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成語大全 - 人教版小學六年級上冊數學位置教案三篇

人教版小學六年級上冊數學位置教案三篇

 1.使學生學會在具體情境中探索確定位置的方法,懂得能用數對表示物體的位置。

 2.經歷探索確定物體位置的方法的過程,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發展空間觀念。

 3.使學生感受確定位置的豐富現實情景,體會數學的價值,產生對數學的親切感。

 教學重點:能用數對表示物體的位置。

 教學難點:能用數對表示物體的位置,正確區分列和行的順序。

 教學準備:投影儀、本班學生座位圖

 教學過程:

 壹、復習舊知,初步感知

 1、教師提問:同學們,妳能介紹自己座位所處的位置嗎?

 學生介紹位置的方式可能有以下兩種:

 (1)用“第幾組第幾個”描述。

 (2)用在我的“前面”、“後面”、“左面”、“右面”來描述。讓學生先說說

 2、我們全班有48名同學,但大部分的同學老師都不認識,如果我要請妳們當中的某壹位同學發言,妳們能幫我想想要如何表示才能既簡單又準確嗎?

 3、學生各抒己見,討論出用“第幾列第幾行”的方法來表述。

 二、新知探究

 1、教學例1(出示本班學生座位圖)

 (1)如果老師用第二列第三行來表示××同學的位置,那麽妳也能用這樣的方法來表示自己的位置嗎?

 學生對照座位圖初步感知,說出自己的位置。個別匯報,集體訂正。

 (2)學生練習用這樣的方法來表示其他同學的位置。(註意強調先說列後說行)

 (3)教學寫法:××同學的位置在第二列第三行,我們可以這樣表示:(2,3)。按照這樣的方法,妳能寫出自己所在的位置嗎?(學生把自己的位置寫在練習本上,指名回答)

 2、小結例1:

 (1)確定壹個同學的位置,用了幾個數據?(2個)

 (2)我們習慣先說列,後說行,所以第壹個數據表示列,第二個數據表示行。如果這兩個數據的順序不同,那麽表示的位置也就不同。比較(2,3)與(3,2)的不同。

 {在比較中發現不同之處,從而加深學生對數對的更深了解。}

 3、 練習:

 (1)教師念出班上某個同學的名字,同學們在練習本上寫出他的準確位置。

 (2)生活中還有哪裏時候需要確定位置,說說它們確定位置的方法。

 (電*裏的座位、地球儀上的經緯度、我國古代圍棋等。)

 {拓寬學生的視野,讓學生體會數學在生活中的應用。}

 三、當堂測評

 教師課件出示,學生獨立完成。小組內評比糾錯。

 {做到兵強兵、兵練兵。}

 四、課堂總結

 我們今天學了哪些內容?妳覺得自己掌握的情況如何?還有什麽不懂的?

 {讓學生說出,了解對知識的掌握情況。}

位置(二)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能結合方格紙用兩個數據來確定位置,能依據給定的數據在方格紙上確定位置。

 2.通過學習活動,增強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提高應用意識。

 教學重點:

 在方格紙上用數對確定點的位置

 教學難點:

 利用方格紙正確表示列與行。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投影機。

 學生準備:方格紙

 教學過程

 壹、復習鞏固

 標出下列班上同學的位置(圖略)

 {借助教師操作臺上的學生座位圖,迅速將實際的具體情境數學化}

 二、新知探究

 (壹)教學例2

 1.我們剛剛已經懂得如果表示班上同學所在的位置。現在我們壹起來看看在這樣的壹張示意圖上(出示示意圖),如何表示出圖上的場館所在的位置。

 2.依照例1的方法,全班壹起討論說出如何表示大門的位置。(3,0)

 (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特別強調0列、0行,並指導學生正確找出。)

 3.同桌討論說出其他場館所在的位置,並指名回答。

 4.學生根據書上所給的數據,在圖上標出“飛禽館”“猩猩館”“獅虎山”的位置。(投影講評)

 {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和知識,鼓勵學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在教學時應充分利用這些經驗和知識為學生提供探究的空間,讓學生通過觀察、分析、獨立思考、合作交流等方式,將用生活經驗描述位置上升為用數學方法確定位置,發展數學思考,培養空間觀念。}(二)、課堂提高

 練習壹第6題

 (1) 獨立寫出圖上各頂點的位置。

 (2) 頂點A向右平移5個單位,位置在哪裏?哪個數據發生了改變?點A再向上平移5個單位,位置在哪裏?哪個數據也發生了改變?

 (3)照點A的方法平移點B和點C,得出平移後完整的三角形。

 (4)觀察平移前後的圖形,說說妳發現了什麽?小組內相互說說。

 (圖形不變,右移時列也就是第壹個數據發生改變,上移時行也就是第二個數據發生改變)

 {。讓學生看到在平面上用數對表示點的位置的方法,架起了數與形之間的橋梁,加強了知識間的相互聯系。}

 三、當堂測評

 練習壹第4題

 學生獨立完成,然後同學之間互相檢驗交流,最後,教師再展示學生的作品,學生評價。

 練習壹第5題

 (1)學生自己在方格紙上畫壹個簡單的多邊形。各頂點用兩個數據表示。

 (2)同桌互相合作,壹人描述,壹人畫圖。

 {繼續滲透數形結合的思想.}

 四、課堂自我評價

 這節課妳覺得自己表現得怎樣?哪些方面還需要繼續努力?

