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成語大全 - 詠雪教案

詠雪教案

詠雪教案 篇1

 壹、導入

 出示源自《世說新語》的成語:管寧割席、肅然起敬、難兄難弟、身無長物、百感交集、楚楚可憐、拾人牙慧、擲地有聲、老生常談、流芳百世、遺臭萬年

 齊讀這些成語

 這些我們非常熟悉的成語,都出自《世說新語》。

 找同學介紹劉義慶及世說新語他們曾學過《楊氏之子》導入《詠雪》

 二、檢測預習

 課前我們已經預習了課文,讓我們檢測壹下,同學們有信心通過嗎?

 1、生字關

 2、課文朗讀關,讀正確、讀流利、讀準節奏(據文意斷句讀準節奏

 3、整體感知關

 三、翻譯課文

 小組討論解決疑難,集體解決

 四、賞析課文

 他們是在壹種什麽樣的氛圍中?

 感受氣氛,讀出韻味

 賞析比喻句,出示下雪圖片,自創比喻句多有詩情畫意。妳知道哪些關於寫“雪”的古詩詞呢?

 師:聰明!看來這位同學平時善於積累。我也摘錄了幾首古詩詞,請大家朗讀,看看這些詩句中各是怎樣寫雪的。

 “

 師:欣賞雪景:下面假設妳也參與了當時的討論,請用以下文言句式再寫出壹兩句,對紛紛揚揚的白雪作生動的描述。

 曰:“xx差可擬”

 曰:“未若xx”

 請四人為壹小組討論,推薦壹位中心發言人進行成果展示交流。(生分組討論,師作行間指導,並參與壹小組討論)

 師:剛才我們同學們壹起交流了九句,加上兄子、兄女們的兩句,妳認為哪句對雪花的描述最為貼切、生動、新穎?

 積累描寫雪的詩句

 五、故事新編:根據想象擴充故事

 背誦課文師:中華古詩文是我國傳統文化的瑰寶,走近它,熟讀它,背誦它,讓它根植於我們的心靈,伴隨我們成長!下面請找出妳最喜歡的語句加以背誦。

 六、拓展:

 孔文舉年十歲,隨父到洛。時李元禮有盛名,為司隸校尉。詣門者,皆俊才清稱及中表親戚乃通。文舉至門,謂吏曰:“我是李府君親。”既通,前坐。元禮問曰:“君與仆有何親?”對曰:“昔先君仲尼與君先人伯陽有師資之尊,是仆與君奕世為通好也。”元禮及賓客莫不奇之。太中大夫陳韙後至,人以其語語之,韙曰:“小時了了,大未必佳。”文舉曰:“想君小時必當了了。”韙大踧踖。

 七、作業:閱讀《世說新語》

詠雪教案 篇2

 學情分析:

 在此之前,學生已經學習了《楊氏之子》、《伯牙絕弦》等幾篇文言文,基本掌握了了壹些朗讀和理解文言文的方法,我主要是引導學生運用已有的方法進行學習,並努力創造壹種氛圍,讓學生感受“詠雪”的情境,學習古人的智慧。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地朗讀本文,並試著背誦。

 2、能借助註釋和聯系上下文理解文意,對不理解的地方敢於提問。

 3、了解“詠絮之才”這個典故的由來,學習古人的智慧。

 4、積累古詩中的詠雪名句。

 教學重點:

 能正確、流利地朗讀這篇古文,並能借助註釋和聯系上下文理解文章的意思,積累詠雪名句。

 教學難點:

 理解文中兩個人對雪的比喻妙在哪裏,文中的謝太傅為什麽更欣賞侄女謝道韞的回答,謝道韞因何得名“詠絮之才”。

 教學方法:

 朗讀法;同伴互助,解決疑難;補充相關人物的資料。

 教學準備:

 ppt課件:搜集詠雪名句,謝安、謝道韞、王羲之的圖片及資料。

 教學時數:

