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指導思想
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以《中華人民***和國義務教育法》、省教育廳《關於推進實施素質教育的意見》和區教育局《關於進壹步加強教學管理提高教學質量的若幹意見》、《南潯區中小學教學常規的若幹要求》為指導。改善教師教學、學生學習行為,紮實推進課堂教學改革和教風、學風建設,規範教學管理,強化課程建設,減輕課業負擔,提高教學效益。狠抓備課組集體備課,以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為重點,以提升教育教學質量為最終目的。
二、工作目標
1、力爭初中各年級鞏固率100%,初壹、初二期終考試的質量達到區質量考核要求。確保初中畢業班畢業率100%,力爭升學率100%,湖中、二中公費上線率20%以上,四所省重點高中公費上線率45%以上,普高公費上線率80%以上。
2、加強備課組建設,註重集體備課,探索並形成符合學校實際,初具特色的有效課堂教學模式。
3、切實減輕學生課業負擔,提倡練習的有效性、針對性,避免重復機械的作業。各學科根據教學內容自編符合本校學生特點的適量的配套課內課外作業。
4、培養壹支師德高尚、業務精湛、勤於思考、善於創新的教師隊伍,確保教學質量穩步提高。
5、大力推進綜合實踐、文體2+1、信息技術、心理健康和安全教育,全面實施素質教育。
三、主要工作及措施
1、創新教學常規,提高教學效率,優化教學行為。
繼續認真執行《湖州市中小學管理規範》和《南潯區教育局關於進壹步加強教學管理提高教學質量的若幹意見》,嚴格教學常規管理,提高教學效益,努力減輕學生課業負擔。
(1)嚴格執行國家課程計劃,保證開齊課程、開足課時,嚴格規範教材和教輔資料發行與使用,嚴禁亂編濫發資料。
(2)完善教學常規管理。從備課、上課、布置批改作業、輔導、學業評價、教研活動、教學質量檢測等教學環節對教師提出具體要求,作為教學常規以及全面評價教學質量的基本依據。
(3)要改革現行的作業布置與批改方式,變作業布置千篇壹律、整齊劃壹為層次性、適量性和趣味性相結合,控制作業數量、提高作業質量。班主任要做好作業布置的協調工作,學校要在資料訂購和文印上嚴格把關。
(4)改革用檢查教案來評價教師備課的方法,建立多元評價機制,通過對教師集體備課、教案復備、教後反思等情況的考核來評價教師備課情況。
(5)精心組織每次目標過關測試,嚴格控制考試次數,對每次測試都要作詳細的跟蹤分析。
(6)按照教育行政部門規定的學生作息時間的要求,嚴格控制學生在校時間。
(7)嚴格控制學科競賽項目,對省、市、區教育行政部門組織的競賽,要有計劃地精心組織參與,並力爭獲獎。
(8)強化學籍管理,學生如轉學、休學等,認真履行教育行政部門有關手續,通過電子學籍管理系統進行辦理。
2、加強校本教研制度的建設,促進教師專業發展。
(1)繼續完善集體備課制度,改變以前備課組成員分單元分課備,為備課組成員每課必備,再交流、補充和復備。且要求上課內容必須與備課教案相統壹。
(2)從本校實際出發,全面推廣洋思、杜郎口中學課堂教學模式,嚴肅落實“三清”制。在上學期聽介紹,看課堂實錄的基礎上,各學科骨幹教師上展示實踐課。參與教學研討活動的教師根據活動體會寫教學反思、教學案例或相關的教學論文。
(3)加強青年教師的培養,繼續推行“二段三課式磨課”和師徒結對形式,開展教師技術大練兵活動,促使青年教師快速成長。
(4)充分利用區八所大規模學校協作體,市五所民辦學校聯動和區研訓中心連片式教研等平臺,向兄弟學校學習,促進學校教研活動的有效開展。
3、實施培優幫困策略,進行有效的分層教學。
培優幫困、因類施教,是全面提高教學質量的有效教學措施。實施分層教學,必須對學情了如指掌,學校要求各年級在認真做好質量分析的基礎上,建立學生發展和成長檔案。
(1)在轉困方面,根據原有學生成績確定學習困難生的具體名單,並樹立明確轉化目標。在教學與平時輔導中,教師要尊重學生個體差異,設定不同知識和能力的階段性目標,通過設置選做訓練題滿足不同學生的需要。
(2)在培優方面,要在班主任統壹協調下,任科教師***同選定對象,發揮集體培育優勢。並與競賽輔導和學科興趣小組活動結合起來。競賽輔導和學科興趣小組要制定完善的輔導計劃,精心備課,精選資料,及時認真批改配套作業。引進科學合理的競爭流動機制,激勵學生積極參與活動,充分挖掘學生的潛能。
