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成語大全 - 小學壹年級語文《靜夜思》教學設計及反思

小學壹年級語文《靜夜思》教學設計及反思

#壹年級# 導語《靜夜思》是唐代詩人李白的詩作。此詩描寫了秋日夜晚,旅居在外的詩人於屋內擡頭望月而思念家鄉的感受。前兩句寫詩人在作客他鄉的特定環境中壹剎那間所產生的錯覺,後兩句通過動作神態的刻畫,深化詩人的思鄉之情。全詩運用比喻、襯托等手法,表達客居思鄉之情,語言清新樸素而韻味含蓄無窮,歷來廣為傳誦。以下是 考 網整理的小學壹年級語文《靜夜思》教學設計及反思相關資料,希望幫助到您。

1.小學壹年級語文《靜夜思》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認識10個生字,會寫“目、耳、頭、米”4個字。認識新偏旁點橫頭、反文旁。

 2、朗讀古詩,背誦古詩。在誦讀過程中體會古詩意思,感受詩人思念故鄉的心情。

 3、培養觀察大自然的興趣,引導學生觀察夜空,閱讀有關課外書籍。

 教學重難點:

 1、認讀生字,寫生字。朗讀、背誦古詩。

 2、在誦讀古詩過程中體會詩意,感受詩歌所描繪的美好意境。

 教學過程:

 壹、謎語導入

 我們今天要學的課文就與月亮又關,讓我們把書翻開,說說圖上有什麽。(板書課題)

 二、介紹背景

 讓學生介紹自己搜集來的資料,釋題意。“思”是思念的意思。

 三、初讀古詩,學習生字

 1、借助拼音自由讀,要求把每個字音都讀準。

 2、圈出生字,邊圈邊讀,加深印象。

 3、小老師帶讀生字,齊讀生字。

 4、去掉拼音抽讀生字。

 5、六人小組討論:用老師教給妳的識字方法,妳認識了哪幾個字?說給同學聽壹聽。

 6、全班交流:用了什麽方法記字?妳在哪裏見過這個字?

 (加壹加、減壹減、變壹變、換壹換、猜字謎)

 四、生字回文,細讀古詩

 1、生字回到文章中,妳還認識嗎?找小夥伴按照自己的理解去讀,按照自己喜歡的方式讀。(教師傾聽,多肯定,多鼓勵)

 2、詩人在什麽時候,思念什麽呢?帶著問題讀讀古詩。

 3、教師範讀,學生邊聽邊想,妳仿佛看到了什麽?

 4、說說夜空,朗讀感悟

 讓我們站起來,當壹回李白!請妳們想像壹下,如果妳就是此時此刻的詩人,看著壹輪明月,妳現在的心情是怎樣的,妳會想到什麽?讓學生展開想象,各抒已見,體會感情,感受到李白那強烈的熱愛家鄉、思念家鄉情感,同時學習有語氣朗誦古詩的方法——要入情入境、大膽想象當時意境。

 五、自我展示,當堂背誦

 多種方式熟讀成誦。(男女賽讀,分行讀,分組讀)

 六、學寫生字

 1、觀察筆順,小老師帶領同學書空

 2、觀察範字與田字格的關系

 教師提示:橫與橫之間的距離。“頭”的第五筆是長點而不是捺,寫得上尖下圓。

 3、教師範寫,學生描紅、練寫

 註意學生的坐姿與握筆姿勢,即使提醒糾正。(上身正,脊背直,下巴低……)

 4、展示佳作

 挑出自己寫得最滿意的字給同桌看,說說自己怎麽寫好它的。

 5、組詞,理解字意

 七、作業設計

 學了這首詩後,妳最想做些什麽?畫壹畫,演壹演,吟壹吟,背壹背,寫壹寫……選擇壹項或幾項完成。 

2.小學壹年級語文《靜夜思》教學設計

 壹、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認識10個生字,會寫4個字。認識1個偏旁“反文旁”,背誦古詩。

 過程與方法通過對古詩的朗讀、講解,學生能夠背誦古詩,體會詩中的意境。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感受詩歌所描繪的美好意境,產生對中華傳統文化的熱愛之情。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理解古詩內容,體會詩人意境。

 難點體會詩人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三、教學過程

 (壹)背詩導入

 師:同學們很喜歡背古詩,而且在入學前妳們已經會背壹些古詩了。誰能為大家背壹首?

