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壹名教師,可能需要進行說課稿編寫工作,編寫說課稿是提高業務素質的有效途徑。怎樣寫說課稿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我為大家整理的中班音樂優秀說課稿(精選5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中班音樂優秀說課稿1目標:
1、嘗試邊看舞蹈視頻邊模仿其中的舞蹈動作,豐富舞蹈動作語匯。
2、能協調地做動作。
3、初步嘗試與同伴合作變換舞蹈隊形。
準備:
收集適合中班幼兒模仿學習的舞蹈視頻,保存在u盤中,並制作獨立式電腦PPT節目菜單,方便幼兒點擊播放。
玩法說明:
幼兒選擇想要學習的舞蹈視頻,自主點擊播放。在舞蹈視頻的帶動下,幼兒嘗試模仿學習視頻中的舞蹈動作,感受舞蹈動作的豐富性,並初步嘗試合作實現簡單的隊形變化。
指導要點:
1、活動初期,如果有幼兒僅僅是觀看而沒有跟隨視頻做動作,教師要耐心等待,給幼兒時間安靜欣賞、細細品味。當幼兒開始投入地學習視頻中的舞蹈動作時,無論做得好不好,教師都要安靜觀看,不打擾。
2、當幼兒在舞蹈中嘗試合作實現簡單的隊形變化時,教師要予以關註。可在舞蹈表演結束時,引導幼兒及時討論反思舞蹈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如空間的***享等,從而分享隊形變化方面的經驗等。
小貼士:
1、為中班幼兒選擇舞蹈視頻時,可以選擇兩兩結伴的舞蹈或者有簡單的隊形變化的舞蹈,以滿足中班幼兒合作舞蹈的需要。
2、可根據幼兒在活動中的興趣點、專註度等情況,更新舞蹈視頻。此外,需註意在電腦PPT節目單中,除了舞蹈外,歌唱活動、打擊樂活動、韻律活動等都要有相當的比例,以保證音樂區活動類型的多樣化,便於幼兒自選。
中班音樂優秀說課稿2壹、說教材
1、設計意圖:
秋天已經到了,小樹葉也由綠變黃,壹個個好象穿著金黃色裙子的小姑娘,攙著大樹媽媽在秋日裏翩翩起舞,壹陣秋風吹來,小樹葉告別了大樹媽媽的懷抱。這是秋天最普通的現象,並結合我班的主題活動和幼兒的年齡特點,選擇了這節音樂唱歌活動——樹葉,更深刻得讓幼兒體會到秋天的氣氛和特點。同時也發展了幼兒良好的唱歌習慣和音樂表演能力。
2、目標定位:
目標是整個活動的起點和歸宿,起著向導作用,根據我班幼兒的年齡特點,我確立了成就性目標和體驗性目標:
學唱歌曲,能形象地表現歌曲的內容。
在遊戲中感知數的概念。
3、活動的準備:根據活動的目標,我把活動的重點定位於學唱歌曲,能形象地表現歌曲的內容,難點是在遊戲中感知數的概念。
二、說教法
引題法:為了讓幼兒盡快的把思路集中在活動上,所以必須要選擇幼兒感興趣的話題來拉回幼兒的思維,因此用了適宜的引題話題:秋天落葉的美景。幼兒基本能接受。
教師範唱範念法:要把壹首新的詩歌或歌曲傳授給幼兒就免不了教師要進行範念或範唱,這樣能直觀的讓幼兒感受到詩歌或歌曲的美妙之處,激發幼兒想念,想唱的欲望。同時教師親切的語言又能增加師幼的感情,這也突出了師生互動。
音樂欣賞法:音樂唱歌課最重要的目的是讓幼兒學會壹首歌曲,音樂欣賞法不僅能讓幼兒在美的享受中感受到歌曲的美妙之處,又能陶冶幼兒的音樂情操,激發他們對音樂的喜愛之情。
情景表演法:不僅在活動中起到了動的壹面,又能鍛煉幼兒的膽量。幼兒在表演中更能感受到歌曲的美妙,表演法在另壹方面也更加全面的詮釋了歌曲的內容,幼兒在邊跳邊唱的氣氛中能身心愉悅。
