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成語大全 - 天文知識有哪些

天文知識有哪些

太陽是太陽系的中心天體,是離我們最近的壹顆恒星。太陽系的九大行星和其他天體都圍繞它運動。太陽與地球的平均距離為14960萬公裏,半徑為69.6萬公裏,為地球半徑的109倍,體積為地球的130萬倍,質量為地球的33萬倍(占整個太陽系質量的99.86%),平均密度為1.4克/厘米3。太陽具有強大的吸引力,是控制太陽系天體運動的主要力量源泉。

 太陽是壹個熾熱的氣體球,表面溫度約6000℃,愈向內部溫度愈高,中心溫度高達1500萬K。在這樣的高溫高壓下,太陽中心區不停地進行著氫核聚變成氦核的熱核反應,產生巨大的能量。太陽每秒鐘釋放出約4×1033爾格的能量,相當於0.5億億億馬力;其中只有二十二億分之壹的能量輻射到我們的地球,是地球上光和熱的主要來源。

 太陽是銀河系中的壹顆普通恒星,位於銀道面之北的獵戶座旋臂上,距銀心約2.3光年,它以每秒250公裏的速度繞銀心轉動,公轉壹周約需2.5億年。太陽也在自轉,其周期在日面赤道帶約25天;兩極區約為35天。通過對太陽光譜的分析,得知太陽的化學成分與地球幾乎相同,只是比例有所差異。太陽上最豐富的元素是氫,其次是氦,還有碳、氮、氧和各種金屬。據推算,太陽的壽命約為100億年,目前已度過約50億年。

 行星

 沿橢圓軌道環繞太陽運行的、近似球形的天體叫行星。太陽系有九大行星,按距離太陽的次序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和冥王星。冥王星離太陽最遠,其軌道直徑約120億公裏;天文學家認為太陽系的疆界可能比這個範圍還要大得多。

 九大行星按它們距離太陽的遠近分為內行星和外行星兩群:水星、金星、地球和火星為內行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為外圍行星。若按它們的質量、大小和結構特征,則分為類地行星和類木行星兩類。體積小而密度大、自轉慢、衛星少的行星與地球相似,稱為類地行星,如水星、金星、火星稱為類地行星;體積大而密度小,自轉相當快、衛星多的行星稱為類木行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和冥王星都是類木行星。

 行星本身不發射可見光,以其表面反射太陽光而發亮。在星空背景上,行星有明顯的相對移動。這種移動都沿著黃道進行。九大行星中,最先被人們知道的是水星、金星、火星、木星和土星。太陽系中的另外三顆行星是在發明天文望遠鏡後發現的。1781年英國F.W.赫歇耳發現天王星;法國的勒威耶和英國的亞當斯各自推算出海王星的位置,1846年由德國的伽勒所觀測到;冥王星則是1930年由美國的湯博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