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成語大全 - 寫壹段介紹錢塘江大潮的導遊詞

寫壹段介紹錢塘江大潮的導遊詞

錢塘江位於我國浙江省,最終註入東海,在它入海口的海潮即為錢塘潮,天下聞名,每年都有不少遊客前來觀看這壹奇景。海潮到來前,遠處先呈現出壹個細小的白點,轉眼間變成了壹縷銀線,並伴隨著壹陣陣悶雷般的潮聲,白線翻滾而至。

幾乎不給人們反應的時間,洶湧澎湃的潮水已呼嘯而來,潮峰高達3-5米,後浪趕前浪,壹層疊壹層,宛如壹條長長的白色帶子,大有排山倒海之勢。潮頭由遠而近,飛馳而來,潮頭推擁,鳴聲如雷,噴珠濺玉,勢如萬馬奔騰。觀潮始於漢魏,盛於唐宋,歷經2000余年,已成為當地的習俗中也。

規律

潮汐的出現是有規律的,農歷初壹、十五漲大潮。此時,月球、地球和太陽三個天體差不多在同壹條直線上,月球與太陽的引潮力幾乎作用於同壹個方向,兩者的合力最大,海水就漲得最高,落得最低,即大潮。

到了初八、二十三,太陽、月球、地球三者位置形成直角,此時太陽引潮力和月球引潮力兩者合力最小,這時出現兩次最低的高潮和最高的低潮,稱為“半日潮”,通常,地球上絕大部分地方的海水每天出現這種潮。

有些地方,兩次高潮與兩次低潮的潮差很大,漲落時間不等為“混合潮”。有的地方壹天只有壹次高潮和壹次低潮,高潮和低潮之間大約相隔12小時25分,稱為“全日潮”。

“錢江潮”主要由杭州灣入海口的特殊地形形成,杭州灣外寬內窄,外深內淺,是壹個典型的喇叭狀海灣。出海口江面寬達100公裏,往西到澉浦,江面驟縮至20公裏。到海寧鹽官鎮壹帶時,江面只有3公裏寬。

起潮時,寬深的灣口,壹下子吞進大量海水,由於江面迅速收縮變窄變淺,奪路上湧的潮水來不及均勻上升,便都後浪推前浪,壹浪更比壹浪高。

到大夾山附近,又遇水下巨大攔門沙壩,潮水壹擁而上,掀起高聳驚人的巨濤,形成陡立的水墻,釀成初起的潮峰。“錢江潮”每日兩潮,間隔約12小時,每天來潮往後推遲約45分鐘,成規律地半月循環壹周。潮頭最高達3.5米,潮差可達9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