遊戲法:在音樂活動中用遊戲來做壹個小插曲,對幼兒來說也是很感興趣的環節,幼兒能在自己較熟悉的旋律中進行遊戲活動,更能提高幼兒遊戲得積極性。
三、說學法
傾聽法:幼兒在活動中要多次聽教師說,這就需要幼兒在活動中有良好的傾聽能力,然後來正確的回答老師的問題;在教師範唱時幼兒能仔細傾聽就能對幼兒學唱歌曲有很大大幫助。
欣賞法:音樂活動就需要
幼兒能很好的欣賞音樂,這樣有利於幼兒較好的掌握歌曲的旋律,同時又能在欣賞歌曲的同時感受到音樂活動帶給他們的樂趣。
體驗法:幼兒在唱歌活動中需要自己唱出來,這就是讓幼兒自己體驗歌詞和旋律。在幼兒不斷的體驗中從而學會新的歌曲。
參與遊戲法:活動中幼兒把自己當作樹葉來進行樹的概念練習,這也對本活動進行了簡單的延伸,幼兒在音樂中同時來進行數學的概念練習,心裏比較愉悅。
四、活動流程
壹引題:
小朋友,秋天到了,風呼呼得吹著,馬路兩旁的樹會怎麽樣呢?
老師發現秋天的時候樹上的葉子都飄落下來了,看著這麽漂亮的景色,我呀做了壹首詩,今天請小朋友也來學學,念念,好嗎?
二以詩歌的形式學念兒歌。出示圖片,教師範念。
1提問:小朋友都看到了什麽?
2教師範念邊做動作,幼兒跟念。
三欣賞歌曲,熟悉歌曲旋律。
四教師範唱,幼兒學唱歌曲。
五遊戲:樹葉。鞏固幼兒對數的概念。
五、活動效果分析:
做為老師的角度,這次用音樂活動的教案來上課也是壹個新的嘗試,在音樂課這壹快對本人來說掌握的知識是比較缺乏,也需要通過自己的不斷努力來提高音樂課的質量,從而達到較好的水平;
本次活動中幼兒表現出來的唱歌欲望還是挺強的,不過由於部分教法的不當,最後幼兒的掌握程度也不是很好。活動的氣氛可以在教師的帶領下更活躍些,可以讓幼兒在自己的思考下來完成歌曲的舞蹈動作,而不應該由教師包辦完成,這樣不利於幼兒的大腦發展,抑制了幼兒的想象能力。
活動的種難點也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須在下次活動中努力嘗試改變。
教學反思:
在這個活動前,我利用平時的散步時間,先帶領孩子觀察樹葉飄落的樣子,和孩子們壹起撿樹葉、觀察樹葉,在此基礎上才開展了本次活動。活動壹開始,我出示壹片樹葉,我問:“這樹葉是怎麽來的啊!”“這樹葉是從哪裏飄落下來的呀?”等提問,引導幼兒回憶撿樹葉的過程,感受撿樹葉的快樂和發現樹葉飄下來的情景美。活動中,我發揮用動作表現詩歌的內容,幫助孩子理解詩歌內容。
中班音樂優秀說課稿3設計意圖:
喜歡動小動物是孩子們的天性,而這首根據小蝸牛的特點寫的幽默詼諧、好聽的歌曲吸引著孩子們,讓孩子們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於是,我抓住孩子們的這個興趣點設計了這個活動,旨在通過讓孩子感受3/4節拍的特點,用流暢、歡快的聲音唱出小蝸牛逍遙、自在的心情。
活動目標:
1、感受活潑歡快的曲調,了解並拍出3/4拍的強弱弱的節奏特點。
2、能用跳躍和連貫的聲音演唱歌曲,創造性地表現出歌曲所表現的情景。
活動準備:
1、活動前,在自然角飼養小蝸牛,引導幼兒觀察蝸牛的特征和習性,並與小蝸牛交朋友。
2、《我是快樂的小蝸牛》課件、小蝸牛圖片和頭飾。
活動過程:
1、謎語導入:今天老師帶來壹首謎語,聽壹聽它是那種小動物?謎語:說它是牛不是牛,背著房子去旅遊。伸出兩只小犄角,壹別看來壹邊走。
小朋友動動腦筋想想,妳壹定會猜出迷底是什麽。
2、出示實蝸牛課件圖片,引導幼兒觀察小蝸牛的外形特征,激發幼兒對小蝸牛的興趣。
(1)小蝸牛長得什麽樣子?