 1課時

 教學過程:

 壹、介紹人物,創設情境。

 1、課件依次出示:謝安、謝道韞、王羲之的圖片,師作如下介紹。

 謝安,東晉政治家,軍事家,也是當朝宰相,世稱謝太傅、謝公。他自幼聰慧敏悟,氣字非凡,甚至連被譽為“王與馬,***天下”的著名丞相王導都知道他,以致於當時的學童連他的讀書音韻都競相仿效,蔚成時尚。在同權臣桓溫的周旋與鬥爭中,謝安表現出了超人的膽識與氣度,成了穩定大局的頂梁柱,群臣的主心骨。公元371年,桓溫廢除了皇帝司馬奕,另立簡文帝司馬昱,公元373年二月,當桓溫聞訊簡文帝並沒有如他指望的那樣,禪位給他,氣急敗壞;親率大軍,殺氣騰騰地回兵京師,向謝安,王坦之問罪,並欲趁機掃平京城,改朝換代。眼見朝廷上下,人心惶惶,新帝司馬曜也不得不下詔讓吏部尚書謝安和侍中王坦之到新亭迎接桓溫。當時,文武百官紛紛跪拜在道路兩旁,甚至連擡頭看壹眼威風凜凜從眼前經過的桓溫的勇氣都沒有,這裏面也包括那些有地位有名望的朝廷重臣。與謝安同來的王坦之早已是驚慌失色,汗流浹背,緊張地連手版都拿倒了。在這惶恐的壹群人中,只有兩個人不改自然容顏,壹個是來者不善的桓溫,壹個是鎮定安閑的謝安。在習習拂面的寒風中,謝安走上臺階,在席上就坐。他並不看桓溫布置在四周,圍得像鐵桶似的衛兵,而是先作了壹首詠浩浩洪流的《洛生詠》,然後才平靜從容地說:“我聽說諸侯有道,就會命守衛之士在四方防禦鄰國的入侵。明公入朝,會見諸位大臣,哪用得著在墻壁後布置人馬呢?”老道的桓溫沒料到昔日在自己府中做司馬的謝安在這種關頭依舊不改其曠達風度和自若本色,壹下子被他鎮住了,於是趕忙賠笑說:“正因為不得已才這樣做呀!”囂張氣焰被打下去後,他連忙傳令撤走兵士,在接下來的時間裏,他又擺酒設饌,與謝安兩人“歡笑移日”,在這歡笑聲中,朝廷總算度過了壹場虛驚。

 謝道韞,東晉時有名的才女,東晉的謝氏家族是聲名顯赫的名門望族,、謝道韞就是出生於這樣壹個才俊麋集的豪門中。她是東晉名相謝安的侄女,淝水之戰中立下赫赫戰功的名將謝玄的姐姐。謝道韞在閨閣少女時就卓爾不凡,才識過人。壹個冬日的午後,謝安與家人們聚在壹起討論文義大略。不久,雪下大了,謝安興致勃勃地問:“大雪紛紛何所擬?”侄兒謝朗回答:“撒鹽空中差可擬。”謝道韞卻說:“未若柳絮因風起。”在叔父謝安十分贊許,於是後世就把能詩善文的女子稱為“詠絮之才”。後來,謝道韞就嫁給了東晉時著名書法家王羲之的二兒子王凝之,王凝之以善“草隸”聞名,又先後出任江州刺史、左將軍、會稽內史,雖然沒有他父親和弟弟的`名氣大,但也絕非庸才。唐朝詩人有句詩寫道:“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這裏的“謝”指的就是謝道韞的娘家,“王”指的就是王羲之家。

 2、說說聽了老師剛才的介紹,哪個人物給妳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為什麽?

 3、這節課,我們要學習的這篇古文就是“詠絮之才”這個典故的由來。師板書課題。

 4、生齊讀課題,說說還在那裏見到過“詠”字,學生聯系過去學過的《詠鵝》、《詠柳》,想壹想“詠”是什麽意思?

