以下統稱指定部門)備案。指定部門應當對有關行政機關的檢查計劃進行必要的協調,能夠合並的,應當合並;可以聯合實施的,應當組織有關行政機關聯合實施檢查。實行垂直管理體制的行政機關對企業進行經濟檢查,應當將檢查計劃報上壹級機關備案。上壹級機關應當對下壹級行政機關的檢查計劃進行必要的協調,能夠合並的,應當合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