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成語大全 - 二年級上冊《青蛙看海》教學案例

二年級上冊《青蛙看海》教學案例

  壹、背景

 1、教學內容

 蘇教版小學語文教材第三冊課文《青蛙看海》。

 2、文本解讀

 《青蛙看海》是壹篇童話故事,講了壹只長期生活在湖邊的青蛙,很想看看大海。在蒼鷹的指點下,青蛙跟著松鼠壹個臺階壹個臺階往上跳,最後終於到達山頂,看到了大海。課文說明了只要腳踏實地,壹步壹個腳印,堅持不懈地刻苦努力,就壹定能達到理想的彼岸。在青蛙實現願望的過程中,有兩個人的作用是不可忽視的:壹是蒼鷹,他給青蛙指出了看海的方法;二是松鼠,他引導青蛙壹步步登上山頂。

 二、活動 實施

 學習活動壹

 學習內容:?天哪,這麽高的山!?青蛙呼了口涼氣,?我沒有壹雙像妳壹樣有力的翅膀,也沒有四條善跑的長腿,怎麽上得去呢?

 師出示高山的圖片。(學生吸涼氣,發出驚嘆聲)

 師:小朋友們,這山怎麽樣?(學生躍躍欲試。)

 生:真高!大山都鉆到雲朵裏面了。

 生:我還從來沒見過這麽高的山呢!比天還高!(視覺沖擊,直觀感受,有感而發。)

 師:看來小朋友都覺得這山很高,要知道青蛙比我們可小多了,怪不得它吸了口涼氣說? (引讀天哪,這麽高的山!?)

 生1:?天哪,這麽高的山!?

 師:老師聽出來了,山真高!

 生2:(吸了口涼氣,張大嘴巴)?天哪,這麽高的山!?

 師:老師不但聽出來了,還從妳的表情中看出來,擋在小青蛙面前的這座山有多高。

 生3:(眉毛緊鎖,壹臉失望。)?天哪,這麽高的山!?

 師:看樣子這只小青蛙已經被這座高山嚇住了。讓我們壹起讀讀這句話,比比誰的山最高,大家先吸壹口涼氣。

 生齊讀:?天哪,這麽高的山!?

 師:孩子們,在妳熟悉的動物中,妳覺得誰能很輕松地登上?這麽高的山?

 生:老虎。

 生:獅子。

 生:小鹿。

 ?

 師:它們要麽有壹雙有力的翅膀,要麽有四條善跑的長腿,登山很容易,可小青蛙呢?誰來讀讀小青蛙說的話?

 生:?我沒有壹雙像妳壹樣有力的翅膀,也沒有四條善跑的長腿,怎麽上得去呢?

 師:老師聽出來了,登山對小青蛙來說是壹件?(困難)的事,所以小青蛙有點擔心(板書:擔心):?怎麽上得去呢?(出示:怎麽上得去呢?)誰來把這句話換個說法?

 生:上不去。

 師:像這樣的,雖然後面是個問號,但不用回答也知道答案的句子,就叫做反問句。

 師:看樣子青蛙是害怕了,覺得自己肯定上不去了。

 學習活動二

 師:青蛙看海的故事是壹傳十,十傳百,這壹天傳到了小蝸牛的耳朵裏,(師戴上小蝸牛的頭飾)小蝸牛可佩服小青蛙了,哪只小青蛙願意見見我這只可愛的小蝸牛?(學生很樂於參加這樣的活動,個個都舉起小手。)

 師(面帶微笑):小青蛙,很高興見到妳!(伸出手與小青蛙握手。)

 生:小蝸牛,見到妳我也很高興!

 師:聽說妳看到了大海,妳真是太勇敢了!我也很想看大海,可我怎樣才能爬上那麽高的山呢?

 生:山雖然很高,但妳只要壹級壹級慢慢地往上爬,肯定能看到大海。

 師:謝謝妳。我壹定會努力登攀,堅持到底的。

 師:是呀。(出示名言字條:世上無難事,只要肯登攀。有誌者事竟成)讓我們齊生朗讀。

 三、反思

 畫面展示,直觀感受:在學習活動壹中,我出示高山的圖片,給學生以視覺上的沖擊,學生不由自主地發出驚嘆聲,這正是主人公小青蛙的感受。所以,?天哪,這麽高的山!?學生讀得很到位。而且從這簡短的壹句話中,有的學生體會到山的高,有的孩子體會到青蛙的害怕。抓住不同的'體驗感受,指導朗讀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先行組織,有感而發:在備課時,我遇到的最大的難題就是:如何讓缺少生活經驗的學生體會到青蛙登山的辛苦呢?網上的經驗給了我有益的啟示。在教學本課前,我帶領班上的孩子來到四層高的教學樓前,讓他們跳臺階,這是最直接的方式。孩子們感受到了跳臺階的辛苦,自然也能體會到小青蛙的感受。感同身受,有感而發,本文的教學難點也就迎刃而解。

 發揮想象,激情表演:情境的創設在語文教學,尤其是低年級語文教學中具有極其重要的地位,所以我在本課教學情境的創設上花費了壹番心思。學完全文後,我為了幫學生內化學習內容,創設了?小蝸牛也想看海?這樣壹個情境,讓學生扮演小青蛙來指引小蝸牛看海。學生的積極性很高,都很樂於幫助小蝸牛。通過真實的表演,真切感受理解課文,對課文中的角色必然產生親切感,很自然地加深了內心體驗,體會出登上山頂要靠不懈地努力,壹步壹步,踏踏實實地去走,這樣才能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