4、優化管理,有效提高畢業班的質量。
加強對初三畢業班的管理,增強質量意識,認真總結經驗教訓,既要明確保優目標,又要有效控制後20%學生的.增長,確保完成預期指標。
(1)進壹步完善畢業班工作計劃和考核制度,明確目標,強化責任。與教師簽訂《學科質量目標責任書》,提高畢業班教師的使命感和責任感。
(2)加強年級組和學生管理,重視學生思想教育,狠抓班級管理,培養優良的學風和班風,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3)抓好教學常規管理,改進教法、指導學法、改革考法。要求備課組統壹教學計劃,統壹教學內容,統壹教學資料,利用集體備課平臺經常性進行教學交流與研討,充分發揮團隊的作用。組織骨幹教學、聯系學校領導下班,對薄弱學科經常性地聽課、分析指導,有效地提高各學科的教學質量。
(4)建立學校與家長聯系制度,構成學校、社會、家長三位壹體的教育與管理模式。定期召開畢業班教師會、學生座談會和家長會,征求各方面意見,協調各方面關系,及時解決存在問題。
(5)定期召開教學工作研討分析會,實行每月目標過關調研制度,提高學生應用知識解決問題能力,及時了解教與學兩個方面的情況。各班要對每位學生進行質量跟蹤分析,狠抓學科平衡,完成質量考核目標。
(6)做好各類競賽、體育鍛煉、綜合素質測評、重點中學推薦和報名考試等組織工作。
5、落實措施,認真抓好綜合實踐、體育、藝術、衛生和信息技術教育。
(1)重視學生健康成長,做好學生常見病的防治和傳染性疾病的預防工作,做好每年壹次的學生體檢和健康促進學校的申報工作。
(2)認真貫徹“健康第壹”理念,認真落實好體育課和體育活動課,確保學生每天至少1小時的集體體育活動。抓好“兩操”和音樂、美術、體育課教學,力爭出更多的特長生。
(3)加強學校網絡建設,加強信息技術課程管理,促進我校師生信息化水平不斷提高。抓好信息技術與學科課程的整合,積極參加各類科技創新、信息技術比賽活動。
四、主要活動安排:
二月份
1、召開教研組長、備課組長會議
2、制訂教學工作計劃、教研組計劃和學科教學計劃;
3、制訂各年級數學、科學競賽方案,並組織輔導
4、學習《南潯區中小學教學常規的若幹要求》,明確教學常規檢查內容、檢查方法及考核辦法;
5、制定備課組集體備課計劃,統壹安排活動內容及中心發言人。
6、組織參加區體育、藝術、科技節;
7、區九年級英語、歷社思品復習教學研討。
8、每月“解千道題”活動啟動;
三月份
1、各學科課堂教學研討活動啟動;
2、青年教師課堂教學研討活動啟動;
3、組織初中畢業生綜合素質測評工作;
4、月底第壹次常規檢查,開展全面聽課活動,組織學生參加學科競賽;
5、組織區初三八校聯考及質量分析;
6、七、八年級第壹次目標過關測試及質量分析;
7、09年(上)學生藝術特長水平測試報名。
8、區八年級數學“目標導學,分層達標”專題研討
9、區第四屆初中歷社、思品學科教師命題競賽
10、區中小學綜合實踐活動成果展示評比
11、區中小學音樂教師技能比賽
四月份
1、完成初中畢業生綜合素質測評工作並上報;
2、組織參加“聯片式研訓”教研活動;
3、09年(上)學生藝術特長水平測試;
4、召開初二年級學生家長會;
5、七、八年級期中質量調測及質量分析;
6、區九年級數學復習有效性專題研討會
7、區九年級語文、科學復習研討
8、區九年級歷社、思品試卷講評課專題研討
9、區八年級英語閱讀教學研討
10、集體備課記錄檢查,推廣優秀備課組的做法。
五月份
1、召開初三年級學生會、家長會;
2、組織中考報名工作,參加中考體育考試;
3、協作體畢業班工作研討會,開展教育教學規範檢查。
4、七、八年級第二次目標過關測試及質量分析;
5、區七年級語文教學研討
6、區初中英語教師“教材處理”個案評比(文本)
7、區初中歷社、思品“時政教學”專題研討
8、區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活動課教學研討
9、區中小學新生代美術教師優質課評比(五年教齡以內)
六月份
1、組織初中畢業生學業考試及初壹初二期末考試;
2、做好初升高工作和預備勞動力培訓工作;
3、學生綜合素質年度考評;
4、完成期末總結工作;
5、上交有關表冊、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