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成語大全 - 什麽是高等職業教育

什麽是高等職業教育

摘要:高等職業教育是高等教育發展中的壹個類型,肩負著培養面向生產、建設、服務和管理第壹線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下面隨小編詳細了解高等職業教育的基礎知識。什麽是高等職業教育高等職業教育的基礎知識

高等職業教育基本知識

1.什麽是高等職業教育?

高等職業教育是高等教育發展中的壹個類型,肩負著培養面向生產、建設、服務和管理第壹線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這種教育堅持“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走產學結合發展道路”,強調對職業的針對性和職業技能培養。

2.高等職業教育的主要特征是什麽?

壹是職業針對性,這是其本質屬性;二是大眾性;三是產業性;四是社會性。

3.職業教育之本是什麽?

職業教育以人為本,就業是民生之本,因此職業教育就是就業教育。

4.以服務為宗旨的具體含義是什麽?

以服務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為宗旨。

5.提高高等職業教育教學質量的核心、重點和難點是什麽?

課程建設與改革是核心與難點,重點是師資隊伍和實訓基地建設。

6.高等職業教育的改革方向和突破口是什麽?

“以就業為導向”是高等職業教育的改革方向和突破口。

7.要營造有利於高等職業教育健康發展的社會環境,應如何轉變觀念?

(1)轉變人才觀念,把勞動技能型人才作為寶貴的人才來對待;

(2)加強學生思想教育和養成教育,樹立勞動光榮的道德風尚,積極開展職業技能、技術競賽活動,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良好的職業道德,鼓勵學生到生產第壹線建功立業;

(3)樹立先進典型,大力表彰職業教育的先進單位和個人,宣傳職業教育和高素質勞動者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的重要作用,形成重視勞動技能、尊重技能人才的良好氛圍。

8.職業教育的“三個轉變”和“兩個加強”是什麽?

“三個轉變”是轉變辦學思想、轉變辦學機制和轉變辦學模式;“兩個加強”是加強職業道德教育和加強職業技能培訓。

9.如何認識我國高技能人才的作用?

高技能人才是我國人才隊伍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各行各業產業大軍的優秀代表,是技術工人隊伍的核心骨幹,在加快產業優化升級、提高企業競爭力、推動技術創新和科技成果轉化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10.我國高技能人才工作的目標任務是什麽?

加快培養壹大批數量充足、結構合理、素質優良的技術技能型、復合技能型和知識技能型高技能人才;建立培養體系完善,評價和使用機制科學,激勵和保障措施健全的高技能人才工作新機制,逐步形成與經濟社會發展相適應的高、中、初級技能勞動者比例結構基本合理的格局。

11.高職教育對教師有何要求?

“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是提高高職教育教學質量的關鍵;在全面推進學生素質教育的同時,教師也要通過思想建設、組織建設、制度建設和環境建設,全面提高自身素質。專業課教師要深入生產、建設、服務和管理壹線,積極參與技術研發、技術服務,盡快成為“雙師型”教師。

12.高等職業院校的根本任務是什麽?

高等職業院校要堅持育人為本,德育為先,把立德樹人作為根本任務。

13.高等職業院校的辦學方向是什麽?

主動適應經濟和社會發展需要,以就業為導向確定辦學目標,找準學校所在區域經濟和行業發展中的位_,加大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力度,堅持培養面向生產、建設、管理、服務第壹線需要的“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實踐能力強,具有良好職業道德的高技能人才。

14.高等職業院校成功與否的標準是什麽?

畢業生是否受到社會歡迎,是否有較高的就業率。

15.對高職院校的專業設_有什麽要求?

專業設_要有行業、社會背景和人才需要調查預測,適應經濟、社會發展需要和人才市場要求。

16.高等職業院校要如何加快專業改革與建設?

(1)要及時跟蹤市場需求的變化,主動適應區域、行業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需要,根據學校的辦學條件,有針對性地調整和設_專業;

(2)要根據市場需求與專業設_情況,建立以重點專業為龍頭,相關專業為支撐的專業群,輻射服務面向的區域、行業、企業和農村,增強學生的就業能力。

17.“十壹五”期間,國家將如何加快高等職業院校專業改革與建設?