 五、設計意圖:

 本節知識,我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和知識,從學生熟悉的座位順序出發,讓學生在口述“第幾組幾個”的練習過程中,潛移默化地建立起“第幾列第幾行”的概念,讓學生從習慣上培養起先說“列”後說“行”的習慣。然後再過度到用網格圖來表示位置,讓學生懂得從網格坐標上找到相應的位置。這樣由直觀到抽象、由易到難,符合孩子的學習特點。

《用數對確定位置》

教學目標

 1.能在具體的情境中,探索確定位置的方法,說出某壹物體的位置。

 2.會在方格紙上用“數對”確定物體的位置。

 3.發展空間觀念,初步體會到數形結合的思想。

 4.體會生活中處處有數學,提高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

 使學生經歷確定位置的全過程,從而掌握用數對確定位置的方法。

 教學難點

 在方格紙上用“數對”確定位置。

 教法

 情境教學法,創設找圖書管理員的情境,激發學習興趣,感知確定位置的方法。

 學法

 積極參與法,在學習過程中積極思考,理解用數對確定位置的方法,並積極參與動手操作活動,提高看圖能力。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壹、談話導入

 1.師生談話。

 學校讓我們班推薦壹位同學到學校圖書室做圖書管理員,老師已經選好了,那麽妳們想不想知道這位同學是誰嗎?

 這位同學在班級中的位置是第三組的。妳們知道這位同學是誰嗎?他可能是哪幾位同學?如果要找到這位同學,還要知道什麽條件?

 這位同學的座位是在第3排,大家知道這位同學是誰嗎?

 2.導入新課。

 今天這節課,我們就壹起來學習確定位置的方法。

 板書課題:用數對確定位置

 設計意圖:通過談話中引入數學問題,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為學習新知奠定了基礎。

 二、探索新知

 1.教學例1。

 (1)出示例題1教學圖。

 讓學生觀察圖,說說張亮同學坐在第幾列?第幾行。

 (豎排叫做列,橫排叫做行)

 (2)張亮同學坐在第2列,第3行。用數對來表示(2,3)。

 (3)讓學生用數對表示王艷和趙強的位置。

 王艷(3,4)趙強(4,3)

 (4)小結。

 確定壹個同學在教室的位置,要考慮兩個要素:第幾列和第幾行。

 設計意圖:通過具體的實例引導學生認識第幾列第幾行的判斷方法,經歷應用數學知識分析問題的解決問題的過程

 2.完成第3頁的“做壹做”。

 課件出示電*和電影票的圖片。出示題目:舉出生活中確定位置的例子,並說壹說確定位置的方法。

 (電*用電影票來確定位置,電影票壹般都寫著“幾排幾號”,“排”表示行,“號”表示列。比如“3排7號”用數對表示是(7,3)。

 設計意圖:從學生熟悉的情景出發,選擇學生感舉的事物,提出相關問題,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3.教學例2。

 (1)認識方格圖。

 出示動物園示意圖。

 指導學生觀察圖。

 這幅動物園示意圖與以前見過的示意圖有以下幾點不同:壹是動物園的各場館都畫成壹個點,只反映各場館的位置,不反映其他內容;二是表示各場館位置的那些點都分散在方格紙豎線和橫線的交點上;三是方格紙的豎線從左到右依次標註了0,1,2,…,6;橫線從下往上依次標註了0,1,2,…,6,其中的“0”既是列的起始,也是行的起始。

 (2)用數對表示圖中各場館的位置。

 提問1:我用了數對(3,0)來表示大門的位置,妳們知道我是怎樣想的嗎?

 大門在示意圖中處於“豎線3,橫線0”的位置上,所以可以用數對(3,0)來表示

 妳們能用數對表示其他場館所在的位置嗎?

 熊貓館(3,5)大象館(1,4)猴山(2,2)海洋館(6,4)

 (3)根據數對標位置

 在圖上標出下面場館的位置:飛禽館(1,1)、猩猩館(0,3)、獅虎山(4,3)。

 設計意圖:通過具體的事例認識和理解位置與坐標中數值的對應關系,讓學生不但會用數對描述現實生活中的位置,還會描述坐標圖上的物體的位置。

 三、鞏固運用

 1.小遊戲:看誰反應最快。

 老師說出壹組數對,相應的同學要在3秒內起立。

 2.做壹做。(課件出示)

 設計意圖:通過練習,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和應用。

 四、課堂總結

 這節課我們學習如何用數對來確定位置,用數對確定位置時,數對中的前壹個數表示第幾列,後壹個數是表示第幾行。

 五、板書設計

 用數對確定位置

 豎排叫做列從左往右

 橫排叫做行從前到後

 張亮坐在第2列第3行(2,3)

 (列,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