 二、嘗試自讀,讀通文章。

 1、學生自由地朗讀文章,並標記下難讀的地方。

 2、全班交流,說說哪些句子不太好讀?師相機指導,請學生互相糾正,全班練讀。

 學生朗讀預設

 易錯的字音:雪驟(zhòu)何所似(sì)

 差(chà)可擬(nǐ)即(jí)

 句子:謝太傅/寒雪日/內集。

 即/公大兄/無奕女。

 3、指名讀全文,齊讀全文。

 三、小組合作,疏通文意。

 1、回憶以往學習古文,是怎麽理解文意的?(讀中理解,借助註釋,聯系上下文。)

 2、運用以上的方法,自己默讀文章,試著想壹想文章講的是什麽意思?在讀不懂的句子後面劃“?”

 3、小組合作交流,重點交流自己不懂句子。

 4、在學生自主探究,小組合作之後,全班交流:還有哪些問題或疑惑?

 預設:俄而雪驟。

 師引導:妳還聽過哪些帶“驟”的詞語,比如:驟雨,驟降,大膽猜想雪驟可能是什麽意思?借助註釋,知道“俄而”是什麽意思?那麽“俄而雪驟”連起來怎麽解釋呢?

 即公大兄無奕女。

 師引導:智力的“公”指誰?(謝安)無奕女又指誰?為什麽叫謝道韞為無奕女?

 5、用自己的話講壹講文章的主要內容。

 6、用壹句話概括這篇古文的主要內容。

 四、突破難點,感受智慧。

 1、課件出示兄子和兄女的話。展開辯論,說說妳更欣賞誰的比喻,為什麽?

 2、讀文章,想壹想謝太傅更欣賞誰的回答,從文中找出根據。(謝道韞回答之後,謝太傅大笑;文章最後介紹謝道韞的身份,這都說明謝太傅更加欣賞侄女謝道韞的回答。)

 五、大膽想象,運用表達。

 1、通過平時的觀察,妳覺得雪還像什麽?

 2、小組合作,試著用文中的句式來寫壹寫。

 xx差可擬。

 未若xx因風起。

 3、學生交流平時積累的詠雪名句。

 4、師用課件出示古詩中的詠雪名句,學生讀壹讀,記壹記。

 忽如壹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唐 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

 ——唐 李白《行路難》

 初疑天女下散花,復恐麻姑行擲米。

 ——宋 陸遊《夜大雪歌》

 落盡瓊花天不惜,封它梅蕊玉無香。

 ——宋 楊萬裏《觀雪》

 5、分角色朗讀,想象當時的情境。

 6、自由背誦,生齊背。

 六、充實人物,全面解讀。

 1、學了這篇古文,謝道韞給妳留下怎樣的印象?

 2、師補充資料。

 謝道韞在王家平淡地過了數十年,此時東晉王朝氣數已盡,著名的孫恩、盧循起義爆發了。當時任會稽內史的王凝之已迷戀上道教,面對強敵進犯,不是積極備戰,而是閉門祈禱道祖能保佑百姓不遭塗炭。後賊兵便長驅直入,王凝之及其子女都被殺。

 謝道韞目睹丈夫和兒女蒙難的慘狀,手持兵器帶著家中女眷奮起殺賊,但終因寡不敵眾被俘,此時她還抱著只有三歲的外孫劉濤。她對孫恩厲聲喊道:“大人們的事,跟孩子無關,要殺他,就先殺我。”孫恩此前聽說過謝道韞是壹位才華出眾的女子,今日又見她如此毫不畏懼,頓生敬仰之情,非但沒有殺死她的外孫劉濤,還派人將他們送回會稽。從此謝道韞寡居會稽,過著平靜的隱士生活。

 3、說說聽了老師剛才的介紹,妳對謝道韞又有了什麽新的認識?

 七、課外拓展,廣泛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