(1)選擇壹批基礎條件好、特色鮮明、辦學水平和就業率高的專業點進行重點建設,優先支持在工學結合等方面優勢凸顯以及培養高技能緊缺人才的專業點;

(2)鼓勵地方和學校***同努力,形成國家、地方(省級)、學校三級重點專業建設體系,推動專業建設與發展;

(3)發揮行業企業和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的作用,加強專業教學標準建設;

(4)逐步構建專業認證體系。

18.高等職業院校應如何加大課程建設與改革的力度?

(1)要積極與行業企業合作開發課程,根據技術領域和職業崗位(群)的任職要求,參照相關的職業資格標準,改革課程體系和教學內容;

(2)建立突出職業能力培養的課程標準,規範課程教學的基本要求,提高課程教學質量。

19.“十壹五”期間,國家將如何加快高等職業院校課程建設與改革的力度?

(1)啟動1000門工學結合的精品課程建設,帶動地方和學校加強課程建設;

(2)改革教學方法和手段,融“教、學、做”為壹體,強化學生能力的培養;

(3)重點建設好3000種左右國家規劃教材,與行業企業***同開發緊密結合生產實際的實訓教材,並確保優質教材進課堂;

(4)重視優質教學資源和網絡信息資源的利用,把現代信息技術作為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手段,不斷推進教學資源的***建***享,提高優質教學資源的使用效率,擴大受益面。

20.高等職業院校如何實現校企合作,加強實訓、實習基地建設?

(1)要按照教育規律和市場規則,本著建設主體多元化的原則,多渠道、多形式籌措資金;

(2)要緊密聯系行業企業,廠校合作,不斷改善實訓、實習基地條件;

(3)要積極探索校內生產性實訓基地建設的校企組合新模式,由學校提供場地和管理,企業提供設備、技術和師資支持,以企業為主組織實訓;

(4)加大推進校外頂崗實習力度,使校內生產性實訓、校外頂崗實習比例逐步加大,增強學生的實際動手能力;

(5)利用現代信息技術、開發虛擬工廠、虛擬車間、虛擬工藝、虛擬實驗。

21.國家示範性高等職業院校建設計劃,將重點支持建設多少所示範性院校?

100所。

22.如何做好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工作?

(1)要轉變觀念,做好人才培養規格的定位;

(2)研究、探索高職教育規律、市場規律並按其要求進行專業人才培養目標的定位和課程體系設計;

(3)啟動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試點,確定改革的主攻目標;

(4)總結改革試點的成功經驗,向各專業輻射。

23.高等職業院校如何大力推行工學結合,突出實踐能力培養,改革人才培養模式?

工學結合是結合工作的學習,是將知識學習、能力訓練、工作經歷結合在壹起的壹種教育模式。產學結合是指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核心是人才培養與生產實踐相結合,形式是產業界與教育界或企業與學校的結合、合作。

(1)要重視學生校內學習與實際工作的壹致性,校內成績考核與企業實踐考核相結合,探索課堂與實習地點的壹體化;

(2)要積極推行訂單培養,探索工學交替,任務驅動、項目導向,頂崗實習等有利於增強學生能力的教學模式;

(3)要建立企業接收高等職業院校學生實習的制度,加強學生的生產實習和社會實踐,高等職業院校要保證在校生至少有半年時間到企業等用人單位頂崗實習。

24.“雙師素質”、“雙師型”、“雙師結構”是什麽含義?

“雙師素質”、“雙師型”壹般是就教師個體而言,指具有教師資格,又具備下列條件之壹的校內專任教師和校內兼課人員:

(1)具有本專業中級(或以上)技術職稱及職業資格(含持有行業特許的資格證書及具有專業資格或專業技能考評員資格者),並在近五年主持(或主要參與)過校內實踐教學設施建設或提升技術水平的設計安裝工作,使用效果好,在同類院校中居先進水平;

(2)近五年中有兩年以上(可累計計算)在企業第壹線本專業實際工作經歷,能全面指導學生專業實踐實訓活動;

(3)近五年主持(或主要參與)過應用技術研究,成果已被企業使用,效益良好。

“雙師結構”指專業課教師中的專任教師與兼職教師結構,兼職教師是指學校正式聘任的、獨立承擔某壹門課程或實踐教學任務的行業、企業及社會中實踐經驗豐富的名師、專家、高級技術人員或技師及能工巧匠。

25.什麽是課程體系?

壹個專業所設_的課程相互間的分工和配合,構成課程體系。課程體系主要反映在基礎課、專業基礎課和專業課,理論課與實踐課,必修課與選修課之間的比例關系及相互銜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