(2)小蝸牛平時都在幹什麽?
(3)小蝸牛爬起來是怎樣的?它的表情怎樣?哪個小朋友來形容壹下?(引導幼兒用肢體或語言表達),前壹段時間就有壹只小蝸牛在我們班做客,可是後來就爬走了,小朋友們知道它去那兒了嗎?小蝸牛到底去那裏了呢?它給我們帶來了壹首歌,聽完妳們就知道它去哪了。
3、欣賞歌曲,學唱歌曲。
(1)欣賞第二遍歌曲,幼兒隨音樂節奏學說歌詞。提問:聽完歌曲,妳們知道蝸牛去哪了?妳們聽到歌曲中唱了什麽?說說自己感覺哪句歌詞最有趣?自己喜歡哪句歌詞?並嘗試唱壹下或用動作來表現。
(2)教師將幼兒根據喜歡的歌詞進行分組,教師彈唱,幼兒隨音樂嘗試大聲跟唱。(教師給予表揚,糾正唱錯的地方。)(1)剛才聽了這首歌曲有什麽感覺?
(2)教師引導幼兒用語言或肢體動作表現出三拍子的節奏特點。
4、再次欣賞歌曲,熟悉旋律,掌握3/4拍的節奏特點。播放歌曲《我是快樂的小蝸牛》音樂,引導幼兒完整欣賞歌曲,教師跟幼兒邊聽歌曲邊拍節奏。感受歌曲活潑歡快的曲調。
5、采用不同的'形式演唱,表現歌曲。
(1)引導幼兒用男女對唱的形式練習演唱歌曲。
(2)鼓勵幼兒在熟悉歌曲的基礎上加上創造性的動作演唱。
(3)教師和幼兒***同確定表演的動作並進行練習。
6、每個幼兒分發壹個空白頭飾,教師邊唱歌詞邊畫蝸牛,然後幼兒在自己的頭飾上畫出小蝸牛,請幼兒戴上蝸牛頭飾,隨音樂集體表演歌曲。
7、教師 小結:多可愛的小蝸牛呀,跳得真好,外面的景色真美呀,我們壹起去旅遊吧。在《我是快樂的小蝸牛》的音樂伴奏下,帶孩子走出活動室。
活動延伸:
引導幼兒在自然角中觀察小蝸牛,進壹步了解小蝸牛的特征及習性
中班音樂優秀說課稿4設計意圖:
各位家長妳們好,現在我將今天上課的內容以及目標跟大家說壹下啊。這節課是中班音樂活動《逗牛》,音樂選自周傑倫的《牛仔很忙》。我之所以要上這這節課是因為我們在壹次打擊樂活動中,我在敲的擊大鼓發出輕重快慢的聲音,請幼兒聽鼓聲用動作表達感受。剛開始孩子們還可以根據鼓聲的強音用動作表現狗熊或大象笨重的樣子,可是我當時並沒有對孩子們的表現做客觀的評價,而是泛泛地誇贊他們做得很好。接下來孩子們就認為他們無論怎樣做都能得到老師的贊美,於是孩子們從開始的想像和動作與鼓聲有壹定聯系,逐漸變得不加思考地隨意說和隨意做動作。孩子們只求和別人說的與做的不壹樣,而不再聽不停鼓聲的變化,最後他們自顧自地開始自由走動並圍到老師身邊,局面變得難以控制,特別的亂。
其實這次活動出現的情況是幼兒園音樂活動中經常遇到的,由於孩子們過度興奮造成的混亂,讓老師們頗為頭疼。我們知道,對於音樂活動的參與必須強調活動目的的指向性,幼兒在進行音樂參與時要明白自己在幹什麽、怎麽做才是好的。所以,音樂參與的本質是有意識的行為,而孩子們的過度興奮往往源於他們將無意識或本能的行為代替了這種有意識的行為。
