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成語大全 - 參觀晉城汙水處理廠的心得體會

參觀晉城汙水處理廠的心得體會

參觀汙水處理廠有感

2011年11月20日,我們在老師的帶領下參觀了位於晉城市區的汙水處理廠。參觀以後我們頗有感觸。

到達目的後,我看到的汙水處理廠要比我想象的好得多,地面幹凈整潔,四周綠樹成蔭,姹紫嫣紅,和我們想象中的汙水處理廠差別很大。在解說老師的帶領下,我們參觀了新建廠區的汙水處理流程。我們看到了汙水轉變成中水的過程,也了解了細菌在汙水處理過程中所發揮的作用。下面我談壹下我參觀汙水處理廠的心得體會。

中國是壹個幹旱缺水嚴重的國家。淡水資源總量為28000億立方米,占全球水資源的6%,僅次於巴西、俄羅斯和加拿大,居世界第四位,但人均只有2200立方米,僅為世界平均水平的1/4,美國的1/5,在世界上排名121位,是全球13個平均水資源最貧乏的國家之壹。它主要體現在分布不均上面:我國是季風性氣候,降水集中在夏季,冬季非常幹旱,尤其是在北方。

水是自然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所有生物的結構組成和生命活動的主要物質基礎。從全球範圍講,水是連接所有生態系統的紐帶,自然生態系統既能控制水的流動又能不斷促使水的凈化和循環。因此水在自然環境中,對於生物和人類的生存來說具有決定性的意義。 隨著人口的增長,工農業生產的不斷發展,造成了水資源供需矛盾的日益加劇。從本世紀初以來,到 70年代中期,全世界農業用水量增長了7倍,工業用水量增長了21倍。中國用水量增長也很快,至70年代末期全國總用水量為4700億立方米,為建國初期的4.7倍。其中城市生活用水量增長8倍,而工業用水量(包括火電)增長22倍。北京市70年代末期城市用水和工業用水量,均為建國初期的40多倍,河北、河南、山東、安徽等省的城市用水量,到70年代末期都比建國初期增長幾十倍,有的甚至超過100倍。因而水資源的供需矛盾就異常突出。由於水資源供需矛盾日益尖銳,產生了許多不利的影響。首先是對工農業生產影響很大,例如 1981年,大連市由於缺水而造成損失工業產值6億元。

在中國15億畝耕地中,尚有8.3億畝沒有灌溉設施的幹旱地,另有14億畝的缺水草場。全國每年有 3億畝農田受旱。西北農牧區尚有4000萬人口和3000萬頭牲畜飲水困難。其次對群眾生活和工作造成不便,有些城市對樓房供水不足或經常斷水,有的缺水城市不得不采取定時、限量供水,造成人民生活困難。其三,超量開采地下水,引起地下水位持續下降,水資源枯竭,在27座主要城市中有24座城市出現了地下水降落漏鬥。 最近這些年南方也頻頻出現幹旱的情況,比如去年發生在我們雲南的50年不遇的特大幹旱。它導致了許多地方農作物和牲畜因幹旱而死。昆明的許多地方也出現幹旱導致的種種問題。在這種情況下,水資源的回收再利用,水資源的循環就顯得非常重要。現在,昆明以把新建汙水處理廠,提高水資源利用率作為今後環境發展的重要環節。

那麽我們要怎樣保護水資源呢?

首先,要樹立惜水意識,開展水資源警示教育。長期以來,大多數人們普遍認為水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聚寶盆”,使用中揮霍浪費,不知道自覺珍惜。其實,地球上水資源並不是用之不盡的,尤其是我國的人均水資源量並不豐富,地區分布也不均勻,而且年內變化莫測,年際差別很大,再加上汙染嚴重,造成水資源更加緊缺的狀況,黃河水多處多次斷流就是生動體現。國家啟動“引黃工程”、“南水北調”等水資源利用課題,目的是解決部分地區水資源短缺問題,但更應引起我們深思:黃河水枯竭時到哪裏“引黃”?南方水汙染了如何“北調”?所以說,人們壹定要建立起水資源危機意識,把節約水資源作為我們自覺的行為準則,采取多種形式進行水資源警示教育。

其次,必須合理開發水資源,避免水資源破壞。水資源的開發包括地表水資源開發和地下水資源開發。水在開采地下水的時候,由於各含水層的水質差異較大,應當分層開采;對已受汙染的潛水和承壓水不得混合開采;對揭露和穿透水層的勘探工程,必須按照有關規定嚴格做好分層止水和封孔工作,有效防止水資源汙染,保證水體自身持續發展。 具體措施有以下幾點:  

大力發展綠化,增加森林面積涵養水源。森林有涵養水源、減少無效蒸發及調節小氣候的作用,具有節流意義。林區和林區邊緣有可能增加降水量,具有開源意義。 

提高水資源的綜合利用,水在同壹空間是有綜合利用的特點。水庫可以蓄洪,也可以養殖水生動植物,大的水面可以通航,有些水體還可開辟旅遊。水力發電用過的水,可以用於灌溉。渠系和田間滲漏的水,可以地下抽出利用,從地下抽出的水,還可以灌區下遊重復抽出,重復利用。新疆是幹旱地區,沒有灌溉就沒有農業,設法提高河流引水率,要排好上下遊用水關系,等於開辟水源。 

調水工程。由於地理、氣候特點,地區間水的分配並不平衡。利用自然因素及人工改造,把豐水區的水調至缺水區,是解決水源不足,開辟新的經濟區的有效手段。 

水資源的保護。水資源被汙染,使本來可以利用的水變為不能利用的水,實際上等於減少了水資源。目前世界上已有40%的河流發生不同程度的汙染,且有上升的趨勢。 

城市開發利用汙水資源,發展中水處理,汙水回用技術。城市中部分工業生產和生活產生的優質雜排水經處理凈化後,可以達到壹定的水質標準,做為非飲用水使用在綠化、衛生用水等方面。

發展和推廣節水器具。據不完全統計,我國目前有便器水箱近4000萬套和大量的其它衛生器具,每年因馬桶水箱漏水損失水量上億立方米。

強化保護水資源,節約用水的法制建設和宣傳工作,增強全民的節水意識,使人們自覺認識到水是珍貴的資源,擯棄“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陳腐觀念,壹個珍惜水資源、節約水資源和保護水資源的良好社會風尚開始形成。 

這次參觀汙水處理廠讓我感受到了水資源的缺乏與保護水資源的重要性。保護水資源,首先要全社會動員起來,改變傳統的用水觀念。要使大家認識到水是寶貴的,每沖壹次馬桶所用的水,相當於有的發展中國家人均日用水量;夏天沖個涼水澡,使用的水相當於缺水國家幾十個人的日用水量;水龍頭沒有擰緊,壹個晚上流失的水則相當於非洲或亞洲缺水地區壹個村莊的居民日飲用水總量 這絕不是聳人聽聞,而是聯合國有關機構多年調查得出的結果。因此,要在全社會呼籲節約用水,壹水多用,充分利用循環水。