 (指名背誦古詩)

 (二)教讀古詩

 1、今天我們要學習壹首詩,詩題是《靜夜思》。可能很多同學在入學前就已經會背誦這首詩了,請這些同學為大家背壹背。(指名背誦《靜夜思》)

 2、教讀古詩。教師範讀全詩,學生個別讀。

 (1)指導學生把字音讀準,註意“床”、“光”、“望”、“鄉”是後鼻音。

 (2)讀出詩句的節奏,全班齊讀。

 (三)識記生字

 1、教師板書:靜夜思。這三個字連在壹起是什麽意思啊?

 “靜”、“夜”這兩個字妳認識嗎?怎樣記住這兩個字呢?

 2、小組內學習:學生在課文中用符號標出本課的生字,說壹說有哪幾個字是自已認識的,不認識的字借助拼音自學。小組內交流學習成果,互教互學。

 3、教師出示生字卡片,學生開火車讀生字。

 4、學習新偏旁——反文旁

 妳怎樣記住這個偏旁?

 5、學生說說自已是怎樣記住這些生字的。

 (四)指導書寫生字

 1、觀察“目”、“耳”兩個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註意這兩個字要寫得窄壹些。學生描紅,教師和學生壹起評議。

 2學生觀察“頭”、“米”兩個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教師示範書寫這兩個字,提示學生“頭”的第五筆要長壹點,“米”字的第四筆和第五筆要寫長壹些。

 (五)感受詩意,再讀古詩

 1、教師出示表現《靜夜思》詩意的圖畫。

 談話:這首詩是唐代大詩人李白寫的,在壹個明月當空的夜晚,李白躺在床上難以入睡。他看到月光穿過窗子灑落在床前,那月光明亮如霜。仰望那天上的明月,又低下頭看看地上的月光,壹縷思念家鄉、思念親人的情感,在他的心裏油然而生。於是他寫下了這首千年來感動著每壹個中國人的詩篇《靜夜思》。

 2、教師朗讀全詩。

 學生看著畫面,想著教師剛才的講解,感受詩中之情。

 3、學生讀古詩,教師略作指點。

 4、背誦這首詩。

 (六)拓展活動

 同學們觀察了晴朗的夜空,現在請妳們在小組中交流壹下妳們看到的星空。推薦壹個學生到講臺前為大家講述自已看到的星空。

3.小學壹年級語文《靜夜思》教學設計及

 教學目標:

 1、鞏固生字,會背誦古詩。

 2、會觀察夜晚的星空,把看到的想到的說給別人聽。

 3、積累收集有關思念家鄉的詩句。

 教學重點:

 寫字。

 教學難點:

 識字寫字。

 課前準備:

 生字卡

 教學過程:

 壹、復習導入。

 1、上節課中壹張照片讓小朋友想起了自己遠在異國他鄉的媽媽……大詩人李白看到皎潔的月光,也想起了自己的親人。小朋友,讓我們再來和李白壹起,做壹回思鄉之人。朗誦古詩。

 2、拓展說話:

 那小朋友來看看這副夜景,(播放課件)說說妳看到了什麽,又讓妳想起了什麽?(很淒涼、很傷感的感覺)

 3、看書中插圖,也來說說妳看到了什麽,又讓妳想起了什麽?

 (很美好、很美麗的感覺)

 小組內說――指名說。

 (從說中,孩子們學會了即使是同樣的夜晚,只要景物不同,所產生的聯想也是不同的。)

 二、指導書寫,鞏固識字。

 1、自己認讀、認記“頭和米”,師範寫,生練寫。

 2、復習四個生字,選擇生字,找朋友擴詞。

 三、鞏固練習,強化積累。

 闖關遊戲:

 第壹關:我會讀。

 (領讀生字。)

 第二關:我會背。

 (開展背誦競賽。)

 第三關:我知道。

 (拓展積累:妳還知道哪些描寫思念家鄉的詩句?)

