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成語大全 - 教育讀書筆記摘抄

教育讀書筆記摘抄

教育讀書筆記摘抄

 ▲教師進行勞動和創造勞動的時間好比壹條大河,要靠許多小的溪流來滋養它,教師要時常讀書,平時積累的知識越多,上課就越輕松。

蘇霍姆林斯基

 ▲要想學生好學,必須先生好學,惟有學而不厭的先生才能教出學而不厭的學生。

 ?陶行知

 ▲教育的藝術就是懂得如何引導。

 ?愛彌爾

 ▲我們教書,是要引起學生的讀書興趣,做教員的不可壹句壹句或壹字壹字的講給學生聽,最好是學生自己去研究,教員不講也可以,等到學生是在不能用自己的力量去了解功課時,才去幫他。

 ?蔡元培

 ▲有經驗的教師在備課的時候,總是周密的考慮,他所講授的知識將在學生的頭腦得到怎樣的理解,並根據這壹點來挑選方法。

 ?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建議》

 ▲壹點寬恕可能會讓別人感激壹生,壹點愛心可能會讓別人溫暖壹生,壹句祝福和鼓勵的話語可能會讓別人幸福壹生。

 如果壹個孩子生活在批評之中,他就學會了譴責。

 如果壹個孩子生活在敵意之中,他就學會了爭鬥。

 如果壹個孩子生活在恐懼之中,他就學會了憂慮。

 如果壹個孩子生活在諷刺之中,他就學會了害羞。

 ?

 如果壹個孩子生活在鼓勵之中,他就學會了自信。

 如果壹個孩子生活在表揚之中,他就學會了感激。

 如果壹個孩子生活在真誠之中,他就學會讓頭腦平靜的生活。

 ▲心靈的大門不容易叩開,可是壹旦叩開了,走入學生心靈世界去,就會發現那是壹個廣闊而又迷人的新天地,許多百思不得其解的教育難題就會在那裏找到答案。

 ?魏書生

 ▲學生超越教師是教育的幸事;然而如果教師太容易超越,我看則是教育的悲哀。為了培養出最優秀的學生,我必須使我自己成為最優秀的教師。

 再忙也要留出思考的時間,壹小時的思考勝過壹周的忙碌。知識只是奠定教師課堂教學的底氣,而思考卻給教師帶來靈氣,壹切有底氣和靈氣的教師在課堂上才會有大氣,才會表現出教育機智。

 教師的全部尊嚴就在於思想,壹個沒有思想的教師也就沒有了教書育人的靈魂,孩子正常的精神成長也無法在他手中完成,更不可能培養出文化的巨人。

 ?河南安陽市 語文 教師常作印

 ▲陶行知先生講:?如果妳不肯向妳的學生虛心請教,妳便不知道他的環境,不知道他的能力,不知道他的需要,那麽,妳有天大的本事也不能教導他。?每個學生都具有不同於他人的生活環境,我們需要了解更多的信息,傾聽的本質為理解,教育成為壹種指向理解的談話和傾聽過程,傾聽可以通過以下壹些途徑:1.教師信箱;2.師生交流周記;3.個別會談。

 ?《傾聽,傾聽,再傾聽》

 批評學生的'?五壹?藝術

 問壹問 學生犯了錯誤先要問壹問原因,以免錯怪學生。學生與老師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學生的自尊心是極其敏感的,如果老師不分青紅皂白就批評學生,很可能會錯怪學生,所以批評前壹定要問清原委。

 緩壹緩 學生的缺點錯誤,有時的確讓人十分生氣,班主任如果在氣頭上,難免會有壹場暴風驟雨,這種批評對學生身心是壹種摧殘,此時,最好緩壹緩,先讓自己心平氣和下來,再選擇適當的方式批評教育學生。

 引壹引 有經驗的班主任,學生犯了錯誤後,不是壹味的指責,而是像慈祥而又有經驗的顧問壹樣,站在學生的立場,啟發引導。這樣,學生在班主任的啟發下,自己改正錯誤,解決自身問題的能力就會提高。

 選壹選 學生犯了錯誤,選擇合適的時間地點批評,才能達到預期的效果。邀請學生到校園散步,或午飯時坐在壹起談天,在融洽的氣氛中學生情緒放松,容易接受教師的批評。如果不分時間、地點的嘮叨或訓斥,只會引起學生的反感。

 激壹激 根據學生要求上進,好勝心強的特點,有時可以用激將法激勵學生改正自己的缺點錯誤。

 ?《班主任工作總結》

 ▲在課堂中,首先至少應樹立有關課堂的四點基本認識:

 1.課堂不是教師表演的場所,而是師生之間交往互動的場所;

 2.課堂不是對學生進行訓練的場所,而是引導學生發展的場所;

 3.課堂不只是傳授知識的場所,而更應該是探究知識的場所;

 4.課堂不是教師教學行為模式化運作的場所,而是教師教育智慧充分展現的場所。

 ▲壹位教育家曾說過:當妳教育學生時,如果學生知道妳在教育他,妳的教育就失敗了,?形象教育?是壹種無痕的教育,無痕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

 如何從教師的形象入手,充分彰顯教師形象在學生成長道路上的感染、榜樣和引領作用,可以從以下幾面嘗試:

 1.走下講臺向學生學習; 2.向學生渲染自己的個性特長

 3.讓學生知道教師的另壹面; 4.請學生設計可愛的老師

 ?摘自《和諧教育不妨從教師形象做起》

 ▲現代教師要具備三種能力:1.自我更新的能力;2.教會學生學習的能力;3.科學評價學生的能力

 課堂教育要有三聲:1.要有笑聲;2.要有贊美聲;3.要有驚訝聲

 課堂教育要做到三實:1.做到真實;2.做到樸實;3.做到紮實

 ?摘自《今天,教師應該怎麽上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