本次活動幼兒需要達到的目標有三個:
1、體驗與不同夥伴舞蹈和躲藏追跑遊戲帶來的快樂。
2、在熟悉樂曲旋律和結構的基礎上,學玩音樂遊戲《逗牛》
3、能合音樂做出各種逗牛和交換舞伴的動作。
本次活動的重點是:
讓孩子們熟悉音樂旋律後,可以跟隨音樂節拍做出各種動作。
以及讓孩子們自己去發現《逗牛》音樂遊戲的規則,自己敢於去訴說。
本次活動的難點是:
在進行集體舞時,交換舞伴這塊。
本次活動的準備有:
1、磁帶、錄音機。
2、幼兒會玩"丟手絹"的遊戲。
3、幼兒每人右手戴壹只腕帶、紅布壹塊。
4、幼兒圍坐成圓圈。
本次活動的過程:
此次整個活動我通過三個環節來完成。
第壹環節是音樂的欣賞,讓幼兒初步感受音樂中的節奏,學習隨著音樂節拍做律動。
第二環節是遊戲,先是老師示範第壹遍遊戲讓孩子觀察,讓孩子自己敘述遊戲規則,進行第二遍遊戲,讓孩子參與進來,老師當牛仔,孩子當小牛。第三遍遊戲讓孩子自己去參與,教師在旁壹邊與其他孩子跟隨音樂做律動壹邊在邊指點。
第三個環節是集體舞,讓孩子們圍圓圈站立,先學習牛仔逗牛的動作,再面對面找好朋友壹起,面對面跳舞,進行第二遍音樂時交換舞伴。
中班音樂優秀說課稿5活動目標:
1、通過圖片和教師的講述,讓幼兒感受民風民俗,了解端午節的各種習俗。
2、在律動中感應拍子與節奏。
活動準備:
掛圖、鈴鼓、圓舞板
活動過程:
壹、故事引導
師:端午節快要到了,龍舟爺爺好高興!原來,又要舉辦劃龍舟比賽了。今年剛出生了壹只小老鼠,卻不知道什麽是端午節。端午節有什麽習俗呢?
1、請幼兒說壹說端午節是什麽時候,家裏人都會做什麽。
2、教師出示掛圖補充,介紹傳統的民俗活動:包粽子、做香包、劃龍舟、掛菖蒲、掛艾草、喝黃雄酒等。
二、語詞律動
師:讓我們來聽壹聽,劃龍舟比賽的時候,要做什麽呢?
1、教師念兒謠語詞,通過肢體拍打出拍子。
2、播放CD,幼兒模仿老師念語詞做拍子練習,間奏部分劃船。
3、教師以過端午節的兒歌節奏,在黑板上畫短短長,幼兒念語詞,教師畫。
4、幼兒拍手練習短短長,並念出短短長的節奏。
5、邊念兒歌,邊拍出黑板上的節奏線。
三、樂器演奏
師:我們的劃龍舟比賽馬上就要開始了,今天有兩種不同的龍舟,壹種是圓舞板龍舟,壹種是鈴鼓龍舟哦!
1、圓舞板龍舟
師:我們先來劃劃我們的圓舞板龍舟吧!
請幼兒敲奏圓舞板並念兒歌。
語詞部分敲節奏,間奏部分劃船。
2、鈴鼓龍舟
師:圓舞板龍舟比賽完,該到鈴鼓龍舟啦!
請幼兒拿好鈴鼓後站在藍色線上,排成壹條長長的龍舟。
播放音樂,踏步前進,念兒謠敲出節奏,間奏時劃船動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