 (小組內比賽,選出獲勝者,再由各獲勝者進行比賽。)

 四、教師,把搜集到的描寫思念家鄉的詩句發給學生,要求學生會讀,有能力的可以嘗試背誦。

 板書設計:

 靜夜思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

 低頭/思故鄉。

4.小學壹年級語文《靜夜思》教學反思

 李白的《靜夜思》每個學生差不多都會背了,其實好多學生根本讀不準,但孩子畢竟是孩子,認為自己會背了就不用學了。真要叫他們理解詩意,那也是不大可能的,因為他們長句都讀不好,怎麽在這堂課能激起學生學習的興趣呢?在走進課堂的那壹刻,我心裏還是沒有底,但我知道我不能像平時那樣上了。所幸壹堂課下來,倒也有了新的啟發。

 在板書課題後,讓學生讀讀《靜夜思》三個字,然後請他們說說:妳想提醒大家讀好哪個字?學生就說出了“靜”讀後鼻音,不能念成前鼻音,“夜”是整體認讀,不能拼讀。於是隨機教學靜與夜。給它們找找朋友,說說能用什麽辦法很快記住這兩個字。但我還不滿足於此,我又問:哪個字告訴我們周圍有沒有聲音?哪個字告訴我們詩人是在什麽時候?他在思念著什麽呢?也乎意外的是,學生很快就明白了“靜”和“夜”的意思。那詩人思念的是什麽呢?以此,學生的意識到了新的學習梯度,馬上進入了閱讀。只有讓學生體會到詩人的情感,才不會在讀書的時候毫無表情地唱。當學生能讀出詩人是想念家鄉的時候,我就不失時機地問:他會思念家鄉的誰呢?學生的答案可多了,有的說是爸爸媽媽,有的說是親朋好友,有的說是兄弟姐妹,真是不可以小看孩子,課前我還擔心他們讀不懂詩呢。於是我又問他們:妳們也有過想念爸爸媽媽的時候嗎?什麽時候最想?我特意讓住校生池升浩先說,他說每天晚上她最想爸爸媽媽,於是學生的話題就這樣打開了,就這樣他們明白了詩人的心情,知道了什麽叫做思念。此時,我讓他們再去讀壹讀詩,有的說我也很想回家了。最後,我問他們,些時妳覺得妳讀懂了哪壹句或哪壹個詞,於是所有的詩意都在孩子們的嘴中被解釋,他們甚至說:月亮都圓了,為什麽我與家裏人還沒團圓呢!我明白,此時我的教學目的達到了,也讓學生明白了讀書不僅僅只是會讀,還要讀會些什麽。

 本來我是打算上失敗的壹課的,沒想到卻有了這麽多意外的收獲,感謝我的學生,讓我再壹次看到了他們的潛力,讓我對語文教學有了新的體驗也嘗試。

5.小學壹年級語文《靜夜思》教學反思

 今天我教學了第六課《靜夜思》這首詩,教學之後感觸不少。

 《靜夜思》這首詩是唐代詩人李白的作品之壹,其語言凝練,感情真摯,反映了外出遊子深夜思鄉之情。為了讓壹年級的學生感悟古詩的意境,在教學時我是這樣做的:

 首先結合預習,讓學生看拼音自讀《靜夜思》要求讀準字音,初步識字。因為學生有以前的基礎,再加上預習,所以對於古詩的背誦是很輕松的事。然後我就采用多種形式檢查、鞏固識字。在學生讀通了生字後重點就是朗讀感悟古詩的意境了。對此我先讓學生讀,然後我範讀,通過對比讓他們發現自己的不足,從而想去學,讀好古詩。再通過老師領讀、小組比賽讀、男女比賽讀、表演讀等多種形式練習朗讀,培養他們熱愛讀書的興趣,使學生感受到朗誦、背誦古詩的樂趣。

 在學生熟讀後,我又引導他們提出不懂的問題,隨機予以解決。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問題很豐富,有字詞類的、有詩句內容的,還有的問他為什麽想家鄉呀等,這些問題都說明孩子們在動腦思考了。我們就應該從小就培養學生積極動腦思考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